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重塑残疾人命运

时间:2022-07-09 03:39:28

社区康复重塑残疾人命运

故事一:精神病患者武建臣――我的康复之路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哥哥、妹妹全是精神病患者,全家五口仅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生计。生性要强的我,一心想凭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家人的贫困状况。1986年,机遇来了,我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体检圆了参军梦,我怀着报效祖国、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在部队认真地学习、训练、工作、生活。但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基因也没有放过我,我在服兵役期间患上了精神病。由于病情严重,我提前复员了,尽管地方政府为我复员后的归宿作了一系列的安排,但我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加窘迫。

这时,响水湾社区主任王建梅走进了我的生活,她安排我住了院,社区每周都派人来医院探询我的病情,并带来慰问品。区残联以及市有关领导也多次在社区领导的陪同下看望我,是他们鼓励我,帮助我下决心医治,是他们增强了我早日战胜病魔的信心,我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有了明显好转。

出院后,社区多方联系,为我办了个福利销售点,一来多少有点收入,以补贴家用,二来多少有点事做,让我不至于有过多的思想负担。

虽然出院了,但我还没有真正痊愈,一直靠药物来控制和维持。家庭经济的窘迫,使我根本无力支付药费。在此情况下,区残联将我列入了国家公益金的精神病患者救助项目,区康复医院每月为我按时免费送药,同时,社区根据我家庭的实际情况为我全家申请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一家五口人,四个精神病患者,每天面对这样艰难的家庭,父亲成天唉声叹气,我的思想负担也很重,病情几度反复,曾一度产生了生不如死的念头,几次绝望中轻生的动机都在社区干部的发现下及时制止了。

为了稳定我的病情,社区领导和残联的同志针对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为我制定了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我父亲负责保管药物和监督我服药,来保证安全和疗效;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来做我的心理康复,从思想上来开导我,使我始终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控制病情,修复精神功能。

故事二:响水湾社区脑瘫儿童李小贝――社区康复暖人心

1997年,在东山煤矿上班的李政治迎来了女儿李小贝的诞生,看着可爱的女儿,小两口高兴得每天合不拢嘴。但七八个月后,两人发现情况不太妙,小贝动作迟缓,不会坐,到了1岁半还不会站,到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是“脑瘫”。

心急如焚的小贝父母先后辗转全国各大城市的医院,也试了无数的民间偏方,希望有一天女儿能像健全孩子一样走路上学,但治来治去病情依旧。几年的求医之路,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累累债务。就在万般无奈之际,社区干部来到家中,详细了解小贝多年来的求治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地向区残联和街办反映情况,一方面联系社区内的医生深入家庭了解病情,鼓励劝导他们不要放弃,指导小贝父母学习康复训练的方法。小贝父母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对小贝开始了训练。训练一段时期的小贝能靠着墙站一站了,父母高兴得不得了,小贝经常说:“妈妈,我可想走路了。”小贝妈妈满怀信心鼓励她:“每天坚持锻炼,慢慢地自己就会走路的。”

夏天,妈妈在前面牵着走一步,小贝在后面跟着挪一步;冬天,从家里的大房间一步步挪到小房间,再从小房间一步步挪到大房间;晚上,父母都坚持对小贝进行腿部按摩训练,从不间断。慢慢地,小贝可以扶着墙迈步了,在往后可以在院子里拿根小棍拨着球走了。通过几年的训练,如今小贝已经能够独立站立,并能够自己扶着楼梯栏杆上下楼,而且在母亲的帮助下能够骑小三轮自行车,康复效果日见明显。

小贝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小贝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性情也开朗多了,梦想也多了,她对妈妈说将来要上大学,而且是去很远的地方,还要学电脑,学钢琴。小贝的父母感激地说,是社区真诚、无私、热情的帮助让他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之火。

故事三:响水湾社区截瘫患者王建兵――健康是无价的

生命是美丽的,健康而平安的人生是人人都追求和向往的。然而一次意外伤害,却使我从一个健壮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瘫痪在床的残疾人。

2002年的一天傍晚,因和朋友喝酒,两人话不投机打了起来,我失去了知觉。

派出所通知了响水湾社区主任,社区主任王建梅和副主任王素芳凌晨3点赶到,先把处于昏迷状态的我送到山大二院,二院拒绝治疗,又辗转送到山大一院,昏迷两天一夜的我终于保住了性命,经医生诊断,第六、七脊椎受损,高位截瘫。

回家以后,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几次想要自杀。当我看到一双女儿爬到床前喊爸爸的时候,我的心碎了,泪水夺眶而出。如果我死了,一双女儿就没有了父亲,母亲就没有了儿子。当我情绪稳定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活下去,要站起来,要让我的妻子和女儿过上像以前一样的生活。

社区的领导隔三差五到我家来看我。母亲和妻子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起初,我大小便失禁,他们不嫌脏,不怕累,天天为我按摩擦身。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思想负担很重。社区同志及时对我进行耐心的开导,使我消除了顾虑,坚定了信心。社区康复站的大夫针对我的病情,为我制定了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并上门指导。经过半年不懈的锻炼,我的腿和手慢慢地有知觉了,后来随着运动量的不断增加,两条腿能摆动了。

2004年6月,我终于自己下了床,我趴在地上失声痛哭:“我下地了,我下地了!”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我开始迈步了,不知多少次的摔倒站起来,站起来再摔倒,2005年春天,我终于能独立行走了!

我能有今天的健康状况,除了要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外,我还要感谢社区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给了我亲人般的关爱,给了我精神和物质的帮助,才使我们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社区的关爱造就了我一颗感恩的心。

上一篇:《穿用假肢常见问题指南》之一 下一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举行新闻会――将以五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