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通胀不同的加息

时间:2022-09-23 04:48:3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了救助,缓解危机和刺激经济复苏,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量化宽松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致三年后的今天,全球面临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尤其是部分新兴经济体,了顶住热钱流入的压力,各国中央银行相继不断加息,如俄罗斯、越南,印度央行数次上调基准利率,并多次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7月,中国人民银行和欧洲央行相继宣布加息O25个百分点,使全球加息达到高潮。然而此时,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在加息方面仍按兵不动,并明确宣布暂不加息。

笔者认,2011年全球经济“相同的通胀,不同的加息”将是最大的看点。从各国的加息态度和动作,我们也能观察出货币博弈的斑斑痕迹来。

中国因通胀第五次加息

国家统计局7月9日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6.4%,创出34个月来的新高,超过5月份CPI涨幅,再创年内新高。此前两天,中国人民银行7月7日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2011年以来第3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五次加息,中国正处于加息周期之中。

欧元紧跟中国步伐再加息

欧元区,自2010年11月以来,通胀率一直高于欧洲央行制定的’接近但低于2%”的通胀目标,6月通胀率初值2.7%。就在人民银行宣布加息不过12小时,欧洲央行宣布自7月7日起加息0.25%至1.5%。2011年4月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该行近3年来首次升息。此次宣布加息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召开新闻会指出,利率仍偏低,需要避免物价上涨演变成全面通胀压力,利率变动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在不确定性升高的环境下,成长前景的风险大致平衡,欧洲央行的责任是维稳物价。

英国、美国仍按兵不动

尽管英国CPl同比升幅2011年1至5月份大多时候位于4%之上,远高于央行2%的目标水平。人民币加息、欧元加息宣布之后,然而7日英国央行宣布维持05%的现行利率水平。英国央行自2009年3月以来直维持这基准利率,相比对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担忧,英国央行显然更担心经济增速的放缓。

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3.6%,2008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不计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5月环比上涨0.3%,2008年7月来最大涨幅。6月22日,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表示,尽管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中继续对未来经济形势作出了乐观预期,但其依然秉承’较长段时期内“维持极低利率政策的立场。目前,美联储基准利率仍然0-0.25%,这一利率水平是自2008年12月17日起,已经保持了2年又7个月。

人民币再加息的利与弊

从国内形势看,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存、贷款名义利率远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加息有助于校正我们所面对的存款负利率,一定程度将理顺价格传导,从而抑制通胀。同时,在流动性依然过剩的背景下,进一步的加息,也释放出抑制投资过热的信号,从而引导投资者不盲目投资。

然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调也会对我国经济减速,较高的利率水平更会带来热钱不断涌入。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五次加息后,我们的整个社会融资成本增加较大无疑增加了主要行业的综合成本,这也会定程度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倡导的大力发展小企业和做好三农支持,也会因融资成本的增加,造成一定程度的融资难。

此外,本次加息之后,5年期以上的基准利率突破7的历史心理高位,达到7.05%,房贷利率已升至最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多次加息对个人住房贷款产生了叠加效应,一方面用利率的上调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将显现,但同时存量购房者贷款还款负担进一步加重,如以20年期一百万贷款额来计算,第一套房增加的月供149.63元,第二套房增加的月供168.86元考虑到2010年10月份之前的大部分房贷利率仍可7折,对于这部分存量房贷来讲,在2012年开始执行新利率之后,仅2011年三次加息的叠加影响,将会使100万20年贷款月供增约400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将增加。

从国际视野看,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资本,货币博弈的根本手段是利率和汇率的博弈,而通过利率去影响汇率,从而获得更大收益,是发达国家在每轮经济周期中最终取得最大利益的主要法宝。

我们注意到,美元英镑等国际货币自金融危机以来,近3年的时间一直保持了低利率的稳健姿态,从美国和英国的实体经济上看,这会刺激投资和融资,对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有力,同时,全球通胀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保持低利率具有后发优势,当美元和英镑等开始加息时,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因美元的升值而降价,到那时,全球的生产价格指数PPl会快速下降,从而拉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全球性输入型通货膨胀才会逆转。

总之,纵览全球通胀,审视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加息和发达国家暂缓加息的权宜之计,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仍需历练,而人民币加息的利弊抉择,也应从中国经济的整体和长期利益来考虑,同时切莫忘记国际货币博弈因素的存在,人民币国际化更需要有利率和汇率的长期有效地支持。

上一篇:财政政策仅有结构性机会 下一篇:QE2后经济将二次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