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版图: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15 05:51:29

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版图: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综述

摘要:区域政策的核心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回顾和评述区域经济差距发展态势、区域政策实施效果、区域经济差距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认为:区域政策促使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收敛的态势,但这种态势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其推动区域经济缩小的作用仍有待检验。从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机理看,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制度制约下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劳动力的完全自由流动是未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措施;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仍然有待进一步检验。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距;区域政策;文献综述;经济地理;中国经济版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087-0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通过财政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政策倾斜。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和批复的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从“十一五”到现在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文件超过了70个。区域政策评价是完善中国区域政策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高区域经济政策的运行效率,而且还能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的调整和走向提供重要依据。[1]那么,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效应如何?现有的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版图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焦点、区域政策实施效果、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微观机理等方面文献进行了梳理,试图厘清区域政策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一、研究焦点:区域经济差距收敛还是发散?

关于中国地区差距演变趋势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学术界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杨开忠、魏后凯、林毅夫、蔡等学者比较早地对中国区域差距进行了统计描述和分解。区域差距存在收敛性还是发散性?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由于研究者考察的空间、时间维度以及所使用的指标、统计资料等方面的不同,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但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三种观点:(1)区域经济差距收敛论[2],区域经济差距发散论 [3],区域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呈现到U型状态[4]。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看,现有研究大致是围绕两个方面:(1)采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 、变异系数、标准差、希尔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程度进行测度和分解(见表1)。此类研究的测度结果和解释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且得出的结论争议很大。(2)采用面板回归、截面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空间计量分析等经济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收敛或发散(见表2),此类研究有利于探寻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或发散的内在机理,明确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笔者认为上述研究所做出的结论都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变结论不统一的主要原因:(1)研究所用的数据可获得性、数据质量、区域经济测算指标方面的差异。其次是研究所用的样本时期不同,通过表1及表2,可以知道不同的样本时期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甚至相反。(2)研究的空间范围不同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结论的差异,按照空间的划分,把研究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也可以划分为城市、农村内部、城乡之间等方面,通过表1可以发现,由于研究区域不同,相近年份的数据也会导致结论的差异。(3)区域差距的形成过程是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某一个时期,并没有从动态的角度去衡量区域经济差距。因为区域差距的影响因素往往相互交织,不同时期的数据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应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比分析。[5]

二、区域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

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是衡量区域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目前,对中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集中于区域政策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价[6]、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效应评价[7]、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8]。已有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东北振兴政策对改善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对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却出现较大的分歧。魏后凯等认为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西部大开发并没有使得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9];岳利萍、白永秀认为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呈现扩大的趋势。[10]

2.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机理

刘生龙等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这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11];李冀等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缓慢的趋异,且西部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投资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初始经济状态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当期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

3.评述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时间还很短,其对区域差距的影响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已有研究关于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分析的结论也有待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可以明确,当前的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种增长的内在机理仍需要进一步讨论。

三、区域经济差距形成机理

1.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距

(1)产业转移现状

区域产业转移是中国区域经济缩小区际差距、提升产业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能够弥补以往发展模式的弊端。国内学者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已经具备了梯度特征,产业结构升级将促使产业的区域转移。[13]中央政府采取了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一系列区域政策,但这种以产业转移为目的的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现实的产业转移趋势与政策预期并不一致。[14]虽然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产业转移现象并不明显。[15]相反,中国制造业仍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13]

(2)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机理

为什么我国已具备梯度产业转移特征,但东部地区产业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国内外学者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内部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地理位置、区域经济政策等角度研究产业转移的驱动力。以Krugman 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转移的解释从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优出发、不局限于外生比较优势、采用规模报酬与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具有微观基础更坚实、分析更贴近实际、解释力更强等方面的优势。[16]

(3)评述

从已有产业转移的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缺乏从微观角度对单个企业迁移决策的研究及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不少学者在分析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时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企业关于产业转移的微观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有研究除考虑经济因素之外,应把社会文化、主体偏好等非经济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提出国内产业转移机制的较为完整的解释。

2.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差距

(1)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交通基础实施投资是区域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Demurger、张学良等学者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7][18]Demurger 认为中国各省的地理位置、交通、通信设施状况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省际之间经济差异,其中交通设施状况是最关键的因素。[17]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够通过投资直接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又可以通过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对本区域产生溢出效应达到间接地促进本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19]

(2)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

但不少学者认为基础设施的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过度扩大,甚至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产生负溢出作用。Garcia-Mila采用美国州际数据检验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其结果显示高速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无任何显著的正效应;Bonaglia的研究甚至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甚至是负的[20]。交通基础实施的修建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促使区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爆发式增长,但一旦过度会导致挤出效应。张光南等研究发现“交通式扶贫”的等级公路因过度投资导致边际收益递减、挤出效应和交通腐败等经济损失,减缓了区域经济趋同速度[21]。张学良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网络性与空间外部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可增强劳动力流动性的同时,也会对落后地区各类生产要素产生“虹吸”效应。[18]

(3)评述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区域差距之间并非是单一的线性关系,基于历史数据研究得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具有正效应作为当前区域政策要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理由是极为牵强的。此外,上述研究大都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横截面、面板数据分析,忽视了交通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新经济地理因素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中不应忽略掉。随着西部或者中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要素也存在向东部流出的可能,产生空间负溢出效应。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也有空间负溢出的证据。[18]因此,现有的交通式扶贫政策对于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效应还有待验证。

3.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

(1)“迁移谜题”:劳动力流动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背景下,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倾向于迁入工资水平更高的行业和地区。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能够缩小边际劳动生产率从而缩小城乡或者区域之间的差距,但蔡等人研究认为伴随着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我国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在扩大。[22]Rappaport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对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没有理论上的那么明显[23],但王小鲁、樊纲、林毅夫、刘传江等学者认为中国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24]。为什么劳动力迁移对有些地区的经济收敛有明显的作用,对有些地区经济收敛的作用不明显,至今为止仍然是学术界的难题,被称之为“迁移谜题”。

(2)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机理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机制是解释“迁移谜题”的关键点。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关键是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25]许多学者认为户籍制度在内的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是重要因素,由于户籍等制度限制,贫穷地区外出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中等偏上收入家庭,这些劳动力的流动起到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26]迁出地人力资本水平的下降也是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只有那些人力资本水平很高,并且具备一定物质资本的迁移者才能够克服制度,这些人造成迁出地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流失,导致区域收入差距扩大。[27]

(3)评述

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导致我国区域差距缩小,纵观已有研究,基本上把原因归结为制度制约、迁出地人力资本流失、迁移规模不足、资本流出等原因。但由于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即使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区域差距缩小,但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劳动力的作用可能不会很好地体现出来。此外,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如果其跨区域流动受到限制,就不会得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后果不仅仅是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扭曲,同时还会造成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28]

4.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差距

(1)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近年来,大量文献分析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徐现祥、李郁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差异可归因于制度、政策等构成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差异,且不同地区制度变迁对区域发展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29]东部地区制度变量的成效比全国平均和中西部要高,全国和区域的制度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且制度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0]制度变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演变路径,而中西部地区各项制度变量值相对偏低。[31]

(2)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机理

制度对区域经济作用的机理表现为制度能够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发挥,并在开放区域状态下决定要素的流向并吸引区域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区域的经济绩效。[32]上述文献考虑只是从宏观考察制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陆铭、陈钊等通过考察政策对工业经济集聚的影响后发现:对外开放政策对工业集聚有推动作用进而扩大区域差距,且政府经济活动的参与政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经济集聚。[33]

(3)评述

制度变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现有研究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寻找工具变量来修正制度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进而识别出制度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真正作用。目前,把制度作为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抓住了制度变迁的空间渐进和地区偏向的两个维度,但空间渐进式的改革政策和空间偏向政策本身也是内生的,需进一步研究。[33]

5.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差距

(1)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大多数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或区域差距时将区域视为独立的个体,但地区间的经济要素流动受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存在空间相关性,传统的经济增长要素很大程度上内生于地理位置。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如覃成林等从空间角度分析空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34]Demurger通过比较地理因素与政策因素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发现地理要素比政策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显著和稳定。[35]而中国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政策都是空间渐进的,因此地理位置可能是影响地区差距的深层次因素。[36]

(2)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机理

地理位置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空间经济学派至今为止一直探讨的问题。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现有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地理位置影响产业集聚。虽然集聚经济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但产业集聚还取决于交通成本,因此,传统的经济要素在对产业集聚起重要作用的同时,空间位置通过这些最初导致产业集聚的因素进一步作用于产业集聚。[37]二是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FDI流向。赵果庆、罗宏翔以县级以上城市的人均FDI 和空间位置坐标数据研究了FDI 的空间集聚与趋势面空间位置,FDI 不集聚西部地区是由于空间位置引起的。[38]Demurger等认为地理位置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进一步增强区域的规模报酬递增力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三是地理位置决定了地区的出口开放程度和市场规模,内地省份由于其天然地理劣势市场规模大小决定了其收益递增的程度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差异。[33]黄玖立、李坤望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和出口开放程度对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有显著影响,而一旦控制了市场规模因素又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而其中地理位置是影响市场规模和出口开放程度的重要因素。[39]

(3)评述

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的确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基本上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增长要素很大程度上内生与地理位置。但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而区域差距是不断变化的,如何证明空间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问题,此外空间位置对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也是空间经济学派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1.区域政策促使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收敛的态势,但推动区域经济缩小的长期作用仍有待检验

从区域经济差距测度的指标情况看,大部分学者认为21世纪以来的区域经济差距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缓解,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收敛状态或趋势,但这种收敛形态的形成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教育、科技等软环境并没有起太多作用。

2.从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机理看,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处于不利地位

从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产业分布还是FDI依然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带,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向中西部地带转移;即使存在部分的产业转移也是落后产业,反而加剧了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冲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劳动力流动情况来看,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迁出地劳动力所携带的人力资本流失、物质资本流出不利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虽然基础实施的修建促使中西部区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爆发式增长,但一旦过度会出现挤出效应,投资导致边际收益递减减缓了区域经济趋同速度。因此,区域政策从强调大量实物资本的投入向软环境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方面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实质性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3.制度制约下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能够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从国内情况看,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约束,只有那些人力资本水平很高,并且具备一定物质资本的迁移者才能够克服制度,结果导致迁出地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流失。(2)从国际经验看,欧洲比美国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大得多,且经济分散程度大于美国,但欧洲的区域差距远远大于美国,关键在于美国劳动力流动性大。[40]因此,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背后的隐形福利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研究展望

当前,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指标和模型、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及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出的形态是非常复杂的。(1)数据方面,仅仅从时间横截面或者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上来解释这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加之不同阶段的数据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结合所处发展阶段,应用不同的数据加以分析。(2)模型方面,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特殊性,新古典经济学模型在中国是否适用仍需进一步探讨;而新经济地理学对于空间集聚作用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了新的方向。(3)内在机理方面,虽然现有研究给出了经济结构、区域政策、交通基础设施、制度变迁、空间位置等多方面的解释,但大部分研究没有从历史动态的角度去分析现有区域经济差距,此外这些因素是通过何种机制发生作用,哪些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仍然有待研究。(4)政策建议方面,我国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时间还很短,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的空间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区域差距分析的政策结论也还有待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康光荣.区域政策评价的内涵与难点[J].求索,2012,(7):69-70,220.

[2]Jian,Sachs J D,Warner A M.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7(1):1-21.

[3]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70-81.

[4]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155.

[5]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6]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J].理论参考,2009,(7):62-64.

[7]张可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与问题分析[J].创新,2010,(4):5-10.

[8]盛广耀.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2):94-101.

[9]魏后凯,孙承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J]. 开发研究,2004,(3):21-25.

[10]岳利萍,白永秀.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J].科研管理,2008,(5):84-88.

[11]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94-105.

[12]李冀,严汉平,刘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绩效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6):158-163.

[13]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14]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59-71.

[15]贺曲夫,刘友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85-90.

[16]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1):35-42.

[17]Demurger 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1):95-117.

[18]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2,(3):60-77.

[19]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4):14-23.

[20]Bonaglia F,Goldsteim A,Mathews J A.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emerging markets’ multinationals:The case of the white goods sector[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7,42(4):369-383.

[21]张光南,张海辉,杨全发.中国“交通扶贫”与地区经济差距――来自198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1,(8):26-35.

[22]蔡.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前沿,2006,(6):7-9.

[23]Rappaport J. How does labor mobility affect income convergence?[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5,29(3):567-581.

[24]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25]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9,(1):53-76.

[26]陈纯槿,李实.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1989―2009[J].管理世界,2013,(1):45-55.

[27]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35-39,112.

[28]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6):3-25.

[29]徐现祥,李郇.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J].经济学(季刊),2005,(S1):83-100.

[30]李国璋,张唯实.制度差异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7):115-117.

[31]黄晖.中国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制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3,(1):35-40.

[32]孙斌栋,王颖.区域经济增长中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生产要素的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08,(4):3-11.

[33]陆铭,陈钊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4]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12,(5):76-94.

[35]Demurger S,Sachs J D,Woow T,et al.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location and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being in the right place and having the right incentives [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4):444-465.

[36]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J].世界经济文汇,2008,(1):14-26.

[37]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38]赵果庆,罗宏翔.中国FDI空间集聚与趋势面[J].世界经济研究,2012,(1):3-8.

[39]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6):27-38.

[40]Dupont V,Martin P. Subsidies to Poor Regions and Inequalities:Some Unpleasant Arithmetic[J].Journal of Economic Review,2006,6(2):223-240.

上一篇:“中国动画需寻找国际化表达方式” 下一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与品质提升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