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与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0 06:24:00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与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方法 34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一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称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两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除对照组死亡1例外,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33例患者中21例成功堵管;治疗组封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的费用及感染人次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卒中;气管切开;康复运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14-01

急性脑血管病重患者常因气道梗阻、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因素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以通畅气道、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呼吸[1]。但因气管切开,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使封管时间延长,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更增加了费用,有时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的管理尤为重要。在规范气道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运动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气管切开的患者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其中对照组1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50.42岁,脑梗死7例、脑出血10例,GCS评分9.36分,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组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平均年龄56.86岁,脑梗死8例、脑出血9例,GCS评分10.23分,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二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方法:对照组给予规范的气道管理,具体如下: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2.1.1温度和湿度 气管切开后,由于患者失去湿化功能,且气管和肺的水分容易蒸发,致使气管黏膜干燥,气管内分泌物结痂,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因此空气应新鲜,流

通,温度保持在21 ℃~22 ℃,湿度保持在60%~70%。

2.1.2 气道湿化 湿化液采用的是0.45%生理盐水,气道内间断滴药法,每2h滴入一次,滴入时将针头取下沿着气管套管壁缓慢滴入1-3ml,以保证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

2.1.3 雾化吸入:遵医嘱每天给予生理盐水20mL+盐酸氨溴索(兰苏)30超声雾化吸入2次,以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或吸出。

2.1.4 叩背:协助患者翻身,用手叩击患者背部,使附着于肺部周围、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以利于吸出。

2.1.5 吸痰:掌握吸痰时机,可通过听气道声音及听诊胸部音,呼吸困难加重来判定是否需要吸痰,吸痰前充分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 s,吸痰次数依据患者气道

分泌物多少来决定。吸痰管每次更换。

2.2、防止感染:医务人员出入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3次,病室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每日消毒液拖地2次,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密度,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3、加强口腔护理:患者由于昏迷、禁食、中枢性高热等原因易发生黏膜糜烂,加之抗生素应用易发生真菌感染,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棉球擦拭口腔每日3次/天,擦拭时动作要轻,避免口腔黏膜损伤。 治疗组在给予规范的气道管理同时给予主被动训练、直立床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具体如下:(1)主被动训练:包括:早期进行良姿位的摆放,预防关节畸形;四肢的被动活动:神志清醒后可结合主动活动,每次30分钟,每周六次。(2)直立床站立训练:根据患者的面色、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逐步调整直立床的角度,每次30分钟,每周六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减少。(3)吞咽功能训练:采取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次30分钟,每周六次;咽部冷刺激。

4、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管切开后治疗60天内的拔管时间、带管天数及抗生素使用费用。感染发生的诊断标准:患者有体温升高(>38℃)、咳嗽咳痰或(和)肺部音等症状、体征,胸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血常规示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痰培养找到致病菌。

二 结果

对照组中有一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重症肺部感染。平均带管天数:治疗组为24.52天,对照组为40.73天;抗生素使用费用:治疗组4183.63元,对照组5383.74元;气管导管拔管率:治疗组66.67,对照组52.94;肺部感染发生人次:治疗组12人,对照组16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三 讨 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咳嗽及吞咽功能丧失或减弱,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增多,导致气道受阻出现窒息,为确保患者呼吸通畅,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常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充分的气体交换[2]。气管切开虽然改善了肺的通气,但气管切开后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3]、延迟堵管时间,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更增加了医疗费用。因此气管切开后尽早拔管对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气管切开患者加强其气道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在气道湿化上,湿化液可使痰液稀释,利于吸出,促进感染的恢复。早期对患者进行良姿位的摆放及被动运动,不仅可防止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及各种并发症的产生[4],而且可以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改善外周循环的氧和,增加大脑的供血供氧,利于患者苏醒。直立床站立训练可以通过的变化,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并且改变后,利于痰液的引流,而促进痰液的排出。同时吞咽功能训练能促进患者自主吞咽功能的出现,减少误吸的发生,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直接降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机会。另外,康复训练能加快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强了患者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气管切开患者在规范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运动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拔管时间、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减少病人痛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漓,朱治山等 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分析及临床用药的探讨,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14(5):302-304

[2] 黄小燕 脑卒中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459-460

上一篇: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体会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的抑郁状态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