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识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09 09:52:48

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识图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堂理念要求课堂改革,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把握知识、领会知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重现历史的真实,地图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用具。历史地图既告诉我们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又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从其内容上看,涉及比较多的有战争形势图、经济发展图、地理沿革图等。从其形式上看,有挂图、板图、flas图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地图,挖掘其中的隐含知识,把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那么就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他们的头脑中构建时空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历史地图到底有什么作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呢?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认识如下:

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1.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历史地图通过明了的地图符号,揭示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范畴,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时期,政权林立,更迭频繁,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把语言文字的描述和形象直观的地图相结合,使学生看到每个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立起明确的空间概念,便于他们了解政权的强弱,战和关系及更迭情况。

2.有助于教师讲清历史概念

历史教科书有的章节内容比较复杂,有些历史概念比较抽象,教师不容易讲得清楚,若能借助于历史地图,则可突破这个难点。如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时,我就借助于《清朝疆域图》、《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国地区新危机图》等四幅图进行比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一步步形成过程及严重性,也就易于理解新危机这个历史概念了。

3.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历史存在的重要因素,对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我在讲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结合《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讲解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这样学生就便于理解和加强记忆了,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使学生学会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一般方法,并具备认识和判断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地图,像对教科书上的文字一样读得懂。同时,必须培养他们能够判断图上所反映的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图的特点是显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动态。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要注意弄清每一幅地图所显示的空间发展的年代、图示的空间位置。此外还有关于识别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用雁行字列屈曲字列表示山脉存在的走向,用虚实两种不同线条以区别古今的海岸线位置等等。

二、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学习历史地图,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历史地图是以现代地图学为基础的,要真正懂得历史地图的地理结构,必须有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当学生将地理知识用于理解历史课的问题上,这种运用已经不是重复过去所学的机械记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开始学习不同学科的综合运用,以扩大或加深对事物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做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肯定是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中小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彩蝶翩翩入“课”来 下一篇:让学生的潜能得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