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0:19:07

理性消费论文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成因;防范措施

Abstract:Inrecentyears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tourismdemandshavebeenmoreincreased.Thisbringsaboutnewneedsfortouristconsumptionresearch,eventhoughthecurrentstudyremainsratherlimited.Tourists′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getsmoreprevalentassoonastourismactivitiesdevelopmorefrequently.Thisphenomenonmayrestrictitsfurtherdevelopment.Thepaperexpoundstourists′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intermsofcharacter,causeandprecaution.

Keywords:tourist;irrationalconsumptionbehavior;character;cause;precaution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变化,旅游在过去是有钱人的消费,现在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需要。但由于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旅游者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旅游者本身和旅游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旅游地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旅行社的线路设计与服务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近几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不少研究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科研成果。黄德海对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上非理性消费的主要表现进行研究[1];黄守坤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2];刘佳刚等[3]介绍了三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专门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文献很少,仅见李菊霞等[4]研究了我国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具体表现和消除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途径。笔者试图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危害、成因,从而探索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旅游者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

旅游者消费行为是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交换”,产生消费行为或消费过程[5]。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信息接收、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会表现出理性或非理。所谓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行为。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

三、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危害

(一)旅游时间选择过度集中

自从1999年国家假日办实行黄金周、双休日的假日政策后,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这三个时间段。根据中国旅游网的报道,2005年的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分别为1.21亿人次、1.11亿人次和0.69亿人次,占全年入境与国内旅游人数的22.59%(见表1)。在此期间,许多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旅游配套设施的利用率达到100%,有些著名景区不得不采用每天限流或提高价格来应付滚滚人流带来的压力。黄金周景点过热,不但降低了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造成破坏。旅游者选择这些时段进行旅游没有追求效用最大化,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二)旅游空间选择不合理

我国拥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分布地域比较广,但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地选择时,绝大部分偏向热点景区,而温点或冷点景区备受冷落。据统计,2005年五一期间,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人数占五一期间总人数的38.70%。就是面对同一景区,旅游者选择游览景点也呈现出趋热避冷,例如南岳衡山的景点大庙、祝融峰游人如织,有增无减,而风景优美的藏经殿、麻姑仙镜等景点游人不多,由冷点渐成为了冰点。这一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给旅游地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起旅游地环境的破坏和旅游质量下降。

(三)异化旅游内容

不少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其部分行为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有些旅游者利用公费旅游的机会,对美丽的旅游景观不加理睬,只进行日常的一些大众娱乐项目,例如玩牌。曾有报道,不少到三峡旅游的游客在游船上不欣赏三峡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玩牌。还有些旅游者以旅游为幌子,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不健康的感官享受,开展、看、聚赌、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这一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如不及时加以制止,随着旅游朝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只会蔓延开来。另外,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旅游者在不良导游的游说下,或者自身的爱贪小便宜习惯的影响下,出现购物不追求物美价廉、容易上当购买伪劣旅游商品等非理性消费行为。还有一些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在没有考虑自己的收入或收入阶层等约束条件下,一味追求商品或服务的效用,盲目攀比高档消费。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旅游本来的含义。

(四)破坏环境和设施

早在2002年,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就指出非理性消费行为会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6]。除了上面讲到了旅游者在旅游时空选择的过度集中造成了环境和设施的破坏,还有不少旅游者受自己不良习惯的影响或者对旅游服务不满,在旅游活动中不讲卫生,例如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到著名景点喜欢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或者在文物上面涂鸦,制造大量的旅游垃圾文化,给旅游景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无形中给后来的旅游者一个错误的引导。这些忽视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属于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

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产品的特点造就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旅游者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的过程,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面对复杂的情景和问题时,旅游者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进行处理,这样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异地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供需方对旅游产品的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使旅游者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决策出现非理性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在选择旅游地时出现趋热避冷。

另外,旅游产品单一和组合不合理也是造成旅游者对旅游内容进行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旅游者在钱和闲都不缺的情况下,当然希望旅游产品能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现阶段旅游产品的内容单一,形式以团体消费为主,这无形中造成了供需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很容易产生改变旅游项目内容的心理和行为。

(二)旅游者本身的原因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旅游者自身养成的好奇心理、对利益的冲动、贪图便宜、不计后果等消费心理和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导致了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一些旅游者出于对某种旅游资源的好奇,在不考虑自身收入、产品价格水平等约束条件,进行旅游消费。或是把旅游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为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进行盲目攀比和过分讲究旅游的消费档次。或是在作决策时,未经仔细考虑或者对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主观上形成决策上的失误;或是受传统文化或宗教文化的影响,旅游消费并不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进行。前面说到,旅游者在旅游时间选择上的过度集中,很大程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平时聚少散多,只有在黄金周和春节,家人才有机会为了增进家人和睦而进行家庭旅游。

(三)旅游供应商的经营策略推动非理性消费行为发生

有些旅游供应商专门针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定价和产品促销。例如,国外和国内旅游供应商推出不少超豪华酒店或者富人度假旅游区,专门针对富豪们的攀比心理进行产品开发和定价;户外用品就是特意为野外运动发烧友开发出来的产业,不少商家推出能被发烧友们肯定的专业产品,除了赚到不少好口碑,最终反映到市场销售业绩上[7]。还有一些旅游供应商提供名副其实的旅游产品,把旅游者骗来消费,从而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旅游媒体的营销手段引发非理性消费行为

一些旅游媒体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使旅游者在作决策时产生错觉。宣传的低价旅游线路与实际消费价格不一致,或夸大旅游带来的身心体验,造成旅游者在消费时心理失衡,从而引发破坏景点、制造垃圾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旅游媒体利用事件营销,夸大或曲解旅游产品的效用,一方面,造成旅游者盲目进行消费,引起部分景区过热,旅游消费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引发旅游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不利于物价稳定。

五、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措施

由上面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普遍的但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者合理消费。因此,针对以上情况,要对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

第一,大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将缩小供需差距,推动大众旅游的发展。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过程中,要考虑将不同的旅游产品以一个鲜明的主题加以组合,或者开发综合性强的产品,从而满足一个团队中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留给旅游者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旅游体验。

第二,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健康的消费观。我国相关部门对此做了不少工作。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5年7月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9月1日联合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12月中旬,中央文明委、国家旅游局等10部门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宣传践行《指南》和《公约》。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长期工作。每一个阶段都要社会各界大力配合来完成。政府可以通过旅游媒体做大量的公益广告。

第三,加强旅游供应商的企业诚信建设。非理往往是可以预期的,旅游供应商可以利用旅游者的非理获取利益。因此,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者投诉管理制度和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对旅游供应商的商业行为进行监管,以保证广大旅游者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另外,旅游供应商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注重环保,讲诚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不良旅游消费行为并教育了旅游者。所以,旅游供应商应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法规意识,规范自身的执业水平,多开展诚信活动,营造诚信环境,形成诚信文化,这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达到供需双方“共赢”。

第四,正确引导媒体对旅游业的影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旅游业来说,一方面要借助媒体的影响来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媒体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媒体信息传递给旅游者较其它促销方式来说更加迅速,对旅游者做决策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旅游者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因此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规范媒体报道的公正,社会各界应该大力呼吁媒体加强其公性力,这有利于减少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总之,在面对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时,除了加强行业规范和法律健全,更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旅游者逐渐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单单考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注重引导旅游者进行合理消费。有不少经济学学者认为假日经济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不能带来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对节假日进行合理分流,旅游者出游的时间相对分散,这对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者健康消费都有利。

参考文献:

[1]黄德海.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21(3):82.

[2]黄守坤.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J].商业研究,2005(10):14-17.

[3]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6,22(1):85-88.

[4]李菊霞,林翔.关于引导我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1(6):169-170.

[5]沈振剑.河南境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J].中州学刊,2005(4):43.

[6]赵嘉麟,高蓓.专家认为非理性消费对环保不利[EB/OL]./fortune/2002-03/28/content_335521.htm.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心理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网络购物、租赁等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自2008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并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此次金融危机对长期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国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析与解读这些变化,了解人们的消费趋势,有助于决策部门更准确把握市场,采取引导消费的有效措施。

危机意识加剧且消费需求紧缩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端,首先是石油等资源价格不断高涨,推动住房、食物等商品价格连续上涨,继而引发通货膨胀。之后,冲击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下滑,金融系统岌岌可危,进而转为通缩。一些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相继宣告破产,或大量裁员,致使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国家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造成人们对经济发展预期信心不足,消费的危机意识加剧。财富的减少,引发人们对收入增长的担心,从而抑制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为信贷消费、借贷消费等超前消费延缓或终止。金融危机的性质决定了受其影响较大的必然是金融以及与金融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有关研究显示,一般人的现金消费额度一旦超过其月收入的6-8倍时就难以发生,因而在现代社会大额消费往往需要依托信用贷款来支撑。就中国人而言,“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发展前提是对自己未来收入具有良好的预期,而此次危机恰恰强化了人们对未来增长的担忧,因而对各类信用消费都会产生抑制。

其次,娱乐性、享受性消费萎缩。据调查,艺术品市场遭受重创,出现画廊缩小规模,开始出租,甚至暂时休业的状况;全国不少城市陆续出现健身俱乐部倒闭的现象;投资者和收藏者均出手审慎,艺术品交易拍卖额锐减;旅游业方面,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同比出游人数减少,行业收入下降。

消费决策周期延长且理性消费行为日渐明显

如何使有限收入的合理化利益最大化是消费者面对危机需要理性决策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应对各种危机通常会产生适应性反应,即所谓应激性反应。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较多,如购买需要、商品信息、营销策略等,金融危机使许多因素变得不确定,对市场的预期也变得模糊不明,使得消费购买决策周期相对延长。

某项调查表明,购买私人轿车的多数人决策周期在6个月左右,但在危机之前购车家庭的决策周期远比想像中要短。调查显示,被访者对“从您家开始决定买车到最终购买,大约需要几个月”问题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的决策周期是6个月,26.7%的购车家庭决策周期正好是6个月,同时累计有74%的购车家庭是在1-6个月内完成购车。危机的到来,使市场动向、价格等影响消费的重要信息常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就使购买决策更加审慎,非理性消费、随机性消费减少,随用随买的理性消费行为已成为多数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虽然危机造成商品价格涨跌变化,但人们对此已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已能较为理智地选购商品,按需选购成为消费的主流。人们凭借自己的消费经验和对各种消费信息的分析判断,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当中进行理性的选择。谨慎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行为的明显特征。

网络购物、租赁等新的消费方式呈增长态势

随着电子经济发展,网络购物比较省钱,比真正实体店一般情况下要便宜1/3,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其崇尚的原则是能省则省,精打细算。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无须走出家门就可做到“货比三家”,他们经常大范围地进行选择和比较,以求所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最有个性。

同样,对那些积蓄不多,但又对某些高档商品有消费需求,租赁就成为不错的消费选择。如名牌高档时装、背包等,如果花一大笔钱只能消费较少的件数,但如果租赁,花同样的钱就可以消费更多的款式与数量。

发展性消费成为热点

面对危机,多数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寻求职业的稳定。为此,用于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性消费将进一步增加。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学识和修养,人们会自动寻找学习和进修机会,以不断给自己充电。

危机也预示着机遇。在危机中如何发现机遇,也是人们面临的新问题。如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需求和对未来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使得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类图书成为人们寻求答案的重要工具。

结论及建议

尽管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费,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农村居民,购物心态依然平稳。商场、超市的食品类、基本生活品类消费仍旧旺盛。但由于金融危机降低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收入预期,使人们的消费倾向、购买决策、消费方式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一定变化,在某些领域出现消费需求收缩、消费疲软的趋势。因此,我国应一方面制定更多的惠民政策,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中国人的高储蓄率表明中国人不敢消费,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因为社保水平较低,居民不仅要存钱防病,还要存钱防老。对我国而言,扩大内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强化公共服务,给老百姓以经济安全的底线,这样才能释放居民心中的消费压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后教育。经济放缓期一般是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当高等教育不再是就业的“金钥匙”,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后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消费的重中之重。

同时,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审美型发展。尽管危机的到来,使人们的超前消费受到抑制,但消费欲望具有惯性,休闲、娱乐、审美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只要引导正确,服务到位,休闲、旅游、娱乐等必然在促进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田迎新.私人轿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

2.蔡尚伟,唐丕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光明日报,2009-1-15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费社会;消费异化;APP订餐;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2

一、问题的提出及分析思路

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和线上支付的便捷,使O2O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移植到了校园,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APP订餐在高校几乎成为一种潮流,这种基于LBS智能定位的移动订餐应用软件真正可以送餐到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用美食。

不难看出,APP订餐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给大学生带来很多便利。但是,APP订餐引发的饮食浪费、餐饮支出增加、大学生“宅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从大学生用餐行为反映出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消费异化的倾向?高校APP订餐是否是消费异化滋生的土壤?本文在消费社会的视域下,探讨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可能引发的消费异化原因及表现,并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消费社会视域下的分析框架

(一)消费社会及其福利效应

“消费社会”一词是学者们根据让・鲍德里亚的同名书《消费社会》对当下生产过剩的社会形态的新定义。西方社会由于生产相对过剩,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消费主义思潮盛行,西方社会已经向消费社会迈进。本世纪,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想逐渐传入我国,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产能相对过剩,因此,我国也面临着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

消费是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生活方式的重新构建的过程,消费者不单单是一个“经济人”,也可以同时是理性选择者、意义传播者、生活方式探索者、认同寻找者、快乐主义者,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和营销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此,消费社会会使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①物质丰盛和商品堆积是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无疑会使消费者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知,消费社会的到来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使人的个性得以解放,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像波德里亚说过:“当代人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生命用于劳动中的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对自身需求及福利进行生产和持续的革新。”

大学生每天都被丰盛的商品包围――网络上商品种类繁多、高校周围的商店琳琅满目,这能使大学生追求个性、自我和时尚,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消费,有利于他们独立个性的形成。APP订餐“送餐到户”的服务创新,极大的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出于机会成本的考量,他们用餐的时间成本可以大大减少,使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其他需要完成的工作,满足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大学生作为具有自身目标函数的行为主体,可以根据成本――收益分析选择经济理性的消费行为。APP订餐在高校的风靡无疑不体现着大学生消费偏好、心理特征以及消费行为的转变。

(二)消费社会下对消费异化的隐忧

在享受消费社会丰盛的商品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不得不警惕消费异化的出现。消费社会是因生产过剩而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生活状态,消费不单是纯粹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行动,本质上是生活方式重新构建的过程。在消费社会里,个体消费受参照团体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盲目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群体性高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要,逐渐成了满足欲求的一种手段,发生了消费异化。

消费异化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弗洛姆首次提出,就像马克思在论及劳动异化时指出的:“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工人为了生存出卖了自己的劳动力,劳动不再受工人自己支配,工人成了和机器一样的生产资料,在劳动中他们已经丧失人的主体性。”消费异化是消费者在丰盛商品中迷失自我,越来越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忽略使用价值,被物奴役、精神退化、价值观紊乱的现象。逐渐成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说的,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的人。

在商品丰盛的社会中,物质过剩和精神贫乏成为常态,消费者普遍存在着的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在精神生活本该丰富的大学生群体中,这种物质丰盛与精神的匮乏的消费矛盾也没有避免。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周边商品堆积、网上购物便捷,社交网络发达使以校园广告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繁荣、商家营销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正日益被消费所主宰,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盲目性消费、超前性消费和群体性高消费等不理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很常见。

由于APP订餐服务的创新,可以送餐到寝室楼下,使大学生的消费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大学生整天宅在寝室,少了基本的身体锻炼,身体素质变差,亚健康成为常态;等餐的时间也往往是用于上网、打游戏,大学生不理性利用网络的行为得不到制止;网上图文并茂的食物激发了食欲,大学生可能盲目点餐,存在饮食浪费、虚假需求的现象;大学生点餐有时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存在攀比、从众跟风的现象....这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都可能催生消费异化。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消费异化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虚假繁荣,破坏生态环境,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建议

商品丰盛、网络发达和支付便捷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滋长的土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有重要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学会自我约束,做到理性消费,防止消费异化出现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提出建议:

(一)理性消费下适度的物欲享受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节俭主义与消费激励会产生冲突,我们应该知道,传统的勤俭节约不等于对物欲享受的彻底否决,理性消费是建立在适度的物欲享受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需要得到满足,消费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文明的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我们鼓励内需,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艾森豪威尔说:“国家花钱永远不会像摆脱了赋税负担的纳税人花钱那么有用”,消费者进行消费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即商业活动再造经济繁荣。而且,勤俭节约是要我们珍惜现有的稀缺资源,要我们从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物质丰裕的社会里,消费不等于浪费,炫耀、盲目性消费是不可取的,理性消费是指允许大学生一定程度的物质享受,但不等于向拜金、拜物主义转变。

(二)防止消费社会下的趋同心理

消费给人们带来的是非常短暂、无法持久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和满足消费者必须继续消费,消费会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和趋势,演变成“我消费故我存在”的生活模式,基于趋同心理的群体内攀比、炫耀等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消费刚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这些行为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当下校园互联网发达、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手机等移动上网方便快捷,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传媒所渲染的消费文化盛行,消费和诱导就成功地结合起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被人们普遍接受。趋同的消费使大学生逐渐在物中失去自我,被广告所操纵、为消费而消费,他们的消费习惯进而影响着生活习惯,助长了宅现象,亚健康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大学生消费不能跟风盲从,必须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杜绝消费行为的“符号”象征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看,消费社会里的人往往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后,忽视中层次有利于自己的潜在需要,直接奔向最高层次的自我享受的消费。他们的消费并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只注重商品的符号象征,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谋求炫耀的攀比型消费、讲究超前的透支型消费、追求高端的奢侈型消费就是这些异化消费的显性形式。这会造成消费者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消费的严重不平衡,使消费者陷入普遍存在的物质丰盛包围和精神消费匮乏的窘境。消费是一面“镜子”,它不但从一个侧面映出了经济体系某个部分的运行机制,而且也照出了文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的许多“秘密”。大学生就要杜绝这种符号化的消费倾向,培养理性、合理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

总之,大学生不能在过度消费中迷失自己,成为丧失自我的“消费人”。应该从自身需求出发寻求有利于自己全面发展的消费方式。

注释:

①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页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2]王彩琴.消费异化背景下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J].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3]苏岩.关于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J].北方论丛.2007(5).

[4]邱灵,石敦国.当前我国的消费异化问题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5]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9).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对于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0后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溺爱在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出生后的生活环境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消费群体。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消费来源

2007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据调查89%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只有少数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靠勤工助学、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约占8%,另外还有3%的学生靠贷款、助学金和补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趋于单一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提倡较早的踏入社会,使得学生不能较早的独立。

(2)有的学生想找家教挣生活费,迫于专业的限制(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找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

(3)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2.消费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时尚消费。由调查问卷显示:基本的生活消费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学习型消费和时尚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充实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各种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包括英语

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

(2)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考取各种证书的培训费在逐年增加,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造价师证书,施工员证书,CAD绘图员证书等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电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也呈上涨趋势。

除了学习型消费成上涨趋势外,时尚消费也呈上涨趋势,手机、MP4、数码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手中。

3.消费存在的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理财的阶段,但其理财能力较差,开支没有计划,使得消费时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费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2)前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够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因此过节聚会、生日聚餐、亲情消费、毕业宴会等已纳入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范围之内。如今大学生的消费已超越生存型消费,主要表现在: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又较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导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用着一部手机,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节俭的父母开口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过渡性。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超前的消费观念,例如:通讯费用、老乡聚会、恋爱消费等名目繁多。另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场所也成为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的礼品也越来越高档,类似于这样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健康、积极、科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还需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二、构建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消费观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必须明确消费是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消费将极大的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过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消费。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我们要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合理性消费,反对非合理性消费。新晨

(2)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保证食物消费的前提下,增加学习型消费的比重,减少时尚型消费的比重,适度消费,让更多的消费用于服务个人发展的项目,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全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张迪:大学生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141~142

[2]李磊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J],消费经济,2007,(4):54~57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对于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0后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溺爱在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出生后的生活环境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消费群体。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消费来源

2007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据调查89%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只有少数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靠勤工助学、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约占8%,另外还有3%的学生靠贷款、助学金和补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趋于单一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提倡较早的踏入社会,使得学生不能较早的独立。(2)有的学生想找家教挣生活费,迫于专业的限制(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找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3)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2.消费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时尚消费。由调查问卷显示:基本的生活消费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学习型消费和时尚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充实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各种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2)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考取各种证书的培训费在逐年增加,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造价师证书,施工员证书,cad绘图员证书等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电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也呈上涨趋势。

除了学习型消费成上涨趋势外,时尚消费也呈上涨趋势,手机、mp4、数码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手中。

3.消费存在的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理财的阶段,但其理财能力较差,开支没有计划,使得消费时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费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2)前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够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因此过节聚会、生日聚餐、亲情消费、毕业宴会等已纳入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范围之内。如今大学生的消费已超越生存型消费,主要表现在: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又较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导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用着一部手机,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节俭的父母开口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过渡性。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超前的消费观念,例如:通讯费用、老乡聚会、恋爱消费等名目繁多。另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场所也成为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的礼品也越来越高档,类似于这样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健康、积极、科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还需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2.构建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消费观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必须明确消费是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消费将极大的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过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消费。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我们要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合理性消费,反对非合理性消费。

(2)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保证食物消费的前提下,增加学习型消费的比重,减少时尚型消费的比重,适度消费,让更多的消费用于服务个人发展的项目,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全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张 迪:大学生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 141~142

[2]李 磊 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j],消费经济,2007,(4):54~57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消费;非理性消费;强迫性消费;冲动性消费;感性消费

分类号B842.3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5.007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在消费领域的推广,全球步入网络经济时代。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商务类应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网络消费用户规模达448亿,使用率达到631%,较2015年底增加3448万。新兴的网络市场环境催生了新的消费者心理,消费领域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加速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过渡,消费行为在满足个体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的职能,心理学在消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消费者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按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通常被称为理性消费行为,与之相对的是非理性消费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非理性消费是消费者基于直观体验、主观意愿、直觉冲动等因素做出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相对于理性消费所强调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效益性,非理性消费往往具有更强的主观性、体验性和非约束性特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通常可表现为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

2网络强迫性消费

21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含义

强迫性消费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为个体易于产生消费冲动,失去对消费行为的控制, 持续过度地消费,正常生活受到扰乱(Valence,Astou, & Fortier,1988)。在网络情境中出现的强迫性消费行为,通常被归为网络过度使用的一种,具有突显性、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反应、冲突性和反复性六个核心特征。网络过度使用指个体反复而难以控制地使用网络,出现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对网络使用所带来的满足感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收集成瘾和电子计算机成瘾(陈侠,黄希庭,白钢,2003;Shapira, Lessig, Goldsmith, Szabo, Lazoritz, Gold, et al., 2003)。网络强迫行为表现为对网络贸易、拍卖或消费的过度沉迷,属于行为成瘾问题中的冲动控制障碍(Young,1998)。Davis(2001)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可体现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过程。该模型强调适应不良的认知症状对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如图1所示,适应不良的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作楹诵囊蛩兀位于病因链的近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体易患素质和环境线索(压力等)位于病因链的远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形成的必要条件。

22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网络强迫性消费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影响因素有人格特质、生理基础、社会与文化因素等。

22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指能引发和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与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特定心理结构。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人格特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例如,具有一些特定人格特质的消费者(如高孤独、高抑郁、低自我认同和低冲动控制等)更易产生强迫性消费行为,社会性分离和人际关系冷漠与网络消费成瘾有较高相关性(Lee,Aaker, & Gardner,2000)。生活方式单一刻板的个体更易于网上消费(Bellman,1999)。

222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与成瘾现象密切相关。成瘾现象是广泛存在的,除药物外,赌博、消费、使用互联网等行为也能使人成瘾。网络过度使用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奖励系统”(包括海马、伏隔核、杏仁核、前额叶、纹状体等)有关,具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精神卫生研究者一般认为过度使用网络,是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受到刺激而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组症候群,以特定心理障碍、精神症状、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网络会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水平的上升,给个体带来短时间的高度兴奋体验,吸引其沉溺网络,耐受性不断增强,但之后会出现更为强烈的沮丧感等戒断反应,长此以往便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Gaetano & Valentina, 2007; Koepp, Gunn,Lawrence, Cunningham, Dagher, Jones, et al., 1998)。研究显示,用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类抗抑郁药对治疗强迫性消费患者有疗效。

213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不断面临新的生存压力和挑战。Young(1998)认为网络过度使用者大多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问题,也是个体沉溺于网络负强化作用的结果。同时,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引起部分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种补偿行为,个体通过更多地获得物质财富来寻求情绪修复、提高自我认同。已有研究表明,持续而强烈的消极情绪状态容易激发个体的强迫性消费行为(Maxwell & Kover, 2003; Miltenberger, Redlin, Crosby, Stickney, Mitchell, Wonderlich, et al., 2003)。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生产性活动使人摆脱自然束缚,获得广泛的自由,但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原始的纽带联系,原始自然带给人的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随之消失,个体出现异化行为。在消费领域体现为物质主义消费倾向。在异化的消费行为中,重占有的价值取向使消费行为本身脱离了个体真实的需要,消费异化的个体追求占有更多要保存的物品,而不再仅仅满足于占有真正有使用需要的物品,他们企图在盲目攀比和炫耀的消费行为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消费行为由原本的一种手段演变成了一种目的,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

3网络冲动性消费

31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含义

网络冲动性消费是冲动性消费行为在网络购物情景中的体现,指个体在特定情境刺激中体验到突然而强烈的立即消费驱力,在未仔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且能从消费行为中立即获得满足(Zhou & Sengupta,2006)。虚拟在线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消费过程提供了虚拟的社会性氛围,网络商店的社会属性可以通过顾客评价、在线客服、热卖推荐、同时在线人数显示等形式得以体现。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网络虚拟社区中,消费者对网络的感知经验、网络参与程度以及规范性从众心理都是促成网络冲动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消费情境中消费者这些从众行为通常表现为消M者对商品销售数量、好评度、社区讨论等信息的参考和心理依赖。同时,当消费者处于虚拟社区时,社区成员的经验交流、处于虚拟社区所带来的归属感等因素也会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使消费者产生相应的规范性从众心理和信息性从众心理。另外,Youn和Faber(2000)的研究表明,低自我控制的个体更具有冲动性消费倾向。关于冲动性消费跨文化对比的研究指出,相对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更易于出现冲动性消费行为(Kacen & Lee,2002);从调节系统来看,前者更倾向于预防定向,而后者更倾向于提升定向(Lee, Lennon, & Rudd,2000)。

32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当前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研究多是以传统消费环境中冲动性消费模型为基础,结合网络环境新特点,探讨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例如,Jiang, Hsu, Klein和Lin(2000)的研究体现了网站信息的适时性、可读性对网络消费者消费决策形成的重要影响。Huang(2003)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表明网站信息量是影响消费和支配感的重要因素。Pookie,Michael和Vaidotas(2004)强调了网站互动性的作用。也有学者从网店形象、他人评价、图文展示、成交记录等角度出发,探寻网络购物环境构建的新特点为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作用(韩理俊, 2008;王庆森, 2008;袁晓媛, 2011;张迪, 2010)。

同时,感情动机也是影响网络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感情动机是由人的情绪和感情所引起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动机,由心境、应激、激情引起,较为强烈但短暂;另一种情感动机,由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引起,较为稳定而深刻。相关研究表明,愉悦情绪可使消费者对环境产生趋近行为,反之则引发规避行为。虚拟氛围被看作是来源于在线环境的感觉信息源的集合,可以激起个体情绪和认知状态,进而引发趋近-规避行为。Sharon,Beatty和Elizabeth(1998)研究证明,愉悦情绪有助于消费者对网络店面的浏览体验,诱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消费者情绪同样对自我控制有着重要影响(Tice & Bratslavsky,2001)。Dittmara, Beattieb和Frieseb(1995)研究表明,象征化和情绪化的商品更易引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厂商或店铺产生、建立起信任和偏好,倾向于重复消费的动机,具有习惯性、频繁性的特点。已有研究发现,仅有积极的消费体验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形成更高的惠顾动机。当个体形成高预防定向的成就感后(比如通过机警策略获得成功的消费经历后),消费者的重复消费意向反而会降低( Louro, Pieters, & Zeelenberg, 2005)。当然,网络消费所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也是诱发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网络消费平台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使消费者可以选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强化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也使其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4网络感性消费

41网络感性消费的含义

感性消费由世界著名营销学大师Kotler提出,认为这是一种以自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以心理满足为主要消费目标,重视商品情绪价值的消费形式(王海鹰,2002)。他将消费行为划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1)量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2)质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品质好、有特色的商品;(3)感性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消费时与情感体验相关的因素。网络感性消费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在网络购物平台中基于情绪情感或直观感知进行消费。调查显示,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较去年规模增长率分别为 93%和 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的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带动感性消费进一步发展。感性消费是继量的、质的消费之后的又一消费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个体以自身感性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强调产品及消费过程是否符合其喜好、理念的精神消费形式。

心理学研究对网络感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可参考需要层次论和具身认知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归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来说,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新的行为驱动力。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即较低级的的生存性需要和较高级的成长性需要。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更高一级的成长性需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动力,侧重于满足心理需要的网络感性消费成为必然趋势。(2)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观点。不同于传统认知心理学仅将身体视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具身认知赋予身体在认知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强调生理体验对心理活动的激活作用(Landau,Meier, & Keefer,2010;Niedenthal,Barsalou,Winkielman,Silvia, & Francois,2005)。已有学者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网络感性消费研究,认为认知的素材取自人对身体的主观体验,身体在物理、文化世界中的活动为认知提供了基础内容。Gorn, Chattopadhyay, Sengupta和Tripathi (2004)研究表明,采用暖色系展示商品可使对身体边界感知模糊的消费者体验到加固感。同时,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包括大脑在内),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影响。Deng和Kahn (2009)研究表明,商品图片位于包装的右下角时,消费者倾向于高估商品的重量;而位于左上角时,倾向于低估商品的重量。

42网络感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互联网为感性消费提供了新的平台,越来越丰富的消费体验可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网络消费平台集书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优点于一体,构建了突出时间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虚拟消费情境,有效促进感性消费的发展。

421 网络消费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特征

一方面,网络消费平台虽存储了海量的信息且更新速度快,但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和检索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消费信息的获取效率和质量。技术采纳理论认为,消费者对技术可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评估是影响消费者决定是否采纳该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证实(Dailey,2004;Gefen & Straub,2000;Parboteeah,Valacich, & Wells,2009)。另一方面,W络商店的全年、24小时营业,消费选项的快速查阅与对比,支付方式的逐渐简化,送货上门、退换货等快递服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移动通信与金融应用的结合,弥补了传统消费渠道的不足,网络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的约束(时间、 空间、 消费隐私等问题)明显弱化,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提升。

422网络消费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趣味性

在网络情境中商家可选择丰富的刺激类型,信息的传达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商家可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Flas等表达介质,以色彩丰富、视听兼备的方式展现商品。网站提供商品信息的及时性、详细性也是传统消费情境无可比拟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大、对比、旋转等网络设置获得更新更完整的商品信息,消费决策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互联网中的信息传递具有简化性特征,许多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剥离,最终仅剩余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得以流行,这些热点词汇通常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易记性。有学者认为网络消费情境在制造积极愉悦的氛围来促进消费行为方面更具优势,有关人机交互过程的研究也表明,网络情境中图像、视频、动画的操控简易程度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效能感(Eroglu,Machleit, & Davisb,2001)。Wu,Cheng和David(2008)的研究表明,慢节奏的音乐和冷色调颜色背景更易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消费决策。网络情境中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有利于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借助娱乐元素在商品与客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通过情感共鸣自然引发消费行为,而不仅仅是从理性角度说服消费者。

423虚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感性消费提供丰富素材

3D、声控、数字信号模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销售中的应用,可承载更真实化的感官信息,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使消费者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感知娱乐性。感性工学主张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心理学原理开发出感性商品,即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商品的外观形态和功能来传达的, 而商品信息在网络渠道中的传达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可以通过逼真的实物展示与特效的虚拟构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商品,网络情境的巧妙设置可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冒险乐趣。通常认为,消费者学习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认知加工获得经验与技能的积累,进而改变其消费行为的过程。一般分为模仿式学习、反应式学习、认知式学习三类(Arnold,Kozinetsb, & Handelmanc,2001;Biocca,Kim, & Choi,2001;Li,Terry, & Frank,2002)。消费者学习有助于使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商品或厂家形成认可和信赖感。高品质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有利于消费者学习,进而提高对商品的评价和消费意愿。

424网络社交媒介为消费群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微博、论坛、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推广,使得网络消费过程更加社会化。在匿名情境中更自由地表达意愿的同时,社交媒介互动又满足了消费者的交际和归属感需求。聊天交流工具逐渐完善,特别是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与网络应用的结合,实现了随时联系、海量检索、资讯服务、批量、分类管理、多方洽谈等业务,客服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出AISAS消费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区别于传统的AIDMA消费路径模型(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AISAS模型体现了互联网消费情境中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新特点,强调了信息搜寻过程和分享评估过程的重要性。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分享、互动评估,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真实地鉴定商品的优劣,还使其自身成为品牌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增强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充分体现网络消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用户粘性。更便捷的网络交流形式使得消费者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参考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价做出消费决策,网络口碑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425网络消费平台商品种类丰富,为个性化消费提供充足的货源保障

突破了传统消费渠道的种种限制,消费者可以选购到数量稀有、个性化强的商品(如DIY礼品、定制家居用品等),此类商品人工附加值高,能针对性地达成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满足其猎奇感和成就感。同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个体消费倾向等因素会使得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进行不同的感性解读。调节定向理论认为,个体对特定属性的信息更加关注和敏感,不同调节定向的个体易被激活的自我调控系统不同(提升定向和预防定向)。提升定向的个体强调积极正面目标和收益能否获得等与抱负相关的需求(即趋利型);预防定向的个体强调消极负面结果和损失能否避免等与安全相关的需求(即避害型)(Pham & Avnet,2004;Wang & Lee,2006)。这导致消费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在网络消费中的信息检索方式存在差异:提升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内部信息,通常是基于多重选项(item-based)或备选方案(alternativ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进行全局式搜索;预防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外部环境,通常是基于商品的特定属性(attribut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局部式搜索(Jens & Tory,2005;Mourali & Pons,2009;Pham & Chang,2010)。总之,在多媒体宣传和促销互动中应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体现出消费者的切实诉求。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网络消费决策是一个连续而又结构化的过程,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在个体行为表现上虽具有明显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发展转化的可能。因此,在对网络消费决策课题的探究中不应将三种行为表现绝对区分开来,也应注意到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其三种表现形式(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的角度出发归纳探究现有研究成果,对后续网络消费决策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对网络消费行为的现实发展具有指导价值,也可为病态网络消费行为的临床鉴别与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尽管近些年有关网络消费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构建日臻完善,但该领域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研究予以注意。

51克服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以往研究多基于理性消费模型,将消费者的行为提前假定为理性的、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消费都是完全理性、经过周密计划的,非理性消费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感性消费、体验消费等现象的出现,消费行为中的主观性、非约束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以往研究多是针对实体商店中的消费行为展开的,网络购物的兴起,给消费行为和消费体验带来了新变化,结合互联网特点,研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以往研究对于非理性消费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非理性消费中的感性消费并非一无是处,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开始建立在用户体验基础上,这一新兴消费形式体现了实体商品消费与体验消费、服务消费融合的大趋势。

52辩证看待网络感性消费

有学者将我新主流消费群的特征归纳为三点:(1)越来越注重消费行为中的情感因素;(2)品牌偏好日趋强烈,品牌忠诚度提高;(3)网络购物比例显著增长(王烨,2014)。特别是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占据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对网络感性消费这种新兴消费形式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价值的开发,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521感性消费对营销实践中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电商企业逐渐从“价格驱动”转向“服务驱动”,网络消费体验不断提升,而这正是网络消费者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质量是影响感性消费过程中消费体验的直接因素。已有大量研究探讨论证了服务质量与消费体验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Mattila和Cranage (2005)研究发现,在服务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如选择靠窗的餐桌)会提高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提升消费体验。Lemmink和Mattsson(2002)研究表明,服务人员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都会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等等。

Everett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服务质量本质上是一种感知体验,是由消费者的预先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经历的比较所决定的。在消费过程中个体可以产生愉快、满足、兴奋等积极情感体验,也可以产生失望、不满、气愤等消极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Everett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技术质量(与服务产出有关)和功能质量(与服务过程有关),进一步引入企业形象因素,并构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图3),系统反映了消费者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范秀成,1999)。

由模型可见,未来营销服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多角度出发,提升消费者感性体验。例如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彰显个性和风格,为消费者的情感表达提供渠道;通过沟通与互动引发对品牌或产品的情感共鸣;拓展体验,开发关联产品,定期升级和更新产品,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新鲜和持续的投入感受到情感的联结。总之,感性消费的兴起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2心理账户理论指导下的感性消费心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

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Thaler于1980年提出心理账户理论,阐释了情绪情感因素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大到公司或组织、小到家庭和个人都存在一种特殊的账户体系,这种账户体系在运算规则上与传统规范经济学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而使个体的消费决策经常偏离理性经济人假设。后续关于消费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多以此理论为基础,如赵立军,刘永芳和佟丽君(2008)认为,相比于西方人,情感账户在中国人的心理账户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和肖胜(2007)通过对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人情关系和情感维系在中国人的心理认知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见,根据心理账户的分类特点,设计与情感诉求密切相关的产品与促销手段,有利于营销效果的提升。Levav和Mcgraw(2009)在心理账户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表明,金钱所附带的情感标签会影响消费者对这些金钱的使用方式。当个体在负性情境下获得一笔金钱时,这笔金钱会被附带上负性的情感标签,此时消费者会避免将这笔金钱消费于享乐性的商品,而是更倾向于将其消费在实用性商品上。

虽然近些年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消费、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情感账户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基于情感账户视角对感性消费心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23情感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感性消费研究的发展

情感分析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挖掘网络热点、推介产品服务等应用的重要基础,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等分析处理的过程(陈晓东,2012)。有关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常见两种基于不同思想的情感分析方法:基于文本分类技术和基于情感词典技术。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抒感的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与人类心理和行为有关的文本信息,对这些文本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可为感性消费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有助于对网络感性消费现象的了解与分析。可以说,感性消费时代是自主性凸显的时代,网络感性消费更加追求个性的彰显、感官体验的满足、心理的愉悦与舒适。但也必须注意到:网络感性消费能否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该种消费形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作用,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兴利除弊,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53深化拓展c网络应用相结合的消费决策研究

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推广,体现甚至放大了非理性消费的主观性、体验性、非约束性等特征,也为消费心理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课题。后续研究可将网络交易平台特征、消费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探讨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预防和治疗;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诱发因素已积累大量研究成果,可为网店经营者提供理论参考,但应注意不能违背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等基本前提;技术渗透的日益加速使得商品在性能、品质等方面难分高下,探讨网络感性消费发生机制、有效利用网络感性消费规律,关乎每一名消费者的切身体验,也关乎企业新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应注意到,三种非理性消费形式并无明显界限,三者相互联系甚至会相互转化,消费者应将是否影响正常生活、危害社会发展作为消费行为选择的基本评判标准,自觉预防网络强迫性消费,适度控制网络冲动性消费,健康体验网络感性消费。

参考文献

陈侠, 黄希庭, 白钢(2003).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11 (3), 355-359.

陈晓东(2012). 基于情感词典的中文微博情感倾向分析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范秀成(1999). 服务质量管理: 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 南开管理评论, 8(1), 8-12.

韩理俊(2008). 体验和心境的冲动性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爱梅, 凌文辁, 方俐洛, 肖胜(2007). 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 心理学报, 39(4), 706-714.

王海鹰(2002).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辽宁大学学报, 30(1), 92-94.

王庆森(2008). 基于网站特性与消费者个体特征的网络冲动性消费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王烨(2014). 浅析中国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及所带来的启示. 市场研究,62(1), 14-16.

袁晓媛(2011). 网络商店形象和个体特征对冲动性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张迪(2010). C2C模式下消费者网上冲动性消费实证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赵立军, 刘永芳, 佟丽君(2008). 组织公正管理――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 心理科学, 31(5), 1202-120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09-02, 取自http: //.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 54389. htm

Arnold, S. J., Kozinetsb, R. V., & Handelmanc, J. M. (2001). Hometown ideology and retailer legitimation: The institutional semiotics of WalMart flyers. Journal of Retailing , 77(2), 243-271.

Bellman, S., Lohse, G. L., & Johnson, E. J. (1999). Predictors of online buying behavior.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42(12), 32-38.

Biocca, F., Kim, J., & Choi, Y. (2001). Visual touch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resence, multimodal interfaces, and CrossModal sensory illusions.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0(3), 247-265.

Dailey, L. (2004). Navigational web atmospherics: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of restrictive navigation c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7 (7),795-803.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 (2), 187-195.

Deng, X. Y., & Kahn, B. E. (2009). Is your product on the right side? The “location effect” on perceived product heaviness and package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 725-738.

Dittmara, H., Beattieb, J., & Frieseb, S. (1995). Gender identity and material symbols:Objects and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in impulse purchas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 (3),491-511.

Eroglu, S. A., Machleitb, K. A., & Davisb, L. M. (2001). Atmospheric qualities of online retailing: A conceptual model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4 (2), 177-184.

Gaetano, D. C., &Valentina, B. (2007). Reward system and addiction: what dopamine does and doesnt do.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7 (2), 69-76.

Gefen, D., & Straub, D. W. (2000).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 IS adoption: A study of ECommerce ado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 (1), 56-58.

Gorn, G. J., Chattopadhyay, A., Sengupta, J., & Tripathi, S. (2004). Waiting for the Web: How screen color affects time perce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1 (2), 215-225.

Huang, M. H. (2003). Modeling virtual exploratory and shopping dynamics: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pproach.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 (1), 39-47.

Jens, F., &Tory, H. E. (2005). How global versus local perception fits regulatory focu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8), 631-636.

Jiang, J. J., Hsu, M. K., Klein, G., & Lin, B. (2000). Ecommerce user behavior model: An empirical study.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19 (4), 265-276.

Kacen, J. J., & Lee, J. A. (200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nsumer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2 (2), 163-176.

Koepp, M. J., Gunn, R. N., Lawrence, A. D., Cunningham, V. J., Dagher, A., Jones, T., ... Grasby, P. M. (1998). Evidence for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 video game. Nature, 393(6682), 266-268.

Landau, M. J., Meier, B. P., & Keefer, L. A. (2010). A metaphorenriched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 (6), 1045-1067.

Lee, A. Y., Aaker, J. L., & Gardner, W. L. (2000). The pleasures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trols: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6), 1123-1134.

Lee, S. H., Lennon, S. J., & Rudd, N. A. (2000). Compulsive consumption tendencies among television shopper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8 (4), 463-488.

Lemmink, J., & Mattsson, J. (2002). Employee behavior, feelings of warmth and customer perception in service encoun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0 (1), 18-33.

Levav, J., & Mcgraw, A. P. (2009). Emotional accounting: How feelings about money influence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6-80.

Li, H., Terry, D., & Frank, B. (2002). Impact of 3-D advertising on product knowledge,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es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1 (3),43-57.

Louro, M. J., Pieters, R., & Zeelenberg, M. (2005). Negative returns on positive emotions: The influence of pride and selfregulatory goals on repurchase deci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4),833-840.

Mattila, A. S., & Cranage, D. (2005). The impact of choice on fairness in the context of service recovery.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9 (5), 271-279.

Maxwell, S., & Kover, A. (2003). Negative affect: the dark side of retail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6 (7), 553-559.

Miltenberger, R. G., Redlin, J., Crosby, R., Stickney, M., Mitchell, J., Wonderlich, S., ... Smyth, J. (2003). Direct and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ompulsive buying.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4 (1),1-9.

Mourali, M., & Pons, F. (2009). Regulatory fit from attributebased versus alternativebased processing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 (4),643-651.

Niedenthal, P. M., Barsalou, L. W., Winkielman, P., Silvia, K. G., & Francois, R. (2005). Embodiment in attitudes, social perception, and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3), 184-211.

Parboteeah, D. V., Valacich, J. S., & Wells, J. D. (2009). The influence of website characteristics on a consumers urge to buy impulsive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 (1),60-78.

Pham, M. T., & Avnet, T. (2004). Ideals and oughts and the reliance on affect versus substance in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 (4), 503-518.

Pham, M. T., & Chang, H. H. (2010). Regulatory focus, regulatory fit, and the 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f choice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4),626-640.

Pookie, S., Michael, H., & Vaidotas, L. (2004). Etail atmospherics: A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 and model extension.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5 (1), 14-24.

Shapira, N. A., Lessig, M. C., Goldsmith, T. D., Szabo, S. T., Lazoritz, M., Gold, M. S., ... SteinDan J. (2003).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7 (4),207-216.

Sharon, E., Beatty, M., & Elizabeth, F. (1998). Impulse buying: Modeling its precursors. Journal of Retailing, 74 (2), 169-191.

Tice, D. M., & Bratslavsky, E.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1),53-67.

Wang, J., & Lee, A. Y. (2006).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in preference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3 (1), 28-38.

Wu, C. S., Cheng, F. F., & David, C. Y. (2008). The atmospheric factors of online storefront environment design: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in Taiwa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5 (7),493-498.

Valence, G., Astous, A. D, & Fortier, L. (1988). Compulsive buying: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1 (4), 419-433.

Youn, S., & Faber, R. J. (2000). Impulse buying: Its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7 (1),179-185.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3), 237-244.

Zhou, R. R.,& Sengupta, J. (2006).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3 (1),532-535.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consumption behavior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psychologist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s on 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physical store, showing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irrational consumption. This paper embarked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eviewed the research on irrational consumption and Internet consump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nd explored the performance of online irrational consumption, involving online compulsive consumption, online impulsive consumption and online emotional consumption. At the e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ere summarize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also included.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受消费主义思潮以及某些陋俗文化观念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正在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异化造就了特殊的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文化心态。消费异化为畸形、非理性消费行为提供了支持,不合理的消费文化又助长了消费异化的泛滥。解读消费异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倡导推进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有积极意义。同时,开展对属于陋俗的消费文化、理念、行为的批判,有助于人们对消费意义的认知。全方位认知消费异化的危害,建立符合国情、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是抵制消费异化的必要手段。

一般认为,消费异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进人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所谓“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超越了自身的内涵,使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扭曲,消费的原始、本真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本来意义上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其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这是正常消费。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费,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消费。“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而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即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论及消费异化及其种种表现,可谓涉及诸多领域,俯拾即是。择其要者,仅从以下两个侧面略作说明。

其一,符号化的扭曲与曲解。消费或消费行为“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于各种消费品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某些符号表征。“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闭现代社会,商品(包括各种服务)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意义与特征,符号已成为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然而,符号毕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属性,也不应淹没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过分看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过分追求符号的外延意义,使符号意义发生扭曲,消费行为、观念发生了异化。一些人的消费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符号欲望”。其中有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时尚”,还谈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费过程中追求各种名目的名牌、高档消费品,目的是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费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标识,并不考虑消费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否相符。对于豪华、奢侈的追求彻底消解了消费品最基本的属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烟,开哪国生产的高档名车,穿哪个名牌的时装成为这些人的消费追求;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天价”消费品:“天价年夜饭”、“天价香烟”、“天价豪宅”……。虽然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或极少数,但所造成的“负激励”效应却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属于富豪、大款阶层的、对消费和商品符号化情有独钟消费者。这些人的收人显然无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论,但对符号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照顾“门面”,满足虚荣心。于是,收人并不丰厚的“白领”吃住高档,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费,成为生活水平的虚假符号。超前消费导致了少数人“花明天的钱,今天尽情享乐”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高消费“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温床”闭。无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异化消费都是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批判。

消费符号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异化了消费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费行为的异化,但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扭曲,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所谓,卜经济”效应,远远超出消费领域或经济领域。其中,消费文化的导向作用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整个消费过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号的左右,人与商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针对符号及其消费意义的逐步增多,许多时候物品消费即是符号消费的现实,有学者指出:“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购买消费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赶潮流、领略时尚、炫耀财富与富有等等与真正的商品属性毫不相关的欲望—“符号欲”。此间,人是否“在场”取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变成了欲望和着迷的对象,炫耀性消费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有些商品会得到人们的偏爱,而这些问题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无法解释的。的确,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执著”。也许我们只能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因为“人的符号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据此,有理由认为,消费文化的“异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费消费。某种意义上讲,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符号化性质,与消费符号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费消费不仅是消费符号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凸显浪费特征,形式多种多样,甚至渗透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谓浪费消费顾名思义,消费本身即是浪费,丝毫不顾及节约理念的存在。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国人送葬时的花圈开销。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国人每年为死者送葬烧掉的花圈价值竟然高达13.3亿人民币!无论出于何种需求目的,满足什么类型的消费需求,每年白白烧掉十几亿元人民币的纸张,对于一个人均资源非常不富裕的国度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中国本是一个有着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节约浓厚传统的国度,但由于消费主义以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优良传统正在被人淡漠,各种消费中的浪费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时下的国人,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大都市市民;无论是大款巨富,还是贫困人群,均对青年人的婚姻开销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嫁妆购置,到大摆婚宴,场面与铺张一直呈上涨势头。各种花费,数量巨大,其中不乏有无谓的、属于浪费性质的支出。当下青年人结婚上的花销和“大方”的心态,穷人和富人并无本质差异,可谓“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穷人有穷人的浪费”。人们在分析国人在婚丧上花销的浪费原因时,大多强调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实际的攀比之风的确助长了消费浪费风气的蔓延。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的异化,背离了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最基本的准则:合理、正当、健康。

涉及国人消费行为中的浪费问题,除了前面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外,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尽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来:餐桌上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成灾、名目繁杂的“豪华包装”等等。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不舍为天文数字,“豪华包装”的资源浪费同样惊人,媒体屡屡予以尖锐批评,依然有禁难止。无疑,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异化,堪称日常生活消费中另一种特殊“符号消费”。消费异化的大行其道与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有直接关系。但剖析各种非理性消费,又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必须承认,我们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费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无意之中助长了消费主义思潮背景下的消费异化。显然,由于消费异化种种负面效应,致使消费异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情况下,浪费消费、消费异化在现实生活中助长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费异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两者可谓“相得益彰”。过分追逐符号化、浪费铺张是消费异化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凸显着非理性消费的特征。针对五花八门的浪费,有人建议出台《反浪费法》。诚然,依法治理浪费有可取之处,但对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的治理完全“依法办事”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消费毕竟是个人权利,在权利本位社会里,抵制消费异化主要还应来自道德、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彻底改变、扭转消费异化,但健康的消费文化对于倡导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自觉抵制消费异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等,学术界多有论述,但主要侧重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应侧重文化批判的视角认识消费异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异化现象是必要的。如何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和文化氛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文化。所谓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对各种直接影响人们消费心理、价值观的陋俗文化进行批判(并非对整个消费文化进行批判),还应对伴随消费主义进人本土时挟带的种种消极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予以批判,如与异化消费密切相关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批判等。这里所说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构新型消费文化过程中,刻意培养消费者对本土陋俗文化、外来消极文化认知的自觉,使广大消费者能够理性地消费,能够对消费异化有本质的认识,进而强化对消费异化的抵抗力。当然,批判的目的不仅仅限于颠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构。我们确实需要建构新型的消费文化,一方面通过新型的消费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则通过新型消费文化的建构,实现文化批判的目标。批判消费异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首先应在理论上对消费意义予以认知。必须告知国人,什么样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们倡导推行的。一般来说,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是需求,即消费是由需求决定的。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费异化消解了消费品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突出、追求的是符号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异化。因此,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关注消费伦理。根据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可知,消费具有伦理性,是一种伦理现象。因此,消费必须遵守相关伦理的约束。今天的消费伦理应侧重两方面内涵: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消费理念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积极提倡可持续消费。消费理应恪守相应的伦理准则种种带有“透支”性质的各种消费,既是消费的异化,也有违于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原则。“适度消费的精髓是节约。崇尚节俭的消费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即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也还是一种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们主张节约,决不是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对人们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使人、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而这正是为了使人们更幸福的生活。

针对消费异化、符号化,除了应当大力倡导合理消费之外,还应经常告诫国人,能够挥洒自如消费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不降低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与个人生理的承载能力,消费水平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时下某些人的消费行为与国家倡导的节约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与收人、国情形成了悖论:一方面,我们承认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对各种高档奢侈品的消费比之发达国家并不逊色;一方面存在着生产过剩与消费拉动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对商品符号和意义的狂热追求;一方面,我们认同资源并不富足的现实,另一方面,消费资源消费的大手大脚让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所谓消费的“个性化”,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称……。这些悖论说明了消费伦理的缺失(有人称之为失范),有必要针对消费异化、浪费消费重塑新型的消费伦理观念。

第三,倡导理性的消费价值观与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费价值观?我们认为,核心内容应是适度消费,对各种消费有一种“量力而行”的自觉,能够认知消费品的物的属性和符号之间的关系,不为符号所左右,符号不会是消费价值的全部。消费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对消费有正确认知。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具备激发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费异化为对物质、消费品占有的无限冲动,并形成了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纵情享乐的循环圈。这些现象与商品、消费的泛化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价值观念绝无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费异化,一览无遗地表现为消费者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追求,必然导致物欲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随之泛滥,各种腐朽、没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负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费异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精神也随之发生异化。“人们在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却沦为了消费的奴隶,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进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费异化使人越来越与自身的本质相异,丧失着美好、素朴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异化消费、过度消费、把消费视为生活终极目的的行为模式并不能够给人增加幸福感,无法体验精神生活的神圣与崇高,大多仅仅局限于物欲消费的满足,人沦落为物、享乐的附属物。主体性在物质消费、符号消费、追逐富足中悄然沦落,满足各种欲望的多重选择与精神家园逐步缺失并存,消费异化支配下的人势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识无从谈起。故此,建构新型消费理念、消费价值观不仅是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消费社会的现实不可回避,批判消费异化,建构新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念则是国人不能绕过的思想历程。

第四,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必不可少。消费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体的导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现代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结缘,不断推出各种感性“情调”、时尚,使消费异化具备了社会化特征。商家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无孔不人地进行“狂轰滥炸”式广告宣传,喋喋不休地(潜移默化地或公开地)引导人们、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各种传媒铺天盖地地冲击和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把大量虚假的物质需求强加于人。”图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鼓噪与消费主义一起成为消费异化的得力“帮凶”,迎合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助长了消费异化之风,消解了健康的消费文化。充斥各种媒体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购物的享乐等内容倾向,直接加剧了消费异化的势头。因此,建构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媒体、宣传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费主义滥筋于美国,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这种观念、理念进人中国后,应当审慎考量之处为应看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如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可以全盘移植西方国家的模式一样,对待起源西方的消费主义我们也应谨慎对待,冷静分析。对此,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理性消费转变成感性消费。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竞争、而是以企业整体实力和整体形象为中心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形成和产生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概念。导入cis战略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易于广泛传播并能显示企业综合实力的整体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正迎合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cis战略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日益受到我国沿海及内地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的重视和青睐,开始意识到cis战略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开始逐步实施cis计划。例如:广东的“健力宝集团”“万宝电器集团”‘安徽的’‘扬子电气集团公司”等均纷纷导入cis战略,实施cis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导入cis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cis的概念和内涵。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可以解释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手段(又称cis战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企业通过市场行销手段来进行市场竞争。而当产品同质化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消费者无法从产品质量和行销力中明显分辨出企业或产品的优势企业需要有一种新的竞争力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形势下形成和产生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概念。

现代cis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欧美再传入亚洲。中国cis战略的运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迅速掀起一股热潮。中国大陆的cis战略受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响较多较为重视视觉形象的建设。因此国内很多人认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仅仅就是标识的设计这是很狭隘的一种认识。当然标识可以说是vi的核心.而vi也正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直接外在表现是消费者认知企业的直接因素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之间是协调共存的,缺一不可

mi企业的理念识别由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及宣传口号等方面组成,是cis系统的指挥中心及基本精神所在也是整个系统动作的原动力。

bi行为识别包含了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用语规范、促销活动、公益活动等。生产行为的识别是通过规范行为活动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

vi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围绕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为基础展开的视觉形象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部分。

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这三个部分中前两个部分反映企业的内在素质后一个部分直接展示企业的外部形象。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计划、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r全面、综合治理把企业所希望塑造在社会公众中的独特印象通过鲜明的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形象体系卓有成效地凸现给社会公众,从而极大地促进产品的销售和生产。

下面就导入cis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做一简单分析。

一、企业导入cis战略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消费观念也逐渐从理性消费转变成感性消费。首先表现为购买商品时诉诸于情感的共鸣:消费者不再根据经济性、必须性,而是根据自己情感的需求去选购商品。凡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商品他们甚至可以抛开价格的因素。同时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优先考虑产品的销售服务、企业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现为求异心理,即个性化要求。消费者一改理性消费阶段遵循共性的消费心理,开始崇尚个性希望通过选购商品,表现出自我独特的个性魅力。这些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只有通过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及视觉传达的策划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美观的产品,打造出企业完美的形象来适应时展的需求。

同时时代的进步更促使企业的行销战略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传统推销战略,即以卖方为主的战略进入营销战略,即按买方要求来调整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而实行形象战略包括产品的内在品质、外在包装、道德服务等等也就是说,消费者选购商品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形象即产品的有形形象与无形形象。有形形象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部分如企业的标识、产品包装、名称、以及售后服务等无形形象r即企业的价值理念、精神坐标、目标方向、口碑信誉等。这些所构成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约定和承诺。此外,日常生活美学化也是当今社会消费形态的一种反映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非物质产品包括消费广告、消费图像、消费品牌等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恰恰迎合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导入cis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导入cis战略对企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导入cis战略能明确企业经营战略,发挥企业技术、营销策略优势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导入cis战略及相应的系统化设计,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运营。

3导入cis战略能激励员工士气改善员工工作意识和积极性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整体素质。

4导入cis战略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资源的宣传优势,最有效地宣传企业和品牌形象。

5统一设计形式有利于连锁形象的统一和企业整体实力的宣传增加企业品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6.导入cis战略将品牌战略纳入整体cis战略之中,就能保持品牌策略推进的系列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7.导入cis战略,以统一、鲜明的企业形象展示给大众传达企业精神,强化企业个性在社会上树立完美的企业形象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导入cis战略能使企业处在一个高起点上为将来的宏观发展并实现国际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性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和谐 消费 内涵

1. 和谐的含义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的意义。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表征人类真善美理念的人文范畴,也是一个反映人类向往与未来期盼的社会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其内容博大、深厚,源远流长。

马克思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未来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2. 马克思的和谐消费思想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一种新型消费价值观,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包含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以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这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思想正是我们在消费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包含有深刻的和谐消费的思想,他的消费思想体现在他的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认为,生产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形式。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受生产的制约,因此,人的消费行为必须与生产水平相协调。

3. 和谐消费价值观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和谐消费是生产与消费相适应的消费,是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消费。

和谐是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概念,这种关系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在消费中,消费行为和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协调、融洽、合作。和谐本身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展现,静止不会产生和谐,因此我们认识和谐消费,必须在消费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一动态系统中认识和谐消费。

消费本身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但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不仅体现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它还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消费与生产、价值观、文化、生活方式、自然、社会、人本身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认识和谐消费也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和谐消费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消费是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经济运行的的目的和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动力和前提。消费滞后就不能容纳经济发展提供的成果,造成市场疲软,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导致经济萧条。消费也不能超前,否则它将缺乏收入和物质条件的保证,从而导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因此,在经济生活中,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第二,和谐消费是一种与本民族文化相协调的消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其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奠定了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如果背离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社会基础,一味地追求时尚和世界潮流,必然会造成价值的错位。在消费领域,如果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去追求西方的消费主义,必然导致消费价值观的混乱,也必然导致奢侈、浪费的不道德行为。

第三,和谐消费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消费。在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体现在生产与生活中。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自然界无以承载的地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已经不得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提出和谐消费,就是要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需要自然为其提供基础。因此,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在消费过程中,使人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不能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谐消费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理念,是保护环境的生态消费。斯洛特在他的早期著作《从道德到德性》中提出:“关爱也能发展出社会公正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多种观念。”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也是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前提。

第四,和谐消费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公正消费。和谐消费主张,在消费行为中遵守诚信的原则,消费者与经营者都在诚信的环境下完成消费活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做到公正,这种公正就是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

第五,和谐消费是人为达到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发展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两者都在消费中得以体现。在消费中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实现健康消费、理性消费。从而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消费价值观就是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性、公正、适度的消费价值取向。

和谐消费价值观是以质量型、公正型和生态型的消费生活为基本特征的价值理念。其基本内涵是:

首先,实现消费的均衡发展。经济与消费相协调、物质与精神相协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实现公平消费。任何和地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别国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能对后代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

再次,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使人类的整体的消费水平与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一致。

最后,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和谐消费价值观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提倡的消费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申桂荣.论和谐消费伦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950.

[3]尹世杰.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消费经济.2007,(23):8.

作者简介:张玉霞,1984年7月5日,女,河北唐山,本科,助教,工商管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网络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汽车消费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