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体会

时间:2022-06-03 01:24:59

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93-02

院前抢救危重患者时间有限,护士在第一时间,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是保证有效救治患者的必要条件,而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为急救给药提供快捷静脉通道,保证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院前急救使用静脉留置针2129例,其中男1289例,女840例;年龄7~98岁,成功率达99%。

2 应用

2.1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根据患者年龄、穿刺部位及血管直径选择合适的套管针,常用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9~24G等型号。

2.2 静脉选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如手背静脉、桡静脉、肘静脉、颈外静脉、大隐静脉、踝静脉等。患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

2.3 穿刺方法:将输入的药物,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选择好静脉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消毒,穿刺进针角度根据血管的深浅而确定,当针头进入血管只有回血时不再进针,而是先用手固定针柄,拔出针芯2mm,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沿血管走向送入,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贴膜的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旁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呈现轻度的皱纹为止,将贴膜的另一端紧贴在皮肤上,拉紧进针松弛的皮肤,使留置针固定更牢固。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再次输液时,用碘伏 棉球消毒可来福接头连接输液器即可。

3 护理和注意事项

3.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静脉穿刺术缺乏了解,需向其讲解方法、目的、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情绪,以取得其认知、理解和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3.2 注意事项

3.2.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穿刺处皮肤用碘伏棉签消毒2遍,消毒面积>8cm2。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痛,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除,拔管后用干棉签按压5min无出血方可,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3.2.2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选择靠近神经、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应选择弹性好,粗直大血管。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天为宜。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注意有无液体的渗漏及局部炎症产生。如有发生应立当即拔除,重新穿刺建立静脉通道。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3.2.3 输液针与输液管应连接紧密并排尽空气并及时更换输液瓶,严防空气栓塞;若遇液体输入不畅时,应均匀缓慢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将血块强行挤入血液形成栓塞;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每日更换穿刺处敷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液体渗出情况。

3.2.4 救护车行进中动态操作有可能给伤员带来意外伤害,如患者躁动、改变和转运中针头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应当妥善固定穿刺侧肢体。

4 结果

2129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全部一次性操作成功,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为及时输液、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 体会

5.1 静脉留置针这一穿刺法,操作简便,一人可独立完成,在院前为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

5.2 静脉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Vialon制成,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而外渗。尤其有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易于在搬运途中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对于老年人患者及

无自主意识的患者更适合使用。

5.3静脉留置针免除了针刺对血管壁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院前急救中部分病人及家属因病人皮肤干燥、血管壁脆性大、血管硬化等原因,所造成的二次、三次等穿刺所带来的厌烦、急躁的情绪,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上一篇: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与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