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砖瓦窑

时间:2022-07-09 01:31:21

乡村砖瓦窑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条子砖,砖瓦窑的规模越来越大,本土小型作坊式的砖瓦窑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半机械化的大型窑厂,经营者大都是福建过来的老板。机器搅拌黄泥巴,机器制作砖坯,除了人工搬运砖坯外,基本上不需要手工了。这让我想起少年时代家乡的砖瓦窑来。

那时候,只要靠近鄱阳湖港汊边上都会有小型的砖瓦窑,方便运输。我们村就在鄱阳湖边,村里也有一个窑厂。窑厂归公社所有,师傅也是从附近生产队抽调上来的农民。记得当年细叔就在窑厂工作,我经常去那儿玩。

做砖做瓦的原材料是黄泥巴,黄泥巴是由黄土碾制而成。窑厂都是建在山坡边上,那里有大量的黄土可取。先是由师傅用锄头挖下黄土,聚到一定数量时再挑来适量的水倒在黄土里,开始搜泥巴。泥巴要搜熟,而且必须是黄土,其他土巴都不行。黄泥巴有黏性,才可做砖瓦。搜泥巴类似于搜粑粉,但比粑粉的分量大多了。黄土堆在平地上,足有操场的面积大,靠双手去搜,根本不可能。怎么搜?只能用牛踩。人们牵来黄牛,用黑布蒙住其眼睛,一人打着赤脚,牵着牛的缰绳,在泥场里转悠。为何要蒙着牛眼,跟蒙着拉磨的驴眼一样,就是防止它在打转转时头晕。一塘泥要踩一两天,牛脚、人脚,反复践踏,黄泥越踩越细,越踩越有黏性,方圆四五米的泥场上的泥巴粘成一个整体。踩熟了的泥巴可以取用,因为细叔在那里做事,每逢星期天,我都会邀小伙伴们去窑厂玩。只要碰上踩泥巴,我们一定会纷纷脱下鞋袜,跳进泥场,踩起泥巴来。你还别说,光脚踩泥巴,开始觉得泥巴有点粗糙,慢慢地越踩越滑,越踩越有黏性,感觉柔滑柔滑的,相当舒服,舍不得走出来。

我们最喜欢看的还是师傅们做砖瓦。简易的工棚里,有几个搭砖做瓦的工作台――架子,大家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搭砖需要砖盒,砖盒是个用木板做成的模具,由四块木板组合而成,合起来就是个长约六寸、宽约四寸、高约二寸的长方体。在方框里灌进适量的踩熟了的黄泥巴。泥巴被师傅高高举起,由上往下朝方框里砸,才会结实,因此叫搭砖。那时候的条子砖少,大都搭线砖。线砖又称片子砖,砖盒的方板中间有两条小缝隙,泥巴灌进后,师傅再用弓箭形的弦线套进缝隙,往后一拉,一块厚砖就变成了三块薄砖。这种砖烧熟后,砌墙前要用砖刀轻轻敲开,砌成里外两块中间横一块锯砖的长方形斗墙。为了使斗墙结实耐用,中间空隙处还要用搜成八分熟的黄泥巴灌斗,砖墙才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所谓“千百年的巢穴”,坚固牢靠。

更坚固牢靠的是一种称为“三六九”的厚砖。这种砖长九寸,宽六寸,厚三寸,是条子砖的两三倍,是片子砖的五六倍。以前有钱人家建大八间屋用的就是这种砖,不用灌斗,坚不可摧。正因为这种砖硬度大、坚实,古代做城墙、甚至修长城用的都是这种砖。

如果说做砖的程序简单,做瓦就要复杂些。做瓦也要模具,它是由三块篾片组成,每块都呈弧形,与瓦片一样大,三块合在一起,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小桶。篾片的外层是一块圆柱形的纱布袋套着,在纱布上用手涂抹黄泥巴,离纱布外面两厘米左右是一块固定的竹片,以便三块篾片底下的转盘在转动时能自动刮平表层的黄泥,又保证瓦片的厚度均匀。转盘上有个摇柄,师傅转动摇柄,三块篾片组成的圆桶不停地转动,瓦就算做成了。取下篾片,三块瓦自然散开。站在旁边看师傅做瓦,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在变魔术。三下两下,摊在地上的黄泥巴就变成了弯弯的光光的瓦片,让我们小伙伴羡慕不已。

砖瓦的泥毛坯做好后,整齐地堆在一起,就像一堵堵半高的墙。经过一定时间的晾晒,变成了干硬的砖坯,剩下的工序就是入窑烧。砖瓦窑依傍着山坡挖成,在挖好的土穴中砌好砖壁,防止崩塌。再在窑里顺着窑壁由下往上环绕着堆砖瓦坯。堆好后定好时辰开始点火仪式,从窑门往里面烧柴火,大约要烧三天三夜。掌握火候的师傅称“看火的”,需要丰富的经验。闭火早了,砖瓦烧不熟;闭火晚了,砖瓦又会烧变形:都是失败。人们认为窑有窑神,点火时一定要祭奠窑神,否则窑神发怒,轻则砖瓦被烧坏,重则窑塌人亡。闭火后就要从窑顶的天窗往里面倒水,类似于铁匠的淬火。又过了一两天的冷却,开窑门取砖瓦,一窑合格的砖瓦就呈现人们的眼前。用这种砖瓦建房子,青砖青瓦,特别是同砖与砖的缝隙中石灰的雪白搭配,显得特别养眼,特别中看。

如今,建房采用钢筋水泥浇倒屋面,不需要瓦了;烧的砖因工艺不一样,也是红色。虽然有喜庆的色彩,但我总觉得青砖青瓦更环保,更与自然融为一体。难忘的青砖青瓦啊,想起你,我就会回忆起那遥远而又难忘的岁月,你将永远留在我温馨的记忆中!

上一篇:茶韵悠长 7期 下一篇:新木工主义的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