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预防调查质效 净化全省国土资源系统

时间:2022-09-05 09:04:41

提升预防调查质效 净化全省国土资源系统

近年来,江西检察机关坚持把开展预防调查作为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着力加大预防调查力度,提升预防调查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江西省院职务犯罪预防处会同反贪部门撰写的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促成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加强警示教育和制度建设,是检察机关“侦防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有益探索。

一、把好选题关,审慎确定预防调查项目

选题是开展预防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决定预防调查价值和效果的关键。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来确定预防调查选题。2009年上半年,全省检察机关先后立案侦查了13件发生在国土资源系统的职务犯罪窝案串案,其中省国土资源厅就有3名副厅长涉嫌受贿犯罪。通过统计报表及相关信息渠道掌握这一情况后,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发生在社会公共资源管理领域的腐败犯罪,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资源的正常管理,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是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更是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仅希望检察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更殷切期待着切实从源头上堵塞制度漏洞,遏止腐败现象。经过客观审慎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结合当前查办的这些案件,开展一次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专题预防调查,深入剖析该领域职务犯罪特点、发案原因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经报请省院领导审批,正式启动了专题调查活动。

二、把好组织关,精心谋划预防调查工作

加强组织协调,是整个预防调查活动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省院党组对这次专题调查活动高度重视,由分管检察长负总责,省院预防处处长任组长,抽调预防处、反贪局、反渎局等部门的8位同志为成员,组成了阵容强大的预防调查组。调查组制定了关于开展省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调查目的、组织分工、方法步骤、各阶段主要任务以及纪律要求。

一是在方法步骤上,细化了调查工作阶段,分为熟悉了解案情、走访发案单位、集体研究讨论写作提纲、专人撰写调查报告等阶段,并明确了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具体时间表。二是在调查方法上,采用听取办案人员介绍案情、查阅案件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学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与犯罪嫌疑人领导及同事个别谈话、请发案单位领导发表对本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意见建议、调查组集体研究讨论相关情况等工作方法,确保全方位收集情况。三是在工作职责上,根据调查工作需要,设立案件组、写作组、联络组等三个小组,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个人,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集体行动,密切配合。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为专题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把好调查关,充分掌握预防调查资料

资料是否充分,体现着调查工作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调查活动成效。为此,调查组在获取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集中一个多月时间,走访了13个办案点以及发案单位,提审了12名犯罪嫌疑人,收集案件资料近50万字。

一是对办案点的走访扎实深入。由于大多数办案点分散在不同的市、县,调查组兵分两路进行走访,回省院之后开会集中交流各地情况,所获资料交由写作组专人统一保管。在办案点的工作不是仅限于听听汇报的“蜻蜓点水”,而是在座谈会听取案情介绍之后,一方面向办案人员详细询问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爱好、家庭情况、认罪态度、赃款赃物去向等信息,另一方面在办案部门配合下查阅案件资料特别是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的供述材料,从而增强了调查组对不同犯罪嫌疑人性格特征的感性认识。二是对发案单位的走访针对性强。调查组重点走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在该单位的调查工作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集中四天时间与相关人员进行咨询谈话,内容涉及三名涉嫌犯罪的副厅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入狱后干部群众的态度和议论、国土资源管理权力运行中的相关法规和程序、腐败分子的管理漏洞,以及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意见建议等。通过走访,进一步增强了调查组对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手段、表现形式以及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理性认识。三是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细致入微。调查组先后提审了12名犯罪嫌疑人,以平等交流的形式与他们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犯罪动机、犯罪原因、悔罪表现以及所在单位制度建设方面的漏洞,进一步增强对职务犯罪发生及其规律的认识。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为撰写预防调查报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把好分析关,有效保证预防调查质量

面对收集的50万字素材资料,以及走访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感性和理性认识,如何综合分析运用,从而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是调查活动的出“彩”之处,也是对预防调查能力的检验。为此,调查组群策群力,既注重集体智慧的凝结,又尊重执笔同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次研究调查报告的写作提纲和内容,反复斟酌修改近2万字的报告初稿。经过六易其稿,并报省院领导修改审定之后,形成了《江西省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原因和预防对策调查报告》。

在调查报告撰写和修改过程中,调查组注重了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吃透素材资料的精髓,对不同种类的材料梳理归类以备采用;二是合理构思专题报告的框架提纲,务求把需要论述的几大问题说清说透;三是突破以往调查报告写作点、原因、对策“三段论”的思维定式,增加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作为文稿的一个重要板块,对十种具体表现形式的阐述透彻翔实,从而增加了整个调查报告的厚重程度;四是精选最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腐败犯罪事例,努力避免文风拖沓累赘;五是在犯罪主客观原因剖析方面,大多采用犯罪嫌疑人的原话,进一步增强了真实性和深刻性;六是对国土资源系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将笔墨重点放在依法行政、推进改革、完善制度三个方面,具有对国土资源审批权的运行加强管理制约的针对性和参考性。

上一篇:做细做实医保资金管理预防调查 下一篇: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目标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