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时间:2022-07-12 12:40:53

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摘要:近年来不少人关注到了语文教材中刻板女性印象的问题,并认为这样的女性形象不利于当代学生正面了解现今的女性形象,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语文教材的多元化解读是实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如何教或许比课文如何选更重要。

关键词:语文 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意识 多元化解读

语文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能够很好地兼顾“授业”与“传道”双重功能的学科,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与教育工作水融、合二为一地开展。由此,笔者尝试着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结果发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素材,对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兼顾多种教育需要,并不会因为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化而影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列举如下:

一、《氓》与女性职业意识教育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怨妇诗用赋、比、兴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形象。跟学生讲解完诗的音、义、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后,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女主人公那么坚强而刚烈地与丈夫分手后,她往后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学生们有的说再嫁,有的说回娘家。教师进一步假设,再嫁可能再次遇人不淑,回娘家可能由“兄弟其笑矣”发展到被扫地出门,如果真是这样,她又靠什么办法活下去?学生有些语塞。教师话锋一转,提出女主人公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是不是就不难答了?学生都点头同意,认为女主人公完全可以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必依赖丈夫与兄弟的施舍过活。教师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领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意义不仅仅是拿一份工资,更是一名女性在经济独立基础上得以接触社会、立足社会、维护尊严的保证。至此学生们经过古今对比后即可提炼出作品的主旨,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婚姻向我们描述古代女子的生活遭遇与社会地位,揭示古代社会在婚姻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在当今社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认识正是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点的一次反拨。

二、《祝福》与女性学习意识教育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学生在读完作品,看过影像资料后,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并且认为祥林嫂的死因在于鲁镇人的冷漠无情,而当时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残害却看不出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理解夫权、族权对女性的桎梏,却不太理解神权的作用。甚至有学生笑言,祥林嫂命硬,克夫,所以才这么苦。在仔细分析了对捐门槛事件,柳妈的虔诚和鲁四老爷、四婶的不屑态度后,学生意识到神权确实是用来蒙蔽、残害底层百姓的。于是,教师又用了更多时间请学生讨论,如何摆脱神权的束缚?学生答,靠知识、靠学习,祥林嫂的无知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当时的她是无法学习到“无神论”的。接下来,就有学生真诚地说,现在能在学校念书可比祥林嫂幸福多了啊!于是教师更进一步引导,学习不仅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儿,而是应该持续终身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光是学知识,还要与时进地更新观念,有时候观念是否转变得了还真能决定一个人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重大问题,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祥林嫂如果不是被神权压迫着,至少可以安祥地死去,去另一个世界与儿子阿毛团圆,可神权却把她推入了一种生不如死,却又不敢死的惨境,成为一个永不安息的灵魂!学生听完频频点头,对祥林嫂的死因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对“学习”的概念、重要性与持续性有了别样的领悟。

三、《雷雨》与女情观教育

《雷雨》是我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其中对周朴园这一角色的塑造格外复杂而深刻。语文课本中节选的是《雷雨》第二幕,包含周鲁重逢、鲁大海被开除这两部分戏,展示了周朴园作为旧情人、资本家与未相认的父亲等多张面孔。教师分析周鲁重逢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回答周朴园爱鲁侍萍吗?学生一开始只会依据周朴园所说台词理解这一人物,三十多年保留着侍萍当初的起居习惯等等,很自然就得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当年的抛弃行为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结论;但很快就有学生修正观点,说是年轻时爱过,现在不能再爱,因为有现在的妻子蘩漪,对侍萍只是怀念。接下来,学生的观点就会有分歧了,有的问,对于妻子蘩漪来说,周朴园不顾活着的妻子的感受,日日惦念一个死去的情人三十多年,这种行为合理吗?有的说,怀念就是爱吗?他的怀念是因为问心有愧!于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想得渐渐深入,但无法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怎样做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学生们会更热烈地讨论,相爱的双方要舍得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不能只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她们就能读出课文中的潜台词,得出周朴园更爱自己,会不择手段地牺牲他人维护自己的名利,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有学生直接说出,“人品比金钱、门第更重要”、“爱一个人首先要肯为对方付出不求回报,而不是吃好吃的,买漂亮衣服”这样的答案来,借理解《雷雨》人物形象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情观的教育。下课了,学生还会三五成群地讨论周鲁爱情。在教师看来,这是因为关于爱情的话题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热衷思考的,讨论语文课文的同时他们也在构筑自己的爱情观和生活态度。这样一次讨论可能改变不了太多的东西,但至少可以在他们遭遇实际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有一个正确观念的痕迹,或许也能提供给他们一种参考。

四、《孔雀东南飞》与母亲教育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长诗,学生们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还是非常喜欢的。在分析焦母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焦母,如厉害、刻薄、专断、喜新厌旧等,因为刘兰芝那么优秀焦母却总挑她的毛病。教师于是提问,焦母挑剔兰芝动机何在?有学生说,焦母心理阴暗;有学生说焦母人品差。于是教师提示学生,要还原焦母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时有学生说,因为刘兰芝没生孩子。又有学生说刘兰芝个性太强。教师又再加了两条:其一是因为焦仲卿太爱刘兰芝。古有七出,后又加了一条:子甚怡其妻,父母不悦,出!其二是刘兰芝家的门第不够高。接下来就问学生,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学生答,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啊!别拆散有情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儿女们的选择。同时又让学生思考,如果父母的意见与儿女们的不同怎么办,你们自己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争吵吗?不少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师继续指出,父母要尊重儿女的选择,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苦心,双方沟通好,达成一致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焦母的做法我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一做法导致的结局也太悲惨了。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只能是多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做儿女的面对父母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将来自己做家长了,面对儿女又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听完后就有学生说,放学后要给妈妈打电话道歉,因为早上向妈妈发脾气了。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点头笑了。

五、《窦娥冤》与女性法律意识教育

在讲授元杂剧《窦娥冤》时,学生都为县官桃杌的昏聩枉法而愤懑,很是同情善良的窦娥,替她叫屈。教师就请学生设计一下,如果窦娥和蔡婆婆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她们能用哪些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上诉,判死刑后窦娥没有机会辩解就被拉上刑场,如果让她上诉的话,可能就会等得到窦天章回乡改判了。然后有学生想到,在法制社会里是会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不允许买卖人口的,窦天章就不能因为欠债用女儿抵债,窦娥就不会到蔡家当童养媳,自然也不会为保护蔡婆婆不受刑罚屈招成死囚了。在教师的进一步启发下,学生还能说出蔡婆婆也可以依据《合同法》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卢赛医还钱,就不会给张驴儿父子以可趁之机,更不会有后来的逼婚、谋划毒死蔡婆婆这些事儿了。教师在学生所想基础上,还进行了补充,如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所有死刑案件都要经过最高法院核准原则、错案追究制等。经过不长的十几分钟讨论与交流,学生普遍感觉对“法治”和“法制”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学法、知法才能守法,也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上五个例子出自笔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尝试过其他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角度。如,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女性形象:《氓》之女主人公的人格特点、祥林嫂的应激障碍、鲁侍萍的自我整合;引导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关注课文中女性形象积极、正面、光明的因素等。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视角后,学生不仅认可这一新的教学元素,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讨论,还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与更多的关注,更乐意也更投入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其次,这种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语文教学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明晰一些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与爱情观的确立。再次,能让学生的言谈举止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学生在话语中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社会上女性受歧视的现象义愤填膺,而能理性地去分析如何改变这种偏见,如何用行为去修正某些人的错误看法;学生会尝试用多种视角看待问题,不让自己陷入偏执观点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等。

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古代经典名篇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必然会妨碍当代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正确的解读方法能让这些古代女性形象帮助今日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只是,这种多元化解读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本身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具有多元化解读的习惯是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被多元化阐释的前提。这需要教师把功夫用在教材之外,丰富自己的观念、加深对教材理解的广度、深度,再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输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解读。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性别来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东华.母亲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罗惠兰.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4]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孙迪.当代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社会科学,2006(S1教育文化版).

[6]宋娟.中学语文教材女性角色与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

[7]苏阿敏,陈树生.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2).

[8]冯海英.女性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教材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11).

[9]钟玉琴.从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女性观的嬗变.名作欣赏,2012(21).

[10]龙路,罗虹.高中女生同性榜样的缺失现象――小议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上一篇: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和意义 下一篇:《周易》爻辞“由”字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