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观的形成策略探究

时间:2022-07-14 05:39:48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观的形成策略探究

摘 要: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不仅能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增加学生对祖国的感情,还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对中国的现实情况进行辨证性的分析和研究,以便能从容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培养方法

虽然说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和总结,但是对历史进行研究与分析却是基于现在的实际情况,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通过研读历史,能够对现实的情况加以比较,以便得到更深层次的感悟。所以说,研读历史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并且尊重历史事实,对以往的历史进行诠释和总结,尤其是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方面,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观的培养。

一、充分发挥教材和课外教学的作用

历史观的培养要从教材的选择入手,只有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结合一些课外读物,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这对初中历史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对课堂有较高的驾驭能力,自身要学识渊博,并且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举个简单的例子,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一段日本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在讲述这一课时,教师不能够有过多的个人感情和观点,要让学生自主思考,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产生过于极端的思想。通过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应该要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学生应该为了让祖国更加强大而努力学习,免得使悲剧重演。老师应该这样引导学生,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学生们要从这件事情中汲取一定的教训,要学习到只有自强自大才能自我保护,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加强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强。

二、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亲身感悟历史人物的一些特点以及他们的这些特点会让故事如何发展。学生通过扮演一些历史人物,能够明白人物的语言思维习惯,同时也明白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物的心理会决定那些历史人物会做出何种举动,明白这些故事结局的由来。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印象。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处于不断发展与更新的阶段中,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从历史事迹中学习到一定的道理,以此警示未来,督促自身不断学习努力,追求进步。

参考文献:

高文娟.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J].中国-东盟博览,2013(11):125-126.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边昭学校)

上一篇:一道物理信息题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