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法把握教学节奏的艺术

时间:2022-07-10 09:22:06

互动教学法把握教学节奏的艺术

摘要:共振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互动教学中,优秀的教师会巧妙的利用共振,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利用共振法进行教学。

Abstract: Resonance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life, in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good teachers will cleverly use resonance to guide the students' thinking,encourage students' learning mood,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to explore how to use of resonance in the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关键词:互动教学;教学节奏;共振教学法;知识内化;情境教学

Key words: interactive teaching;teaching rhythm;resonance pedagogy;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situation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72-02

0引言

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观摩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共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共振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百度百科中,“共振”指物体在受迫振动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的一种现象。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脑力劳动过程,如果能够达到教和学双方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师生脑力情感共振激荡的层次,对于计算机教学无疑是非常理想的结果。那么,要达到这种效果,对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来说,该怎样做呢?

1知识内化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熟悉和掌握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进一步的则是知识内化。知识内化指的是经过认知活动,吸收和理解新知识,使教材新知识与学习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从而改变主体的认知模型,使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把课程的知识结构转化为生活、应用的认识结构。

技能教学课程,比如高职计算机课程,尤其需要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知识内化。如果教师能把课程知识体系转化为内在的认识体系,那么在教学中,活用教材,教导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正确的技能训练,就是从教师内心而发,自然而然的事了。

知识内化是对教师教学的较高要求,再加上教师自身的特色,教学就会有好的效果。帕尔默认为:“好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是肯定的,那就是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到工作中的强烈意识。”如果教学由心而发,教学方式和与教师的个性相合,教学内容与教师的认知体系相合,教学过程会变得更有生气更有魅力。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2熟悉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精彩的讲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教学中实现师生和谐共振就要熟悉学生,找到最合适的共振频率。就物理学方面来说,一般来说一个系统(不管是力学的、声学的还是电子的)有多个共振频率,在这些频率上振动比较容易,在其它频率上振动比较困难。类似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同样也是各式各样,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其中主要的需求和特点,并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进行合适的引导,才能引动学生的思维,达到共振的效果。

熟悉学生有很多方法,比如换位思考,细心观察,针对性提问,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课余时间多接触等。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用“换位思考”和课余时间多接触的方法,对了解、熟悉学生很有帮助。因为教学双方,由于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及所处角色位置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往往成了相互交流的障碍。通过换位思考,教师尝试把自己置身于教学对象的位置,感受学生学习的环境,体会其情绪,揣摩其心理,并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需求,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课余多接触,则能更多的观察和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需求,可以更多的与学生相契合。这两种方法对我们的教学非常有帮助。

3掌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构成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教师必须掌控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以下几种方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共振的课堂教学过程。

3.1 利用情境教学情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情境教学,由南通师范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情境教学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教师构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对于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非常重要。

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创设不同情境。①问题情境:在开始上课时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根据具体知识不断的提出相关问题,引动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形成开始振动的推动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引动教师和全班学生的思考,达成思维共振。②真实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在工厂、公司、社会等真实的生活与工作现场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现场范例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共振的一种方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可以在工厂、公司、电脑城中完成,如计算机维修、广告设计、软件设计等课程,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迫切需求与所学知识的运用产生的共振会更强化学习效果。

3.2 制造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之一,有了明确的学习需求,学生才能知道要学什么,才会思考怎样去学。构建迫切的学习需求会极大推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服从父母和教师安排,没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和目的,上课时自然不会主动积极的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用下面的方法制造学生的学习需求。①讲课前说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课程即将结束时通过问答、测试、评分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②模拟实际场景,提供学生表现和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教师则通过评判和赞扬,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对完成相应问题的学习需求。③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需求。组织良好的适度的学习竞赛,诱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需求。④通过与现实接轨,了解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从而构建学生的远景性学习需求。

3.3 情感共振教学共振也体现为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共振,也称情感共鸣。情感共振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方一系列因果全面共振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情感过程和智能过程。教学共振是这三者三位一体的共振,而启动这三位一体共振的基础是情感共振。

情感并振首先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学生和自己所授课程的热爱,由此而引起学生对教师和对教师所授课程的热爱。这种爱将成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持久的动力。为了形成对课程的热爱,我们有的教师不但不断的钻研课本知识,还在生活、工作实践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学习课程的实际应用;从书本的理论、教学中走出去,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并得到了足够的收获。这样形成了正向反馈,构成了一个持续反复向上的良好循环。

3.4 互动反馈维基百科中,振动(或振荡)是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当一个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并且这个力在破坏平衡后有一个与末态相同方向的回复力,则形成振动效应。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作用于学生,学生也会有相应的反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双方教育和学习的目标和轨道达到接近和完全相同,这样,教学共振就得以产生和正常地进行。

双向反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教学节奏,正如掌握自然共振所需的频率。运动中也是一样。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说他几乎在打完每一场比赛后,都在寻找一个6个字母的单词,他说:“这个单词是节奏(rhythm),是许多工作的节奏。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好节奏,一切就能有条有理地进行,如果不能找到这个节奏,那么做什么事都很困难,一旦你发现这个节奏,一切就变得简单了。”实际教学中,我们体会到需要具备互动共振的观念,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激励手段,可以在双向反馈互动影响中使整个教学达到最好的良性循环。

4总结

我们在高职计算机和其它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和推广了共振教学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长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共振属于波动的一种契合表现,不止可以用于教学。共振源于物质波动的互相影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量子力学中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得任何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波动和微粒这两种性质。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太大,观察不到它们的波动性,但事实上波动是普遍存在的。深入研究工作、生活、教育甚至情感、思维、空间、时间中的波动特性并充分利用其中的共振,对于今后诸多领域的工作,影响将会极其巨大。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倪光炯,王炎森,钱景华,等.改变世界的物理学[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技术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距离无线短信传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