创业一定要做最肥的市场

时间:2022-07-16 12:42:13

创业一定要做最肥的市场

成功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大的市场,顺势而为。换句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找一个最肥的市场,然后等待台风,就是我们讲的“台风口”。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什么呢?是做最肥的市场。可能跟绝大部分企业家不一样,我们出道比较早,80年代末期就开始做企业,做了二十四五年,看过整个企业界的起起伏伏,也反复总结过为什么花了这么多年来做企业。所以,我自己最深的体会,就是做最肥的市场。谈到这一点,我先跟大家汇报一下小米现在的情况,小米是我40岁以后创办的一家新企业,我们在2010年10月份创办小米,产品小米手机是两年前的,就是2011年10月底。去年是我们的第一个完整财年,我们做了126.5亿元,今年我们预计肯定会突破300亿,也许会在310亿上下。就是这个月,我们预计会突破50亿。

很多人会觉得“你们怎么这么厉害?”,其实不是我们厉害,而是我们运气好。当我每次这样讲的时候,很多人又会觉得是我谦虚,其实真的不是谦虚。也许我们的团队不错,产品不错,甚至营销也不错,服务也还可以。但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台风口”,这个“台风口”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如果你的企业想获得成功,我觉得要在能力的范围里寻找属于你的“台风口”。

我是怎么找到这个“台风口”的,怎么开始做互联网手机的,这个话题可能要从十年前开始回忆,因为我做企业出道比较早,金山软件是1988年创办的,我参与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就是金山软件,90年代我们还挺火,1999年互联网大潮开始的时候――或者互联网这个“台风口”来的时候,我们忙着做WPS,忙着对抗微软,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无暇顾及。当2003年我们环顾四周,发现我们远远地落后了。在那一瞬间,自己其实压力非常大。作为金山的CEO,我在那两三年里几乎每天都在想: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是我们的团队不够好,还是我们的技术不够好,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努力?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我雷军有问题,是不是我能力不行,是不是我不够聪明,还是我不够勤奋?

现在大家把我誉为IT界的劳模。我说什么是劳模?就是无能。有本事就不用做劳模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这些是没用的。我考虑了两三年的时间,在2006年,我想明白了很重要的两点。第一点,成功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大的市场,顺势而为。换句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找一个最肥的市场,然后等待台风,就是我们讲的“台风口”。我觉得成功,尤其是大成,跟这个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大家不要羡慕那些成功者,他们不过就是运气好,碰到了一次“台风口”而已。有了“台风口”以后才会靠本事,就是你怎么能飞着不掉下来,那是本事;但是要想飞起来最重要是“台风口”,没有台风的时候,无论怎么努力,你飞着试一试。

这就是我思考了三年的第一个收获,就是“台风口”对业务的大成有决定性的作用,然后要顺势而为,看到大趋势一定要立刻做。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接着的问题是下一个“台风口”在哪儿?我考虑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觉得其实挺难的。大家知道今天互联网巨头林立,在一个巨头林立的市场里头,想找到自己的空间是很难的。我就在想,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热点是什么?因为我自己是手机的发烧友,我在2005、2006年弄的,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所以,我因为这个原因开始了移动互联网,想清楚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以后,关键是想到怎么做。我自己就拿着手机去上网,首先浏览器很慢,输个网址痛苦得要死,输完以后,等待上网的过程极其痛苦。当时我就想,这个东西能用吗?然后我去市场问谁在做,我自己用当年的手机用了一下,觉得完全不可用。那谁在用?我就找一些新型的公司,其实我找的第一家就是3G门户,然后大家没谈妥,第二家也是,第三叫乐讯,我说就算我交学费,跟你们学学什么叫移动互联网。当我投进去之后,我终于明白是谁在用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是精英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是草根的平台,比如学生、军人、农民工,是这样的人群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所以,这次的浪潮很大的因素,是因为草根人群希望用手机来接触这个世界。当我理解这个需求以后,我就投了一系列的银子往公司,2007年我投了一家非常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就是UCWeb。我也因此成为当年整个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投资者。我就是这样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

在这个过程里面,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是当你看到一个大趋势,一定要立刻去做。我以前看到过很多的趋势,比如移动互联网,我怎么会看不到呢?因为在1995、1996年我们金山已经是最大的BBS网站了,我自己又是工程师,每天在网上。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及时去做。

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浪潮来的时候,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刻去做,不懂跟别人去学。做了这件事,我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进去以后又发生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iPhone在2007年1月份,2007年7月份上市。我觉得iPhone是个革命性的产品,大大颠覆了我们所有人对智能手机的定义。在iPhone之前,智能手机就有了,但iPhone以后,大家就认为,像iPhone的才是智能手机。iPhone至少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所以iPhone了之后,我买了二三十部iPhone,给我的朋友一人发了一部。我自己当年用iPhone比较痛苦,第一、没有中文输入法,第二、它不能发中文短信,于是我们全开始学英文,还有一个更痛苦的是,它没有转发,所以我们也不能转发段子。所以,当年iPhone给我自己的震撼是极大的,我觉得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因为我自己在做移动互联网,所以,当这么大的企业开始的时候,给我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

第二件事情给了我更大的震撼。就是2008年9月Android了,2008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手机了,就是HTC的G1,我当时在香港高价买的,用完以后,我自己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iPhone的确很好,有点像30年前的麦肯锡,在市场上有极高的平台,有极好的口碑,但最后在PC时代,在个人电脑时代,PC胜出了。我认为今天的苹果对Android可能就是30年前历史的重演。也就是说,在我看到Android的第一眼就知道一个巨大的机会开始了,这个世界最终会属于Android,就像今天大家不怀疑这个结论。所以,2008年10月我用完G1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做Android手机了。

为什么用互联网方式做Android手机?我找了很多同行交流,但是,我觉得大家离这个概念差距很远很远,理解的很远。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压力下,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是很困难的,就是你要用互联网方式来做Android手机。所以,到2009年年底2010年年初,在我整整40岁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可不可以再试一下。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很少有40岁创业的,我压力挺大,最重要的压力是面子问题。被大家誉为创业导师,如果这个导师搞砸了会多没面子。我其实挺烦“创业导师”这个头衔,然后我就想,我能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吗?然后我选择路径是极其的低调,很多人说小米是炒作,我说这是扯淡,我们真正第一次曝光已经到2011年7月,产品已经全部做好了。初期的时候我们一次次非常保密的在推进之中。经过两年时间,今年300亿,我相信明年的成绩当然肯定会过500亿,我觉得有99%的把握。

回顾过去二十四五年的创业历程,我觉得找到一个最肥的市场是非常关键的。还有一个小的案例,去年上市的YY,原来是做一个游戏门户,我说这个东西最多值一亿美金,规模还是太小。在2008年李学凌又改做YY,去年上市,市值大概在25亿到30亿之间。其实可能很多人没有看清自己做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大,一头扎进去,因为一头扎进去以后有时候会花很多时间,包括我投的UCWeb,在我刚投的时候,他们在做中移动的项目,其实压力挺大,一个小公司花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拿了中国移动10个省的订单,对一般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事情。最后我说做中国移动的项目能赚多少,我可以把这个钱一次性投给你,因为那个单子是有成本的,我把直接利润投给你,你就专业做UCWeb。

在不少的案子里面我都建议他们做大的市场,如果UC的创业者在2007年坚持做中移动的项目,他们可能今天就是中移动众多的合作伙伴的一个,但是他们放弃了这个案子,全力以赴做UC,于是产生了一家今天最具创新精神,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手机浏览器。所以,有时候就是在你一念之间你选择了哪一个点,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这解决了我在过去的十年怎么考虑做互联网手机,怎么切进来,怎么一点一点做。

上一篇:离开课本的束缚直面科学探究 下一篇:“烟烟”一“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