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7-09 11:45:43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困难学生不断增多,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工作实际,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的认定工作、贫困生的自我认可度以及高校环境的容纳度等若干问题进行较深层次探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加强对“资助中”过程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

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收费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为数不小的贫困人口的客观存在,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就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在各班级进行抽样调查,贫困生比例占到45%左右。为了对这庞大的贫困生群体进行高效有力的资助,资助中的问题分析必然成为工作开展的前提。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问题分析

1.认定工作的可靠度与学生的感受度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基本采用学生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相结合的方法。即由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或父母所在单位村委会出具贫困证明,高校以贫困证明为参考依据,由班级学生组成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其材料和平时表现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交由院系、学校认定工作组审核并公示,最终确定贫困生人员并建立档案。有些高职院校还在相应书面证明材料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自我公开阐述、学生集体评议等方式,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和班级其他学生的投票加以判定,再对照予以资助。然而,这种当众介绍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方式,如果引导不力,会导致部分学生在经济贫困的基础上产生精神贫困。有时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了这些学生的内心感受度,笔者在每年的贫困生认定工作评定中,都会感受到贫困生的内心起伏波动,甚至有些贫困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反应。物质援助应采取更具人性化的策略,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是资助工作应秉持的一种理念,应让贫困生在“隐形”中得到救助。

2.贫困生自我的认可度与心理接纳度

贫困生对自我的认可度不高,普遍存在着自尊与自卑相交织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尊重,同时又非常敏感,担心同学因自己贫困而瞧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中小学阶段缺少实践、知识面狭窄等,他们常常理论科目学习成绩尚好,但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等)普遍不如其他学生,这些均加重了他们的学业焦虑,进而降低对自我的认可度。因此,对于贫困生不能一味地进行经济上的给予,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思想上的脱贫,使他们在受助过程中获得创造收入以及提高能力的机会,从而真正地接纳自我。

3.高校环境的容纳度与集体幸福感

高校环境尤其是同学之间对贫困生的容纳度对贫困生的集体幸福感和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自卑是贫困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由于贫富差距的悬殊,物质需求的匾乏,他们担心同学因此看不起自己,形成一种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产生了心理距离,人际交往消极退缩。他们不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对班级集体事情漠不关心,把自己排除在集体之外。长此下去,导致他们缺乏集体荣誉感,体验不到集体幸福感,养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甚至性情怪异,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此外,由于现在青年一代的自我关注,非贫困生有时对贫困生同学没有足够的关心和了解,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接纳,尤其是同班级甚至同宿舍之间若存在沟通障碍,久之必然使得贫困生渐渐脱离集体,疏远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有的贫困生因为心理落差很难与班级非贫困同学相处,很容易感到孤独,相反他们在贫困生这个集体中,却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然而,这样的人格毕竟是不健全的,一旦环境中出现过强的不利因素和足够的外部刺激,将很可能导致贫困学生整体失调。贫困生身处高校大环境中,其成才和成长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的相关对策

1.心理关注

目前,心理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已成为制约贫困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瓶颈之一,马家爵事件早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切实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关注,首先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在大力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把握好贫困与成长成才的辨证关系。其次要营造环境、树立典型、榜样引导。可通过宣传优秀贫困生的事迹,引导和帮助广大贫困生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发奋成才。最后还必须要建立和健全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师、院(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健康普及员三级心理救助体系,逐步构建适合高校形势发展需要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做到日常上有规范、制度上有保障。

2.能力辅助

高职教育要求“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能力优先”,因此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因经济贫困而造成的能力缺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无形的物质援助策略是励志的基础,要转变资助理念改变过去直接进行经济资助的模式,通过多种平台帮助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为其将来摆脱贫困创造条件。近年来,勤工助学成为资助贫困生的重要手段,是帮助贫困生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通过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帮助贫困生提升综合素质。高校应创造条件,大力增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使更多的贫困生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劳动来换取资助。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或社会关系,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扩大资助渠道,吸引社会资助的力量。在过程中,应优先安排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并适当提高其资助报酬,将资助工作做到实处。在岗位设置上,可以将劳务型岗位与能力型岗位相结合,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3.人格自助

困难学生更为需要的是一把钥匙、一种鼓励、一个理念,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设计丰富载体,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必须注重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的同时并举,要通过创造条件使大学生自立、自强,最终实现人格自助。诚信为本,引导贫困生把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标准,树立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作为重点来开展,要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另一方面,又需要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形成合理的他律机制。心怀感恩,学校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时,要让学生学会感激他人,感激国家,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主动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志存高远,高校应通过定期为贫困生举办各类励志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电影或专题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引导他们奋发图强,激励贫困生自尊、自信、自立,形成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向绪伟,侯艳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选择与分析[J].职业教育,2011(3).

[2]杜骞.资助与教育并重 助学与育人共举[J].中外企业家,2010(7):192.

[3]丁力杭.浅析以育人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6):2.

[4]袁晓东,戚凤芝.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励志工作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上一篇:浅析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中学英语的诱导式参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