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装置艺术之我见

时间:2022-09-18 09:39:35

互动装置艺术之我见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渐发展,当代艺术家们利用多样的新媒体技术创作出一系列时代特征鲜明,视觉效果独特的当代艺术作品。互动装置艺术与其他新媒体艺术形式共享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也沿袭了装置艺术的血统。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表达受制与传播受制的双重问题,笔者将从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现状来分析这两大现实瓶颈,并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互动装置艺术;表达受制;传播受制

互动装置艺术尚无确切定义,笔者将对文中所述互动装置艺术进行简要界定:互动装置一词源于英文词源“interactive installation”,其本意一是相互作用或能相互作用的设备;二是能进行人机对话的具有直接和连续的双向电子或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装置艺术则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艺术家将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选择、利用、改造、组合, 令其在展示空间内或展示对象前表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

基于此,笔者将互动装置艺术定义为建立在计算机的信息采集、处理、互动的基础上,以及在软硬件设备的辅助下,利用多种新材料、设置多种展示场景,进行信息的互动交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现状

互动装置艺术由装置艺术发展而来,从杜尚的作品泉到自行车轮,装置艺术从营造特定环境引导感官参与感知作品内蕴发展到利用机械手段实现直接简单的互动过程丰富欣赏者的艺术体验。互动装置艺术展现出科技的创造力与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在材料应用平台上,创造出实现人和系统之间的互动的艺术品,在信息的循环交流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完成对情感的表达、艺术理念的传达。

当前的互动装置艺术以虚拟场景、网络互动、随机生成为主要的表达手法,以物理交互媒体互动并存为主要的交互方式,并且更多地利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采用包括光热力声电在内的材料以及其他的新材料,丰富了交互方式与表现形态,装置展示系统中几何图形界面与交互系统融合,辅助完成艺术意蕴的传达。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日益增多,促使互动装置艺术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促使此类作品中的人机互动甚至人际互动变成可能。

二、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瓶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的涌现为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带来了优越条件,新的互动装置艺术蓄势待发。然而,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仍面临许多发展瓶颈,笔者将在文中探讨两大问题:

首先是互动装置艺术的表达受制问题,即过度的浅层互动带来的互动装置艺术的艺术内蕴的表达扰乱。一是过度互动,过度互动往往伴随着技术及交互手段的滥用,这一类作品的创作者误将交互视为目的,过度重视形式而忽视了意蕴的挖掘与表达,更有甚者陷入技术崇拜,互动装置艺术沦为技术的展示平台。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互动装置艺术承载的使命是艺术情感的表达,艺术理念的传达。互动是传达得以深度发生的手段。其二是浅层互动,过度互动带来的对交互形式的过分关注往往会削减对作品中的艺术哲思的思考,停留于形式的感官愉悦中,观者往往被互动方式吸引,被视觉效果震撼,无暇亦无心思考作品的内蕴,这是对互动装置艺术内蕴表达的一种扰乱。

其次是互动装置艺术的传播受制问题。装置艺术作品自身的规模大、搬运难等特点与互动装置艺术艺术形式的广泛使用引起了大众对互动装置艺术与互动装置概念的混淆都对当前语境下的互动装置艺术的传播造成了制约。一是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自身的特点的制约,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构成包括了规模庞大的实体装置,对展示空间有要求,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欣赏渠道受限,只有在大型的展会上、展览上才得以体验,互动装置艺术的大范围传播成了难题。近年来国内国际上渐次建立了许多诸如德国的ZKM、荷兰的V2等的数字媒体艺术机构,且踊跃创办与参加各类的数字媒体艺术节,并积极展示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其传播范围依旧受限。二是互动装置艺术的形式被应用到舞台展示及更多的商业用途中,以新奇的形式,即时互动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观赏者无法厘清互动装置与互动装置艺术的关系,错把互动装置的形式误认为是互动装置艺术,甚而在接触到交互装置艺术作品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交互形式的赞叹之中,无法真正领会作品中意趣。2012年诺基亚在纽约时代广场以互动装置作品的形式,给他们的 N 系列手机进行推广。该作品以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为装置实体展示游戏中拍的照片和故事,游戏参与者通过200 个N80手机里的游戏软件进行参与。这样的商业宣传形式本无可厚非,但当这种商业宣传被冠以互动装置艺术的帽子,观众便会信以为真。这对于互动装置艺术的传播造成了不小的限制。

三、突破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瓶颈的解决之道

笔者将基于数字技术的现实语境以及互动装置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多件作品,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要解决互动装置艺术的表达受制的问题,就要求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平衡交互技术用与艺术内蕴的分量,基于艺术理念,寻求恰当的交互方式,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完成整个装置艺术作品的构建。装置艺术作品需要诸多观者的介入,此举便促使观者对作品进行理解、欣赏以及再创作。安・兰迪在他的文章中提及“‘美学’”――“这是一种越倒腾越凌乱的过程:物品的数量不断地无限增加。这类如同嘉年华般拥挤的装置作品”,这种“美学”很可能扰乱艺术作品意蕴表达,艺术家需要对作品的互动方式及引导互动的秩序进行预先的设定,防止观者对作品内蕴有错误或混乱的解读。

第二是互动装置艺术的传播受制问题,首先,互动装置艺术的自身特点难以改变,此道难通。2014年美国艺术家珍妮特・艾勒曼和亚伦・科宾创作的大型遥控互动装置作品《无数火花》,在温哥华会展中心外的天空上架起了一张高强度聚合纤维构成的网,游客们用手机APP与之相连,与这个空中飘浮的网“屏幕”进行互动,在这张网上投射出动态烟花和图案。非现场的观众也可以下载APP、设计图案并传送到这张巨网上,并通过反馈的影像来“分享”现场的气氛。这个装置成为“社交型”远程艺术的代表作品,《无数火花》虽然还过于稚嫩,却为互动装置艺术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个方向。借助互联网将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展示与传播延伸到互联网上,甚至将作品设定为一个有意味的展示平台与交流平台,在满足作品观赏者的群体创作、自由创作的欲望的同时满足其分享需求以此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增大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互动装置艺术的现状,基于其表达受制与传播受制两大问题,笔者提出平衡技术与艺术的分量,采用恰切的交互方式,建立适当的引导并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手段,以期为突破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现实瓶颈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四达.互动装置艺术的交互模式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8:146-148.

[2]高旭.电子互动装置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0.

[3]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4]邓博.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

[5]刘航宇.科技与艺术的互动数字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审美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6]高明武.遥望黑马――对“物联网”在艺术品市场与互动装置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思考[J].齐鲁艺苑,2010(02):32-35.

[7]高明武.浅谈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技术构成与创作[J]. 齐鲁艺苑,2009(04):18-20+33.

[8]姜在新.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06(11):146-147.

[9]梁羡荣.从互动形式看互动媒体艺术创新――以LED灯光媒材互动装置为例[J].文教资料,2014(06):66-67.

[10]李四达.社交型互动装置艺术浅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4):74-76.

上一篇:网页界面设计中平面视觉元素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印象主义画家卡米尔·毕沙罗艺术风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