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分析

时间:2022-07-08 08:15:10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分析

【摘要】国土资源信息化问题是各级政府及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政府投资行为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当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土资源信息化 政府投资

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但是,国土资源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资金的问题,而目前各国的资金来源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政府投资问题十分必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资的标准不尽合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而不是某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因为我国具有的大国特征及自然地理分布特征,同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地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不同地区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信息化建设的难易程度不同,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不同,而政府在投资标准上考虑这方面因素不足,往往缺乏具体的调研,而是在理论上应用一刀切的方法,造成了各地区的不公平。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存在着纵向和横向上不同程度上的发展失衡,就其原因,政府投资标准不合理、不科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政府投资管理活动,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既懂得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知识又通晓政府投资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政府投资才能在论证上、决策上、实施上、监督上做到投资有的放矢。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主管资金的工作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出现建设进程滞后,建设失误较多的局面。电子政务建设相对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计算机应用知识还没有在公务员队伍中普及,相关系统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队伍还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在县(市)一级尤为突出,存在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技术队伍不够稳定,造成技术人才流失,给工作带来困难。

3、政府投资缺乏长效机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核心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稳定的资金后盾,没有足够的资金,很多的信息化设施将处于停滞和瘫痪状态。同时,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保障。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的原因,造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断流和后续性不足的现象。

4、政府投资规模大、效率低。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投资超标准、超规模的现象突出。由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不充分,为了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造成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十分严重。2005年国家审计署对国土资源部进行审查时就发现了比较多的重复申报、重复审批、经费浪费的现象。而且,因为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出现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仍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项目,进而造成政府投资的规模大、效率低。实际上政府预算内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并不意味着全部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同比例降低,因为进入转轨时期以后,政府投资的方式也多样化了。政府不仅有预算内投资,还有预算外投资,有中央政府投资,还有地方政府投资,有由政府直接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实现的投资,更有政府以计划分配银行借贷资金的方式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的投资。但是,政府投资盲目决策、体制性重复建设、规模大、效率低的症状是影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政府投资管理,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法律法规设计和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二、优化政府投资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1、科学的投资标准保障。由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资金的投入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细化投资标准,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我国的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信息化程度受政府投资的影响很大,政府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倾斜的落后地区给与更多的关注。

2、合理的人才结构保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建设队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可以采取本部门培养和高校引进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吸纳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做到“选好人和用好人”。加大信息技术培训与交流的力度,提高广大公务员和系统开发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保障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宽泛的投资渠道保障。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能力限度,一段时期也会出现资金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其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和多样性,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政府投资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不能也不可能完成信息化的所有资金要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资金必定有限,必然需要社会的一定支持,特别是一些可以交给市场和社会来处理的信息化问题,应该尽量的用社会的资金作为支撑。如通过签约外包的方式向社会中企业进行转让,使更多的优秀企业有机会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方向,做出指导。

4、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投资范围的界定并不是政府简单的划分出条条框框,而是在明确了投资领域和范围之后,相应的要建立起监督机制,对政府投资行为是否遵守所规定的界定,是否越位或缺位,是否随意的批放投资项目,是否仍然对资金无序管理。监督机制可以是各方面的联合行为。

要形成立体的政府投资决策监督网络。为防止决策失误,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正确性,防止政府投资工程实施中的腐败行为,保证投资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透明的操作程序,要接受各方的监督;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实行相对集中的监督管理。

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项目监管的目的实施项目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仅仅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检查,是很难挽回其全部损失的,因而,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建立严密的法律法规制约体系,监督处罚层次分明。政府投资的承发包必须坚持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循严密的决策及实施程序。对违法的部门或人员列入黑名单。

上一篇:浅谈财务管理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下一篇:网络财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