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潜规则”及对策

时间:2022-07-14 08:42:03

我国高校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潜规则”及对策

【摘要】 随着国家对高校经费的不断增加,项目经费在高校经费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是项目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经费的使用效率、项目质量、科研水平和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当前项目经费的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项目经费;潜规则;对策和建议

在“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等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家投入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实现了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尤其是在基本经费外的专项、科研经费等逐年快速递增。目前由于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这些项目经费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项目、平台建设项目、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改项目、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等项目,这些项目由于经费的来源不同,用途不同,其项目的经费也不同,多则几百万、少则3-5万。这些经费汇总在一起,其数额相当巨大(不包括高校横向经费)。

一方面多方学者都大力呼吁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的浪费。目前主要是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高等教育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规则”,来探讨分析如何使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能更有效的发挥其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潜规则”

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在百度搜索中对其定义为:“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高等院校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潜规则主要表现在:

(一)高等院校只注重争取项目,却不注重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

项目经费的多少是高等院校等级排名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而项目是否可以取得是重点,而取得项目后,项目经费如何合理使用却不大关注。虽然各级各类的基金都有其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但仍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履行中有一定难度,这些管理制度的不配套、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研的发展,同时项目经费支出的不规范化、不合理化,同时导致项目成果的形式化。

(二)项目经费负责人的行政化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项目经费实行的是项目负责人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行政化,从而导致项目负责人的行政化,大部分项目负责人都是相关部门的领导,从而使的各类项目的管理转化为行政管理,大大戳伤了大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这种潜规则其直接结果是,部分在学术研究上很有能力的老师,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在科研中,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能够担任部门的党政领导,而一旦担任领导后,其精力又受限,使得项目的质量大打折扣。而对普通教师而言,其导致教师对项目的不重视,认为项目是领导的,与教师无关。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化,导致经费支出的不合法化

由于实行的项目负责人制,而财务的管理制度要求项目的经费支出只需要项目负责人签字即可。有些项目负责人报销发票时, 随意开支科研经费, 许多报销票据不真实, 在报销的过程中, 许多票据所填的名称与实际情况不符。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违纪违规现象, 主要表现在科研经费的“私人化”, 即只要是在科研经费中列支, 无论用于什么开支都行, 包括私人家庭用的通讯费、办公用品、出租车费、旅游费等都在科研费中列支。

(四)项目经费核算的负责人制,导致经费的支出与项目的成果不匹配

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按照项目负责人的名字进行核算,没有体现项目研究的具体特征和研究进度,个别负责人认为,只要提交了研究报告和发表的学术论文证明材料,就算完成了研究任务。至于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过得去即可;而对于经费的使用,完全由自己支配,与他人无关。其结果是开支范围不规范, 开支随意性较大, 实际开支与报表数据不一致。以上现象导致了财务管理部门对经费支出失去了有效监管。

而高校又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学校的财务部门大多情况下只能被动的进行审核、再审核,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在问卷星网站上有一调查问卷,其中涉及到高校项目经费的有两个:

第一,你认为高校领导、导师是否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合理使用各项经费时(单选题)①(见表1)。

第二,如果你是某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你对经费……[单选题]②(见表2)。

其中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只占15.19%,而不多、极少数、绝对没有的占83.64%。对经费使用严格执行的占45.57%,而其他的占51.9%。从这组比例可以看出,至少50% 以上的人认为,不严格按规章制度使用项目经费,所以反映项目经费支出的不合规化,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同时也可以看出,项目管理行政化、经费支出的不规范化,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而且在实际的使用中,已经约定成俗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制约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政府采购”导致项目经费的低效益化

按国家财政规定,项目经费支出中的设备采购支出、会议支出都必须通过政府采购。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一般具有政府采购资格的部门所报的相关设备或服务的价格一般都会高于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经费投出所获得的收益却不相同,导致本来就有限的经费不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造成经费的浪费。

二、解决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实行项目管理组

原有项目经费实行的项目负责人制,原有的项目负责人的行政化,从而导致项目经费支出的不合规化。实行项目管理组,项目管理组可以由3~5人组成,对于项目支出可以由项目管理组讨论决定,从而一方面可以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防止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实行项目管理组制,也可以提高项目的团队合作,项目成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如果是科研项目,也有助于提高科研项目水平。

(二)项目支出使用银行公务卡

虽然国家对于项目经费的使用也有不少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投标等管理制度,但是其也存在不少弊端。首先中标的设备需通过政府采购,而政府采购中的价格相对比市场价格偏高,差价较大,所以中标单位往往会在项目外,无偿赠送给采购单位或项目负责人一些物品或回扣,但这些都不会反映在单位的账面上,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再一方面也给项目负责人的违纪提供了机会。 所以笔者建议采用银行公务卡,项目经费的支出大部分通过银行公务卡,这样项目支出了多少、干什么用啦、在什么地方支出,根据银行的对账单,每笔支出都很清晰。使用银行公务卡,一来可以防止项目经费支出的浪费,二来可以防止经费支出的不规范化,再者也便于项目的监督和后续的项目经费的审计。

(三)实现三方互动的管理系统

三方互动是指采购方、供应方和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手段创新。可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与需求,开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供货方、采购方和金融机构信息的高度共享,从合同的签订、从购买到使用、付款金额等渠道透明化,实现高校、商(企)业、项目负责组间信息的完全对称,促使科研经费管理由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

(四)设立独立于高校之外的项目管理的监督考评机构

对于项目经费的后期的监督,可以由独立于高校之外、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进行监督考核。监督考核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监督经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合规,另一方面对经费的投入与产出的成果进行分析,设定一定的考核标准,如果该项目的考核不合格,可以考虑给予项目组的一定惩罚。比如暂停一次该项目组成员的申请资格。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论数量还是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如何对高等教育的项目经费进行管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孙志明,李文钊,陈亮.高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浅谈[J].经济师,2008(11).

[2] 韩小彬.试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上一篇: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财会专业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的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