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慢跑:外资的内陆思维

时间:2022-07-15 01:32:01

资本慢跑:外资的内陆思维

区别于其他资本运作贯的快速打法,作为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香港惠理集团(以下称“惠理”)面对比较多元化的国内私募和公募风格资本市场,始终专注于针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以平均20%的增幅给投资者带来一个稳健的业绩收益。这种资本慢跑规避了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极端风格化所面临的风险,以比较低的波动,真正专注于投资管理,也同时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国内起跑:投资青睐中西部

手握9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总额,惠理更加看好国内资本市场这碗羹汤,在短期、中期,长期市场战略上都各有跑道。

短期内扩大国内股票的私募规模。2006年,惠理和平安信托在发行了阳光私募,已经有五年的历史,惠理在短期要做的就是扩大阳光私募的范围,将其模式扩充到和国内的阳光基金一样的规模。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公募基金出来的或草根基金出来的投资顾问进行管理,惠理区别于国内的普遍做法,以机构为背景作为阳光私募,也是国内唯一有外资背景的阳光私募。

中期的目标是申请惠理自己的QFII额度和QFII执照,会使通过二级市场从海外投入A股的规模会更大更强,灵活性也会变强,现在惠理是借券商的额度,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个战略,惠理将最终在国内成立合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现在正在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会正式向证监会申请,这个时间点会比较长比较难,涉及到批准比较难把握,同时在筛选合作伙伴上也比较谨慎。

2012年初,惠理在云南的投资公司将给惠理增添一个全新的身份,“我们也很看好未来在中西部投资合作的机会,未来筛选项目比较偏向中西部地区,我们会先期放自己的资本在里面,明年年初实际的开始投资。“惠理高级基金经理及研究副总监王焱东说。

“跨栏”障碍:资本管制成短板

从国内PE环境来看,资本管制已经成为外资透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很大障碍。惠理在历史上做过中国PE投资主体都是海外主体,比如汇源果汁和中国高速传动。这些公司上市之前,已经设立了海外框架。作为海外PE投资者,惠理可以投入海外的主体当中,未来他的退出也是在海外或在香港上市,即资本没有进过中国,不受中国的资本管制。而在过去的两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选择在国内的A股市场进行上市,这也吸引很多国内以人民币为计价的PE资本,这方面如惠理一样的外资就很难投入。一方面是由于资产规模受到限制,目前在国内做投资的都是大的金融机构,人民币的PE投资机会都没法参与。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适合的法律渠道和架构来做这方面的投资,这也是惠理为什么选择云南去寻求一个合资的方式,而非纯外资背景来做PE的投资。

对于外来资本的热情,王焱东介绍说这个现象短期之内无法改变,由于中国境内环境最大的担心就是热钱的流入,短期内将无法看出资本管制会有明显的放松。这也决定了惠理做PE项目无外平两个渠道,一条路是只能做海外的,这也使对公司的选择性就大打折扣,另外一条路就是通过合资公司做国内的PE项目。

慢速抢道:解读2011年A股投资

惠理的优势是在选股方面。现在企业对周期性行业的依依不舍的感觉,主要是考虑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多资金投资受这些自上而下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零售的增长被普遍看好,但这种投资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剑,他们的增长稳定性是企业主导多一些,而政府政策影响能小一些。在惠理来看,现在存在国内市场的多家企业往往从一个极端到另个极端,有些投资者完全靠选时来投资,短时间仓位的控制波动非常大,有的投资者做趋势比较多,钟情于右边投资,即根据某个行业的趋势向好他会去投资,还有是靠一些消息面的东西,而惠理则对个企业盈利方面关注往往需要一两年的分析时间,这使惠理虽然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未必是最好的,或是前十名的,但在任何的一个时间都能以最适合的方式,保持稳健的增长。

截止到四月底,惠理管理的A股产品回报超过7%,最高到13%,这是由于在四月中市场到了个高位,四月最后一周有所下滑。王焱东表示仍维持年初的意见,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依然有20%的增长空间,市场并没被低估,推动股价增长因素还是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增长。

今年上半年市场受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波动,首先是风格上的变化。去年,小盘股跑赢市场,惠理在小盘股的参与却非常谨慎,去年很多的小盘股盈利表现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小盘股根本做不到一些市场想象的那种空间。同时从基本面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小盘股持续下滑,大盘股是有基本面的,同时他的股价也比较便宜,跑输了一年时间的大盘股下跌的空间和风险比较小,真正推动大盘股大幅上升也很困难。另一方面,他们的业绩增长比小盘股要好,从前四个月来看,也确实符合预期。

此外,惠理的配置也并非倾向于周期性行业,而是寻求均衡。周期性相关的企业还是结构性向好,行业基本面比较强劲的行业。比如水泥行业,趋势性向好的比如钢铁、有色这方面其实是没有强劲的盈利支撑的,只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预期,更多只是一种趋势性投资而已。资本可能看到现在经济可能放缓,政策未来会放宽,未来行业会复苏,所以去买钢铁和有色,而不是因为估值很好。水泥是行业基本面很好,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估值又合理,而事实也证明,很多钢铁股,有色股周期性一季度很强劲但是企业盈利很脆弱,甚至是下滑的,即使是一季度跑的很好的钢铁板块,一季度企业盈利业绩十分弱。

非周期的大消费也被普遍看好,消费行业已经在市场上调整了六个月时间,很多公司估值已经回到一个很吸引人的水平,他们盈利增长十分稳健,清晰度也很高。第三,四季度的预期从风险和回报来看,非周期性和盈利性的行业,像水泥零售、医药和物流,甚至汽车的子行业,都还有比较好的回报。

资本接力:“十二五”资金流动向西

有变化就有机会,总体来说,“十二五”过去几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结构将被矫正,不均衡的发展变得更加均衡。沿海地区在过去二十年靠投资、生产、出口来拉动经济,现在将转为消费和服务为主要拉动因素。从区域上,以往是内陆发展比较落后,“十二五投资和生产会比较倾向于内陆。未来在传统投资的拉动内陆省份的机会会比沿海多。比如现在云南的金融发展程度虽然落后于沿海地区,但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在沿海地区,消费升级这种趋势将被看重,随着人们财富在过去两年有定的积累,消费品标的投资将被看好。在内陆地区,随着投资的加大,传统受投资拉动型的产业,像建材机械,工程在内陆会继续受惠。另外,制造升级和企业升级也被看好。随着基本工资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消费是好的,一方面对企业的盈利是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存的方式就是取缔越来越昂贵的劳动力成本而采用自动化,自动化比较好的企业和提供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也将被关注。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比如新能源、科技、电信也成为投资亮点,精挑细选个股还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历史比较的国际板推出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