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1:42:25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坚持主线,把握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方向

(一)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重要举措和典型经验的宣传。

(二)重点宣传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重大部署中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政策、新要求,来指导我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三)积极宣传我区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土地执法监察、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方面的重大举措和成效,介绍、推广国土资源管理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

(四)持续宣传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意义,城市化建设对经济发展、10%留用地政策在城市化建设中对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防违控违有关政策要求。

(五)加强分局内部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依法行政、国土政策、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优秀团队。

二、找准重点,提高宣教工作影响力

1、立足“三个有”,创出宣教品牌

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有声音、有文章、有作品,通过报送信息、发表文章和作品,把我区依法和谐拆迁、节约集约用地、防违控违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宣传。“有声音”指的是要做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报道工作,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结合“6.25”土地日等重点时段,联合新闻网及分局的网络平台,利用声讯形式大力宣传我局的新举措、新成效。“有文章”是指要注重日常性的信息报送工作,把我局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及时报送到省厅、市局,争取在《国土资源通讯》、《国土资讯》、《报》等媒体上发表,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分局的工作进展情况。“有作品”是要注重质量和经验总结,认真总结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效,积极向《国土资源》、《土地》等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权威杂志进行投稿,发表更多有质量、有水平的作品。

2、做到“三个抓”,突出宣教重点

宣传教育工作要抓联动、抓重点、抓特色。“抓联动”就是要联合镇、街道和区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宣传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把宣教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社区),在各期干部培训班中增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比重,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学习国土资源政策知识,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以干部法制意识的提升带动群众法制意识的提升。“抓重点”就是抓好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宣传教育的主题和主体。今年宣教工作要紧密围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工作;要继续加强对镇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村(社区)负责人以及各征地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努力提高社会各层面的国土法制意识。“抓特色”就是要紧紧围绕实际,积极宣传保护保障两方面及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以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举措和成效,突出宣教工作的“特色”。

3、着力五项工作,构筑宣教平台

今年国土宣传要紧紧围绕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培训、业务交流、调查研究、廉文共读等五项工作的开展,构筑分局宣传教育的大平台。首先要按照“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研讨培训”、“业务交流”的机会,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征地拆迁、执法监察、地籍管理等方面业务的培训教育,努力提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各方面的业务能力。要更加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调查研究”能力,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多下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事前深入调研,事中加强管理,事后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高分局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继续开展好全局范围的“廉文共读”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形成“人人讲廉、人人促廉、人人保廉”的廉政氛围,树立我局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三、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宣教工作的重要性。各科(室)、所要树立“宣教先行”的理念,切实提高对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宣教工作作为分局的中心工作抓好抓实。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中对分局年度宣教工作做出的计划安排,明确各阶段的宣传重点,切实完成每阶段的目标任务。

2、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宣教工作的实际效果。结合国土资源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开展好宣传培训工作,在分局内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要更加突出一线宣传和外部培训的作用,着力加强对镇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村(社区)负责人、村民群众以及各征地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社会各层面的国土法制意识和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更上新台阶。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第二分局成立三年来,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人民”为职责,以“作风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不断研究和改进服务保障方式,狠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落实,为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XX年被市局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河西指挥部评为“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城区”立功集体;XX年年分局机关及沙洲、兴隆、双闸、江心洲四个国土资源所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至此,二分局顺利完成了XX年年70%以上国土所建成区级文明单位、80%以上建制单位建成区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三项机制”,强化责任,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

一是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制。分局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加强国土资源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分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科(所)负责人为组员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统一领导。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文明创建工作例会,学习贯彻上级文明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创建形势,研究布置创建工作。

二是强化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五条禁令”,把“廉洁国土”形象,贯穿到党风廉政教育的始终。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充分发挥基层监督、服务对象监督、用地单位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逐步形成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监督体系。聘请了18名监督员,多层次、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是强化责任,建立考核机制。分局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的创建工作目标,建立了分级管理、分类指导、责权明确的目标责任机制。分局长与各科(所)长签定《工作目标暨廉政保证责任书》,制定了《文明创建考核细则》,每季度组织考核。通过严格考核制度,落实创建措施,明确创建责任,增强了科(所)长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立足“三个围绕”,开展活动,增强创建工作的深入性

一是围绕创建宗旨,深化创建内涵。分局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全面覆盖”的创建思路,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明确各部门职能、细化各岗位分工、理顺各业务流程、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磨合各程序接口,为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是中心载体抓创建,丰富创建内容。在创建过程中,围绕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创建内容,积极开展“管理规范年”、“文明科(所)”、“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服务之星”等争先创优活动。同时,注意宣传、树立典型,先后开展了向“克难奋进,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热爱国土事业”的黄晓华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马良安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局庆2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和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在分局内部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增强了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把文明创建活动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围绕“窗口”抓创建,延伸创建领域。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窗口”。分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注重加强横向交流,纵向学习。主动寻求辖区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通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参观学习等形式,学人之长。分局还以创办简报的形式,将本单位各科所、兄弟单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中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以及创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通报,达到群策群力、互学共建的目的。

三、突出“四个结合”,彰显文明,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文明创建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文明创建为契机,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交叉培训;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加强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基本理论的学习;紧贴工作实际,突出抓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党风廉政、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急缺知识,认真开展地籍管理公文写作、依法行政等专题业务培训,岗位培训

率达到了98%。

二是文明创建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先后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编发了《行政规范汇编》和《业务知识汇编》。注重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和效能监察机制的构建,积极推行集体会审、网上审批、服务承诺、办事公开、领导接访、行风监督等制度,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和纪律。通过规范化管理,改变了过去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的“不稳”,精神上存在的“不振”,作风上存在的“不实”,服务上存在的“不热”等现象,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文明创建与国土资源管理相结合,保障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分局坚持文明创建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两促进、两发展”。两年多来,共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78宗;进行了过江隧道江心洲段、地铁二期、滨江大道南延等19个项目的征地批后实施工作,总面积达13000多亩,补偿金额约13亿元,协助进保农民6500余人,完成供地案254件,总面积383公顷,收取出让金约57.3亿元。在保障用地的同时,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后监管,清查出15宗、27.9公顷闲置土地,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地籍;数据变更;地籍调查前置;实现;效果;意义

引言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是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我省开展过全面的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并有6个设区市、40个县(市)在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更新,还不能完全满足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要求。因此获取现势性强的土地利用数据,满足社会经济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建设最新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现在我市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已经按照新的标准开始建立起来。今后,日常的土地变更工作日趋繁重,作为登记管理部门势必要把变更登记的外业调查工作推向市场,变更登记申请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来完成这项工作。

地籍调查前置

地籍调查前置就是将土地登记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步骤外业实地调查单独提出来,交给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来完成。将地籍调查成果作为土地登记申请收件的必要条件,在保障数据的正确性的同时,也能保证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从而使我们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登记信息和图形一起变更。

调查前置的必要性

原来的土地登记流程中的地籍调查,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并且是保障地籍数据库正确性、实时性的关键步骤,因此对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求高,导致以前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出现登记内容变更,但数据库图形没有及时变更的情况,因此很多信息化搞不起来的原因就在这里。

调查前置的实现

变更登记最主要的步骤之一是外业调查,针对现在绝大部分测绘队使用的测量软件都是基于CAD上的,在CAD 上做二次开发可以省去一些基本的操作功能,我们要求城镇地籍调查软设计单位专门研制出能插入CAD的变更登记外业调查前置工具,增加拓扑检查,shape 文件的导入导出功能可以解决大部分现有测量软件没法实现的功能,同时可以通过shape 文件直接更新数据库。

在调查前置部分需要将外业调查的数据进行编辑保存到外业调查文件中,整个调查前置部分分为4 个阶段:

1.数据导出:从数据库中导出相关地籍信息;

2.外业编辑:由基于CAD的测量软件编辑;

3.外业检查:在插入调查前置工具的CAD测量软件中检查;

4.数据导入:将外业编辑好的外业调查文件进行入库前的检查,保存到工作库中,用于土地变更登记使用。

具体流程如下:

1)外业数据导出

由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导出,导出的文件由shape文件和mdb文件组成,shape文件中包含各专题图层的图形,mdb中包含宗地调查表等属性信息。

2)导入shape文件

该处shape文件特指由地籍系统导出的shape文件,对于其他shape文件可以做其他功能支持。导入shape文件后,必须自动在cad中分层,并按照对应测量软件的要求进行编码及符号化。

3)输出地籍图

输出地籍图功能一般由测量软件提供,主要用于外业调查时作参考使用。

测量及编辑特指通过测量软件来实现的制图功能。

5)拓扑检查及处理

一般通过测量软件生成的图件很难满足建库要求,因此在这里提供拓扑检查功能和处理功能,方便外业调查人员使用,避免导出数据后多次返工。

虽然测量软件一般都提供了宗地属性编辑功能,但外业调查文件中的信息比这些属性信息更多,因此需要提供独立的调查表编辑功能,方便录入外业权属调查信息。

7)一图三表输出

根据变更调查要求,外业调查人员需要输出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宗地登记表。大多数测量软件中一般都提供了这些功能。

8)扫描件录入

按照变更调查要求提交的资料,将这些资料作为扫描件保存到外业调查文件中。

9)导出shape文件

将编辑后的数据导出成shape文件,文件格式符合外业调查文件格式要求。

10)外业数据入库

外业调查人员提交shape文件和mdb文件作为地籍变更数据,保存到工作库中,用于变更登记使用。

通过以上调查前置工作流程,将实现城镇地籍管理系统日常的数据变更外业工作,有效缓解登记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调查前置的效果

目前,我市已经在日常城镇地籍变更工作中,采用了外业调查前置的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在申请土地变更登记时,我们会冻结需要变更的宗地,要求变更登记申请人或调查单位限期提供成果,从而改善了办事环境,加快了办事效率,土地管理方式得以根本转变,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2、由于只有需要变更的宗地是冻结的并不影响其他宗地查询,因此大幅度提高地籍资料的查询效率,而且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工作质量也大为改善。

3、采用新的管理系统和调查前置的方法,每项成果都可以通过扫描后导入数据库中,使得依法行政更为严格、规范,政务公开更为广泛、科学,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行为均由网络系统如实记录,便于查询、公开,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六、调查前置的意义

1、降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登记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只要掌握必要的政策性问题,在数据入库时只需检查图形的变更前后范围是否正确等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和登记材料是否齐全等。

2、将技术难度高,周期长的地籍调查工作交给有资质和调查能力的专业机构,不仅提高了地籍调查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办公成本,还把权属调查等需申请人举证的工作彻底推向市场,从而使土地管理部门摆脱了以前那种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

3、将政府部分审批行为社会化,也增加了土地登记流程办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并且由于专业机构的参与,也为以后土地登记制度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4、将地籍调查成果作为土地登记收件的必要条件,加大了对地籍调查成果审核的力度,降低了地籍调查成果的错误率和返工率,有效的保证了数据库成果的准确性,也为以后出现权属争议情况提供了原始的证据。

5、通过采用地籍调查前置,引入地籍调查社会化的竞争机制,使得地籍调查的时间大大缩短,会提高百姓对土地登记业务办理的满意度,大大促进了社会和谐。

6、由于有专业调查机构的参与,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能进一步促进国土管理工作廉政建设。

七、结束语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关信息源不断增加,地籍管理的手段更加先进,管理的效率越来越高,地籍的应用将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入。通过专业单位的调查前置工作,会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更新,势必会提供大量精确的征地拆迁、土地监察、房地产、交通等更多具有统计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可以提供给多个部门共同使用,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民以食为天、以地为生,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唇齿相依、不可分割,土地对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步伐,以征收土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城市扩展如火如荼,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近年来征地过程中给予农用的各种补偿费都是以各种测绘成果为基础数据来计算的,为了保证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及利益的稳定,征收土地的面积、权属、地类、青苗数量、地上附作物数量等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土地征收中土地勘测定界的应用概述

土地征收勘测调查工作是在土地征收实施主体国土资源局部门组织下,邮政部门、勘测定界单位、用地单位、项目用地范围内各土地权属单位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工作勘测定界单位须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规定的程序和规范绘制土地勘测定界图。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二、土地勘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在土地勘测过程中,由于土地现场情况复杂多变,经常出现已经掌握的图纸成果与现状小一致、相邻权属单位之间存在争议、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规划图地类与现状地类不符等等,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加以解决。

1.土地勘测调查准备工作

收集项目拟征地范围所需的1∶500地形图、规划局批复的项日用地范围图,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500地籍图、土地权属界线图、遥感(航摄)影像图等图件以及该用地范围内已知权属单位的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土地征用批文、土地划拨协议书、土地出让合同、违法用地处罚文件等)

外业工作前首先先对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勾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应在工作底图上标记然后对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进行地类比较,两图地类不一致的地方在工作底图上标记,同时地形图上房屋、院落、高压线等地上物在外业测勘时要重点勘测。

2.权属情况调查中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在土地征收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土地权属确认,它直接涉及土地权利益双方的经济利益,如果这项工作存在着缺陷或手续不完备,均可能会导致在征地拆迁阶段工作受阻,甚至引发司法诉讼。因土地权属调查一般按照“先国有后集体”的原则,将拟征地范围内的国有土地按照已经掌握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扣除,然后对剩余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调查,目前测绘单位数量繁多,各测绘单位之间在坐标转换中所使用的参数存在差异,在使用别的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时,要注意好测绘成果的接边工作,防止土地漏征或重复征用集体土地。权属无争议的,做出村界确认图,去涉及的村委会确认,并在图纸上加盖村委会公章确认,对有争议的集体土地界线,由村委会派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指界,由涉及的各村委会负责人现场协商确定,由测绘单位用仪器现场测定坐标,埋设界址点桩

3.权属调查中的难点

(1)年代久远的用地单位的土地权属的确认。在土地勘测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年代久远的用地单位,提供不出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由于我国的土地管理局成立只有20多午时间,而一些土地是在1986年前就征用了,这一部分的土地征用资料很难查找到,部分划拨土地至今都可能没办理土地使用证。对于这些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要去用地单位、所在村村委会、城建档案馆等多力查找征地材料,以确定当时的征地范围,不能直接用实测围墙等现状地物来确定其权属界线,以防止当时的道路、绿化带、河流等误当做集体土地,重复征用。

另外对拟征范围内历史形成的公路等基础设施,没有任何征地资料,有些公路是上世纪90年代前修建的乡级、镇级公路,对于这些要由土地主管部门、所在村村委会、交通部门等共同协商确定其土地权属,并出具相应说明材料加以说明。

(2)违法用地。违法用地是指土地使用人没有依照有关法律办理相关手续擅自使用土地的情况,在经过相关执法部门处罚后,其权属性质仍保持不变,不以处罚而转变囚。

4.地类的确定

在征地过程中地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征地补偿费的计算,也就关乎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土地地类的确定必须做到真实勘测调查地类划分执行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07)标准,并按分类标准归并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

由于土地现状复杂多变,经实地踏勘后,往往发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现状图、现状地类不一致的情况,在绘制土地勘测定界图时,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其地类填报一般按以下办法处理:(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现状图与现状地类相一致且均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土地的,按现状地类填报;(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耕地,现状图、现状地类发生变更的,为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土地的,按耕地填报;(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不为耕地,现状图、现状地类为耕地,按耕地填报;(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现状图、现状地类均为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填报,建设用地需有建设用地权属资料,对无法提供权属来源证明的按违法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到位同时在填制《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时,要据实分类填报,并按分类标准填至一级类,作为征地补偿的计算依据。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 宣传到位全员参与地籍权属调查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 A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 、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土地管理达到凭证管理、凭证用地的目的。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统一登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可以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我们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省厅对发证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分别召开了试点两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动员大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经过两个多月加班加点的努力,通过开展调查摸底、农户申报、权属调查、审核等工作,历时两个月,完成了两个村共计840宗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工作,完成了预期的试点工作任务。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昌图县孟家村共计有8个村民组,农户 329户。该村具有典型东北农村特色,户主绝大部分为本村村民,集体建设用地只有村小学、村公共设施等,其集体建设用地类型比较单一。昌图县二道家子村共计有7个村民组,现已统计农户511户。该村为昌图镇城乡结合部,宅基地买卖现象严重,违规违建情况复杂,建设用地类型多样化。属于较为复杂的集体建设用地类型。针对上述情况,要在两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完成,我们分别在两个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多个作业组以分组包干的方式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支村两委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为顺利的开展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宣传,全员培训

为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争取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我们采取拉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单等方式多方宣传;统一宣传口径,制作了一些群众听得懂的宣传口号;同时安排各组组长对全家外出务工的人员进行通知联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有效保证宅基地登记成果准确,少做无用功,少走回头路,组织调查人员参加了宅基地登记发证业务培训,在培训中做到人人过关。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对宗地划分、界址线的调查及界址点的标注、土地登记申请表的填写、宗地图的绘制等方法以及操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切实保证了登记发证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全部达到基本技术规范要求,各种表、簿和图件制作规范、准确无误。

三、摸清底细,把握政策

为做到底数清,我们对试点两村的所有宅基地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台帐。通过摸底调查,掌握了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未批先建、买卖宅基地等违法违规用地以及分居未分户、有住宅无户口、相邻界址有争议等各种类型问题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建立了《宅基地确权登记台账》、《一户多宅台账》、《违法用地台账》、《权属争议纠纷台帐》等相关台账。及时请示业务部门,准确把握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政策,统一了工作尺度。针对农户间占地不均而相互披皮的现象,我们严格执行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精神,保证确权登记发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外业调查阶段,每个村民组选派3-5人参与本组的指界工作,会同户主指界,发现问题,当场处理,把问题化解在第一时间;在工作中坚决杜绝城镇居民借机将户口迁入原出生地等企图将违法用地合法化的行为。

四、规范操作,保证质量

此次工作我们共计投入8 个作业组,每天早上6:00准时集中,7:00准时进组入户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具体操作程序为:

(1)村民组长及参予指界人召集每户及其相邻人指界,并对其四址进行共同认定;

(2)作业组分别对住房、辅助用房及其指定的四址进行丈量,绘制草图,标明界址边长,界址物类别,界址位置,住宅方位等;

(3)及时通知权利人到指定地点(一般在村委会)对使用权人提交的户籍证明、权属证明等材料逐一审核并进行复印,扫描、归档;

(4)地籍调查经共同认定后,指导使用权人及其相邻人在《地籍调查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按手印,并填写申请表等相关材料;

(5)根据各作业组工作进展情况,每天晚上集中办公,对当天的权属调查成果进行内业资料的完善,确保当天的内、外业同步,图、表与实地一致。通过这种形式,各作业组之间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促进,以便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6)统一检查复核。为了确保登记质量,我们根据作业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及特长进行分工,对已经形成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安排专人单项检阅,并经全面复查无误后,送国土所和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审核。

在试点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认真的做好总结,为全面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累经验。回顾两多月的试点工作,我们认为,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依靠村组基层干部是关键。

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关系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村组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熟悉本村本组和农户的基本情况,对全面完成发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登记发证工作的主体力量。

(2) 提高业务能力是前提。

登记发证工作有很强的技术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认真、细致、到位的工作作风,这是更好地开展登记发证工作的前提。

当地村民配合是基础。

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没有当地村民的支持和对发证工作的正确理解,就很难顺利地开展好这项“民生工程”。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当地村民对发证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开始不愿意主动配合。通过工作人员上门讲解物权法,介绍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以房地产权证为依据等政策,使村民逐渐意识到登记发证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愿意主动配合这项工作,提高了配合发证的积极性,推进了工作进度。这是全面做好发证工作的基础所在。

(4)依托各级人民政府的后勤保障和部门支持是保证。

县政府以及相关兄弟单位对试点工作非常重视,对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派出所在出具户籍证明、民政部门在出具继承证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政府的坚强领导,部门的通力协作,为圆满完成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最为坚强的力量保证。

五、全面总结、高效推进

通过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办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计划,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

六、结束语

本文结合昌图县农村集体建设项目用地宅基地发证的工作实践为例,并根据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1998年9月2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1998年12月24日)

[3]《土地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2008年2月1日)

[4]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2〕289号

[5]《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3月1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6]《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146号)

[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 灰岩地区 地下河道 自动化 直观

[中图分类号] P631.3+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93-2

0前言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地矿局承担的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工作是我区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的强基惠民工程。根据广西区国土厅、地矿局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院负责柳江区的打井找水工作,其中柳江县百朋镇官塘村大村屯经过地质调查人员的地质调查确认该村屯附近有地下河道经过,要求开展物探确定孔位。经过一段时间的野外采集数据及资料处理和分析,物探认为该村屯西南侧岩溶发育,为找地下河通道重点区域。在该区域内我们定下三个钻孔验证点位供钻探人员选择。经钻探解释地质情况与物探资料解释较吻合,该孔涌水量为360m3/d,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的解决起了很大作用。

1地质条件与物探方法

1.1地质条件

勘察点地处峰丛谷地,谷地近南北向展布,地势总体往南倾伏,谷地南面开阔,谷地宽300~400m,地面标高140~150m,峰顶标高280~360m,高差140~210m。

勘察点其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灰~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第四系(Q)褐黄色粘土。

据区域地质资料,柳江县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马蹄形盾地的中部,地处桂中构造盆地的南东部位。测区附近一充水断层由南至北贯穿测区,故测区岩溶裂隙、溶洞较发育,岩体破碎,成为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良好空间和通道。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灰岩溶洞、裂隙中。测区处地下水径流区,水量较丰富。测区丰期水位埋深9~10m,枯季水位埋深15~17m。

测区地下水主要补给区为岩溶山区,接受丰沛的降雨补给。地下水自南往北从测区流过,最终向里团水库附近排泄。

1.2物探方法

本次高密度电阻率法选择的排列方式主要为斯伦贝谢尔排列。斯伦贝谢尔排列装置适用于固定断面扫描测量电极排列如下:

AB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其测量断面为倒梯形,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间距,测量每个滚动号时M都固定不动,当一个滚动号测量完时,M向前移动一个电极距,接着A、N、B逐渐向M靠拢,测量点由下而上,测完一个滚动号后,M又向前移动移动一个电极距,开始测量下一个滚动号。这样不断扫描测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由于电极均先连接在仪器上,通过电子开关控制电极选择,虽然一个排列的测量点数较多,但测量工作效率较人工有显著的提高。

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的处理主要包括畸变点改正、数据圆滑、测量数据深度及格式转换、计算机成图等运算,然后根据实测的不同装置的视电阻率拟断面等值线图及工作经验综合判断工作区纵横向的地层变化情况。本次资料处理所用的软件为surfer。

2工程实例

2.1柳江区工程实例分析

由于测区内场地限制,物探测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利用高密度电法共布设两条勘探剖面,每条剖面都为60个电极,主要使用斯伦贝谢尔排列测量。具体测线布设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在190~210m段的位置,AB/2m在7.5~40m处视电阻率各层位电性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有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视电阻率随深度呈线性变化,深度越深,视电阻率越大。其后AB/2m约40m以下纵向和横向上的原有规律被打破,视电阻率随深度的线性变化被打破,深度与视电阻率关系打破。

总结为两个条件:①浅部出现视电阻率正向稳定变化的相对高阻。②深部出现把视电阻率正向稳定变化变为反向变化相对低阻。

我认为可以果断的推断为地下河道,最终物探定钻孔点位为2线197.5m处,推断异常发育深度在约35m以下,推断为地下河道通过,钻探揭示为土层0~33.00m,灰岩33.00~120.40m,其中36.00~40.40m、58.20~64.50m发育溶洞,与地下河道连通,出现地下河道经过时滞留的河沙,其余孔段岩芯较完整。

从水文地质图上看,大村屯内有充水断层经过,与物探成果相互应证,物探推论也与钻探揭示地质情况基本吻合。以上总结的两个条件在大村屯的物探勘察地下河道中得到了验证,并从该区1:50000水文地质图中得到支持,应用总结的两点条件推广到水文地质图标示出没有充水断层经过的村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2.2工程实例对比分析

以上两条对比断面的钻探验证点分别为对比1号断面的125m,对比2号断面的72.5m,这两个点钻探揭示的地质情况与物探推断基本吻合,值得供述的共同点为均出现地下河道经过时滞留的河沙,涌水量都在240m3/d以上。

3结束语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架空绝缘导线;短线机理;感应高压电;防雷保护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需求的提升,为了应对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国家在不断发展电力工厂,提高电力生产。通过发电厂生产电力在经导线把电能传送给用户,但在传输过程中,经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发生意外事故。其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就是雷击事故,在经过雷电活动不频繁的区域时,可以满足正常的传输需求,但在经过活动频繁的雷击区域时,经常会发生雷击事故,轻则造成绝缘子累计闪络和雷击断线等事故,重则造成起火,变电设备损坏,电力系统中断等事故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由于我国的绝缘导线防雷性能不高,当前为了保护电力系统防止遭受雷击,使用最多的就是架空绝缘导线,架空绝缘导线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防雷击性能比较好的一种传输导线。作者主要根据架空绝缘导线的型号以及性能,综合分析架空绝缘导线防雷保护的措施。

1 架空绝缘导线

架空绝缘导线定义:单层或多层铝股线绞合在上面挤制绝缘层的导线。

所谓架空线是相对电缆说的,就是由杆塔将导线架设在一定高度传输电能的线路。对于高压输配电网架空线的对地绝缘一般是靠空气的,之前的配电线路(10kV以下除380V)一般也采用裸导线,但由于市区配电环境复杂,常常发生短路接地及雷击线路的情况,导致供电可靠性降低,所以目前一般10kV以下架空线路都采用绝缘导线(即导线外层包裹绝缘层),这就是所谓的绝缘架空线。架空线有低压和高压之分,一般型号分为很多种,比如路灯架空线来说JKLYJ*10kVA*50*100,就说明了架空线的电压,型号,材质,芯的截面积和长度。

2 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

遭受雷击,以前使用的裸导线会导致线路出现闪络现象,尤其是架空绝缘导线遭受雷击的时候,直击雷或者感应雷电作用于导线,会导致线路闪络。此时,工频续流引起的电弧由于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使电弧向导线落雷点的两侧迅速流动,雷电流经过开关、变压器等设备处的避雷器迅速流入大地,或在工频电流烧断导线之前,引起跳闸,因而很少发生断线事故。但是,当绝缘导线遭受雷击时,情况就完全不同,雷电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并击穿导线的绝缘层。而击穿点附近的绝缘物,阻碍了电弧沿着导线表面向两侧移动。因而,电弧只能在击穿点燃烧。高达数千安培的工频电弧电流集中在绝缘击穿点上,并在断路器跳闸之前很快就把导线熔断。

3 架空绝缘导线防雷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野外配电传输线路遭受雷击事故不断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架空绝缘导线防雷性能的提升,作者根据实际工作总结,发现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线路的运行经验并且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提高防雷保护性能,因此作者总结了以下几种绝缘导线防雷保护措施。

3.1 架设架空避雷线

最为传统有效地防雷保护措施就是架设架空避雷线,主要是利用架空避雷线的屏蔽作用来保护电力传输线路,架设架空避雷线的效率很高,效果也能明显,但是他的前期投资成本很大,虽然后期必须要人员进行维护,可是前期的建设费用很高,并且绕线效果比较差。

3.2 安装外间隙避雷器

我们都知道,配电线路比传输电力的线路要更加广泛,因此配电线路的防护措施更加困难,也不一定百分百防雷击。我们经常在配电线路中使用的是无间隙避雷器,由于无间隙避雷器不仅要承受传输电能过程中的电压,还要承受累积过程中的雷击雷压,因此无间隙避雷器很容易损坏,性能得不到保障。近几年经过广泛的实际使用经验,外间隙避雷器的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外间隙避雷器主要是使用氧化锌避雷器与外间隙进行组合,这样在实际运用中的防雷击性能很好,保护了配电线路的安全。

3.3 增加绝缘层的厚度

传统的架空绝缘导线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绝缘防雷击性能,但是性能并不高,也经受不起高强度的雷击。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的不同,增加绝缘导线绝缘层的厚度,并不是全部线路都增加绝缘层的厚度,只是在易遭受雷击或者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增加绝缘层厚度以防止雷击。

3.4 应用穿刺式防弧金具

穿刺式防弧金具的使用机理主要是在线路绝缘子附近负荷一侧安装,这样在遭受雷击时,只要传输线路雷电电压超过预定数值之后,防护金具的穿刺电机与接地电机就会串联,形成闪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短路现象,穿刺式防弧金具上的电弧就会自己燃烧,以此保护配电线路绝缘导线的安全,防止雷击对其的伤害。

4 结束语

在我国最常使用的就是10kV配电线路,它是配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工厂生产的电能主要是通过10kV配电线路进行传输,但由于我国国土资源面积广泛,南北差异,东西差异的地理原因,因此主要是西电东送,这其中传送距离较远,需要经过多重不同地域,因此,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较低,经常会发生雷击跳闸事故。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结合国外先进的架空绝缘导线防雷技术,提出了以上几种绝缘导线防雷保护措施,希望对我国的电力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通过以上防雷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我国配电线路传输过程中的雷击事故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雷永峰,赵飞,唐帅,等.鄂尔多斯东胜区10kV绝缘导线雷击断线防护[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12):34-36.

[2]李政,宁彤,马建,等.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分析及防雷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1-13.

[3]韩学民,刘小波.架空绝缘配电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措施[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8.

[4]马季,时丕军.架空绝缘导线在配电网中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3.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县推进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经验总结

为了转变机关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新干县委、县政府于今年4月正式在全县乡镇以上机关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经过四个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县机关效能建设在推动机关转变职能、规范管理、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它是勤政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的综合体现,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和反腐倡廉源头治理的一项工作来抓,为了提升地位,促进工作开展,我县一开始便把组建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作为目标,实行高位推动。为此,成立了以县长和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领导为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机关效能办公室,同时把原有的优化发展经济环境投诉中心和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合为一体,新成立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兼任主任,从县直单位抽调10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全县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各地、各单位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了领导,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强力推进,我县把机关效能建设纳入了全县各单位年终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将全县119个单位划分为一、二、三类效能建设考评单位,从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机关效能建设网络。

2、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效能建设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制度管人管事。县委、县政府首先作出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县委、县政府两办又先后下发了《关于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新干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评方案》和《新干县优化政务环境年活动方案》等几个规范性的文件。县机关效能领导小组也出台了《新干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制度》、《新干县机关效能建设投诉中心工作规则》、《投诉件办理工作制度》、《新干县机关效能监督员暂行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了明确规范,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在全县119个单位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否定报备制、政务公开制、考勤制、失职追究制等8项制度,同时要求做到“两卡四上墙”,即机关工作人员佩戴胸卡,设置桌位卡,工作机构示意图、工作程序、工作制度、行为规范上墙,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各地、各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完善,尤其对工作人员绩效考评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县委办公室将个人绩效考评分为岗位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大块进行考评;县工商局推出了《德能勤绩廉考评实施办法》,成立了督查考核组,每季度考核一次,收到良好的效果。

3、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深入人心,我县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工作方案,对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工作作出了详细安排,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辟了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主题的专栏,实行三固定:固定栏目、固定时间(新干新闻每周播出一期)、固定体裁(政论时评和新闻跟踪),对一些单位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和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跟踪报道,目前选择了乱收费、粗暴执法、办事推诿拖拉、行为不规范、上班不在状态等五起典型案例进行新闻曝光;同时,对一些群众反映好、外商满意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报道宣传,进一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电视专栏开播时, 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就开展效能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接受县电视台记者的采访,37个部门领导分别在电视台作服务承诺发言,接受社会监督,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二是强化对外宣传。为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扩大影响,借机造势,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多角度地报道机关效能建设动态,现已在《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井冈山报》、吉安电视台、吉安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20多篇。三是抓好公益广告宣传。在城南、城北工业园区和县城广场设置了三块大型机关效能建设广告宣传牌,在县城一些显要位置挂设了6块小型广告宣传牌;中心编发简报7期;在县城广场设立了宣传橱窗,张贴宣传资料,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在30多个主要窗口单位、服务部门的显眼位置设置了“如果您对机关办事不满意,请拨投诉电话2610110”的宣传牌。还在县城广场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宣传咨询活动,散发宣传资料500余份。

4、严格监督,确保稳步推进。我县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布署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需要,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地加强了机关效能的监督检查工作。四个月来,已开展督查11次,形成督查通报6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24条。工作措施上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年度督查时间表,每月度对全县各机关单位效能建设情况安排一次明察或暗访活动。从4月20日以来,中心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先后组织人员对会风、防汛、乡镇干部农忙期间在岗情况、县直机关上下班纪律等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各地、各单位对照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认真抓好本系统、本单位内的检查与自查。这样上下联动,加强监督,不断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的规范化、经常化。二是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根据机关特点和效能建设进展情况挑选了8个县直单位和4个乡镇作为效能建设示范单位,中心工作人员对示范单位实行“1+1”挂点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指导,收集反馈有关情况,通过召开示范单位座谈会,有针对性地推广他们的作法,突出这些单位先进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全县机关效能建设的整体推进。三是专门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从社会各界中聘请了21名效能监督员和20名内线监督员,不定期组织他们对全县各单位机关效能建设进行明察暗访,参与机关效能建设。同时[,!],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还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投诉箱、印发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选择一些典型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度剖析,发挥舆论监督的优势,向社会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公布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单位效能办反馈责令单位对违规人员按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认真受理,大力查处案件。投诉件的受理与查处是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的主要日常性工作,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坚持按照有诉必理、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违必纠、快办快结、优质高效的原则,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中心建立了“三表一单一书一卡(即投诉登记表、呈批表、反馈表、转办单、效能告诫书、服务联系卡),对投诉件的处理要求当日投诉、当日报批、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程序。一方面,积极为各类投资商排忧解难,严肃查处干扰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如对县林业稽查大队违规上路拦车和界埠乡收税人员擅自对企业拉闸断电等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公安部门对直接责任人作出了治安处罚,投诉中心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效能处理,县电视台还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全县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受企业主好评。另一方面,及时查处了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行为的案件。据统计,今年4月20日以来,共受理各类投诉161件,通过自办、联办、转办等形式办结158件,正在调处3件,办结率98.14,为外商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其他服务对象减免收费和罚款97652元(其中查处违规金额6.6万元),责令当事人赔礼道歉6人,书面检查21人,治安拘留1人,治安处罚6人,通报批评机关工作人员3人,通报批评单位15个,调整岗位2人,各级效能办对违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达150人次。

6、开展测评,提升机关形象。机关形象和干部作风的变化如何,是检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晴雨表”和“温度计”,而民主测评是检验的手段之一。为此,我县在6月份和7月份分别开展了股级干部民主测评和县直机关形象测评,以及基层(企业)评部门活动,把说话权和表态权交给群众,交给企业主。一是开展了股级干部民主测评。首先对农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水利局、质监局、国税局等7个部门的67名股级干部进行测评,参评人数502人,发出问卷调查表3790份,走访服务对象76户,找各层次人员谈话158人,收集问题、意见、建议678条,对反映较差、得票不高的8名干部进行了重点提醒谈话,其中就地免职1人,通报批评1人,并在县有线电视台《党风廉政之窗》专题节目中推出专辑进行深度报道。二是开展县直单位形象测评和基层(企业)评部门活动。从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基层干部等各阶层人员中聘请评议员45名,对35个县直单位开展了形象测评,并对其他59个党政部门进行了基层(企业)评部门活动,测评结果与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对排位前三名的单位颁发了“群众满意单位”奖牌,排位后三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测评大会上当场表态发言,并责令在电视台作公开发言。通过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关乎投资形象的良好氛围。

二、初步成效

1、推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通过机关效能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基本上杜绝了“二为”(不作为、乱作为)、“三乱”、“四难”现象。各部门、单位办事效率提高,工作人员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县国税、地税、工商等一些窗口部门都推行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县交警大队把车管科和事故处理科作为热点、难点窗口来抓,变“热点”、“难点”为“亮点”,今年以来,车管民警无一人被投诉,事故科无一起退查、上访案件发生;县园区局倾力为投资者服务,富隆木业公司是一家外商企业,在今年雨季,该公司围墙一角被水冲垮,面临倒塌的危险,园区局领导知道后,主动调配车辆运土填埋,得到企业老板的赞扬。许多干部和群众反映,现在部门和工作人员中出现了“四怕六变”:怕群众投诉,怕形象测评,怕效能督查,怕受到处理;变官老爷为公仆,变高高在上为深入群众,变行政管理为行政服务,变务虚为务实,变无所事事为想事干事,变态度冷漠为热情服务。

2、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机关效能建设,各地各部门都在努力向“亲民、为民、富民”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迈进,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各乡镇、场今年改变以往放农忙假的旧习,大多数干部都坚持在双抢第一线,他们深入村组,指导抗旱、协调放水;大洋洲镇为解决邻县边界村社会治安问题,建立了社会治联防机制;县自来水公司建立了公司经理走访工业园区及主要企业用户制度;县园区管理局对园区内115家企业实行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受到外商的称赞。如今,群众到机关办事,进门找工作人员有胸牌、桌牌、人员去向牌,办事方便,服务态度也比以前好了,群众心情舒畅。通过投诉中心,许多群众意见得到处理,行政“错位”、“越位”、“失位”行为得到遏制,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部分重复上访件得到解决。有位供销社职工反映积压粮挂油票有关部门推诿不管的问题,多年反复向上反映,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到投诉中心投诉后,经过调处解释,得到满意答复。由于投诉件办结满意率高,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一些外籍客商碰到大小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投诉中心帮助,许多客商与投诉中心成为朋友。

3、改善了经济发展软环境。一些与企业联系较密切的职能部门转变观念,以企业满意为标准,变管理为服务,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最佳服务。县工商局免费为企业代办省级名称预先核准和商标注册申请;县质监局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免检产品;县园区管理局和各乡镇招商办对招商引资在建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全县30家审批、办证、收费单位全部进入经济服务办事大厅,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县投诉中心为重点企业发放保护牌,使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通过机关效能建设,经济发展环境有明显改观,新干的投资环境与其他地方比较,有了一定优势。如浙江老板陈国强先后到几个县市考察投资环境,经过反复比较,认为还是新干的投资环境更优,最后决定在新干投资办厂、安心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干县招商引资引进内资39729万元,引进外资919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6.9和252。引进项目64个。已投资落户的老板反映,新干投资环境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4、提升了新干的对外形象。通过机关效能建设,全县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高涨。一些部门的作法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受到企业主的称赞。在提升新干的对外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县民政局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争取江西赣中农村人才市场在我县挂牌成立,成为全省唯一建立省级人才市场的县,我县被推荐为全省唯一参加全国人事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县。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1.1遥感影像基本定义及介绍

遥感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应用逐步延伸至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1943年德国开始利用航空相片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影像地图。1945年前后美国开始产生影像地图,我国在20世界70年代开始研制影像地图。[1]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接触到遥感影像,谈及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那么具体是指什么呢?所谓遥感影像,是指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数据而生成的各种格式的影像数据,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目前遥感影像图无论在农业的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生长状况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还是在林业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病虫害、沙漠化或是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2]

1.2遥感影像的四个基本特征

遥感影像有其四个基本的影像特征: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通常意义上,我们平时最多谈及精度的问题,常常是指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又称地面分辨率。后者是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前者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它们均反映对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分辨力或解像力。光谱分辨率(SpectralResolution)指遥感器接受目标辐射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面对大量多波段信息以及它所提供的这些微小的差异,人们要直接地将它们与地物特征联系起来,综合解译是比较困准的,而多波段的数据分析,可以改善识别和提取信息特征的概率和精度。辐射分辨率(RadiantResolution)指探测器的灵敏度——遥感器感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亮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它对于目标识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元素。时间分辨率(TemporalResolution)是关于遥感影像间隔时间的一项性能指标。遥感探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这种重复周期,又称回归周期。它是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轨道间隔、偏栘系数等参数所决定。这种重复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时间分辨率。

2常用遥感影像

2.1一般遥感影像

目前,常用的中分辨率资源卫星有LandsateTM5、中巴资源卫星;以及常用的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5、Rapideye、Alos、QuickBird、WorldviewⅠ、WorldviewⅡ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信息丰富、成本低、可读性和可量测性强、客观真实的反映地理空间状况,充分表现出遥感影像和地图的双重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LandsateTM5、中巴资源卫星对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变化、国土资源变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环境污染、矿藏勘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因为分辨率低,所以在林业遥感判读中误判率相较于其他几种高精度遥感影像高,适合大面积地区的使用,譬如内蒙草原的退化变化以及荒漠化变化的监测等。其中ALOS因卫星故障已经于2011年4月开始较少使用。QuickBird虽然精度较高,但它一般对城区影像的覆盖较多较集中,对山区覆盖较少,而且存档数据很少,需要提前预定。不仅如此,QuickBird数据费用较高,综合以上原因,QuickBird数据一般很难大范围使用,所以在林业项目中使用较少。

2.2前沿遥感影像

WorldviewⅠ、WorldviewⅡ均为Digitalglobe公司的商业成像卫星系统,被认为是全球分辨率最高、响应最敏捷的商业成像卫星。这两颗卫星还将具备现代化的地理定位精度能力和极佳的响应能力,能够快速瞄准要拍摄的目标和有效地进行同轨立体成像。其中WorldviewⅠ为0.5米分辨率。相较于WorldviewⅠ,WorldviewⅡ载有多光谱遥感器不仅将具有4个业内标准谱段(红、绿、蓝、近红外),还将包括四个额外谱段(海岸、黄、红边和近红外Ⅱ),能够提供0.4米全色图像和1.8米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需要特别一提的是,WorldviewⅡ提供的四个额外谱段(海岸、黄、红边和近红外Ⅱ)可进行新的彩色波段分析:(1)海岸波段,这个波段支持植物鉴定和分析,也支持基于叶绿素和渗水的规格参数表的深海探测研究。由于该波段经常受到大气散射的影响,已经应用于大气层纠正技术。(2)黄色波段,过去经常被说成是yellow-ness特征指标,是重要的植物应用波段。该波段将被作为辅助纠正真色度的波段,以符合人类视觉的欣赏习惯。(3)红色边缘波段,辅助分析有关植物生长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出植物健康状况有关信息。(4)近红外Ⅱ波段,这个波段部分重叠在NIR1波段上,但较少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该波段支持植物分析和单位面积内生物数量的研究。林业工作对遥感影像的植被信息较为关注,以上提及的四个额外谱段能提供较多的植被信息。国外相关机构已经将四个特色谱段应用于前沿科学研究,譬如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等等。美中不足的是,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遥感影像,WorldviewⅠ,WorldviewⅡ影像费用较高,在质量和技术上领先但价格上不占优势,不易于大范围的使用。

2.3林业工作中应用较多遥感影像

除去以上谈及的几种类型的遥感影像,在工作中较多使用到的是Spot5和Rapideye这2种遥感影像。Spot5是由法国发射的一颗卫星,常规提供2.5米全色影像和10米多光谱影像。SPOT5卫星影像的专业制图比例尺为1:25,000,概览成图比例尺极限为1:10,000。工作中,我们通常将2.5米全色影像与10米多光谱影像在正射纠正完后进行融合,生成2.5米空间精度的影像用于林业应用。Rapideye卫星为德国所有的商用卫星,主要性能优势:大范围覆盖、高重访率、高分辨率、5米的多光谱获取数据方式,省去了其他种类遥感影像需要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融合的步骤,这些优点整合在一起,让RapidEye拥有了空前的优势。RapidEye是第一颗提供“红边”波段的商业卫星,结合4个业内标准谱段(红、绿、蓝、近红外)适用于监测植被状况和检测生长异常情况,在林业领域应用中较为有利。

3遥感影像准备及处理过程

3.1遥感影像准备

每种遥感卫星对地面覆盖范围不同,轨道不同,重访周期不同,拍摄时间、角度不同等等原因,还常受天气影响。因此根据实际需要使用的日期,来查询各景遥感影像是一件颇费周章的工作,一般需要向影像公司提前预定。实际工作中往往要求前后两期遥感影像对比,前后两期遥感影像对时间上的要求较为

苛刻,因而这些工作往往经由熟悉遥感业务的高级技术人员执行。另外,遥感影像的购买、使用、存储需要考虑到保密工作,这一点也是需要谨慎对待。工作经验总结出Spot5、Rapideye有时因侧视角度过大原因,导致某些区域拉伸变形,尤其是高海拔山区部分;影像角度需要提前检查,侧视角度最佳保持在20以下。而较小侧视角可以保证邻近2景影像良好的接边,并能保证正射纠正后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3.2遥感影像处理

3.2.1DOM及DEM数据准备通常,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工作中使用1∶10000或更高精度的航片或是已经经过处理的高精度卫片作为DOM参考;但也可以使用的是1∶50000或1∶10000地形图作为参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DOM参考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一致。在参考选用时,应该按照优先使用高精度DOM参考影像,然后再退而求其次的原则,保证校准的精度。一般地形图需要通过扫描形成DRG数据,在扫描图基础上进行逐公里网定位纠正处理,以达到精确的地理定位。DEM数据一般采用国家标准的1:50000DEM,或采用1∶10000、1∶50000矢量数据生成。DEM覆盖范围要大于遥感影像覆盖范围,这样才能保证遥感影像的有效纠正。

3.2.2影像定位校准及正射纠正使用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PCI、ERDAS等,对遥感影像进行定位校准。最理想的情况是同类型遥感影像,同时相影像数据的处理。但实际工作往往只能采用不同类型遥感影像联合使用,譬如有Spot5、Rapideye、LandsateTM5三种影像数据,优先校准Spot5全色影像,然后是Rapideye,最后LandsateTM5。合理安排顺序,优先校准高精度遥感影像,然后再往低精度遥感影像过渡的优先级原则。一般来说,不同时相的影像数据采用相同的地面控制点进行校准配准。以对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地理参照进行控制点查找工作。控制点先在高分辨率的图象上查找,分辨率较低的图象的控制点参照高分辨率的图象查找,后期参照前期查找。每景图像因为所覆盖范围不同控制点数量不一致,单重叠部分的控制点应采用同名点。控制点总体残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调查精度要求相关)。如果图象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地面分辨率高于5米),且工作区地形起伏较大,需要采用DEM对图像进行正射纠正,以减少地形的影响。[4]

国土资源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物事业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78-02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传承下去,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马山县文物工作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征集、考古发掘、收藏、保护管理、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一些经费方面的问题等,马山县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本人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马山县文物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个人见解,旨在共同探讨发展马山县文物事业的新思路。

一、马山县文物概况及文物工作基本情况

1.马山县文物概况

马山县历史悠久,早在秦代就纳入了祖国版图,时属桂林郡辖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经普查,目前马山县散留在民间的各类历史文物400多件。马山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艺术品蕴含丰富,多姿多彩。如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壮族打扁担、打榔等。此外,还有别具一格的壮绣、壮锦、壮服、瑶服、苗饰以及木鼓、锣、笛、胡、琴、啵咧、定情扁担、打陀螺、打飞尺等民族乐器和民族体育,还有宗教的各种佛雕神像,师公的各种面具,道具等都是颇具民族特色文物。

马山县是邓小平、韦拔群等革命前辈开辟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岁月中,留下了300多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还有3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目前已征集馆藏各类文物184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9件(套),国家三级文物21件(套),文物藏品数量繁多,品种丰富,精品荟萃,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马山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史。这些丰富的文物,是马山县各族人民的祖先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追求进步的历史见证,是马山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文物队伍情况

马山县文物管理所是马山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和体育局的二层机构。当前,县文物管理所核定编制4名,实有在职干部职工5人,其中男1人,女4人,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1人,45周岁以下的4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缺乏对口专业技术人员。

3.职能责情况

依据马山县机构编制委员《关于马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马编[2013]62号)文件精神,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文物的普查、征集、考古发掘、收藏、保护管理、鉴定工作;研究本地历史、民族文化遗产;对全县文物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管理马山县民俗文化展示馆;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法监督职责,打击破坏文物的不法分子;运用文物及史料进行宣传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文博事业的功能。

4.办公条件情况

当前马山县文物管理所办公条件仍有待提高,办公电脑4台,打印机3台,照相机1台,缺乏自己的办公场所,通常借用马山体育场馆的功能室办公。有1 间办公室,1间文物库房用于存放馆藏各类文物,总面积约80平方米。条件匮乏,严重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

二、马山县文物事业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物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马山县文物管理所自1987年成立挂牌以来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办公地点一直借用其他单位,因为要服从对方的安排,办公地点几度搬迁,目前借用马山县体育馆的功能室作为办公场所,办公室的门正对着体育馆,由于体育馆染常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平时也经常有会鼓队、文艺队在这里表演或训练,可谓是“歌声、球声、掌声、欢呼声、鼓声声声入耳”,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公,给文物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此外,也没有文物陈列展览厅,借用的文物库房面积小(仅为40平方米左右),设备也不全,根本不能满足文物保管、陈列和展览的需要,馆藏的文物也难以得到科学的保护。

2.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马山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财政收入非常有限,县级财政除勉强维持人头经费外,再无财力投入其他文物保护工作。由于经费严重缺乏,全县遗存的古建筑长年未得到有效维修,现墙身开裂, 地基下沉,横条、格子、顶梁、柱子严重损坏,瓦片严重脱落,安全隐患极大,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文物“四有”工作未能全面落实,散落于民间的文物也不能征集加以保护,这些文物将面临着损毁的危险,随时都会在马山县消失。

3.文物执法能力非常薄弱

马山县没有专门设立文物行政部门,文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县文物所归属县文新广体局管理,属事业单位,全所工作人员仅5人,除办公桌椅外,无任何执法设备。执法人员明显不足,执法装备异常薄弱,给文物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文物安全监管不到位,存在较大的漏洞,文物被毁坏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6月周鹿镇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八仙桥和不可移动文物点那马县长陆东海办公旧址被毁案就是其中的典型。

4.社会群体的文物意识和文物法制观念有待提高,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部分相关县级单位和乡镇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甚至把保护文物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和阻碍,或者“重物轻文”,把文物视为创收牟利的工具,忽视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文明、认知教育的功能。有的乡镇政府和企业法人,在城乡建设中擅自拆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其他文物古迹,破坏文物环境和历史风貌,刻意规避考古调查勘探而进行施工,造成一些文物损毁消失。如周鹿镇北帝庙建设控制地带被学校和私人占建等。个别乡镇政府对一些处于偏远山区,散布于广大田野、山区、戈壁的文物古迹,不积极履行看守职责,甚至有的处于无人守护状态,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目标,文物安全压力极大。

5.文物专业人才匮乏,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有待提升

马山县文物管理所,管理人员欠缺,无对口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繁重的文物修复和科学保护任务,严重制约了马山县文物事业的发展。

6.文物保护工作尚未形成协作共管的工作局面

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许多部门单位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管理部门的事,在工作中没有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多年来,马山县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是文物管理所孤军作战,致使文物保护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力量薄弱,经常陷于被动,难以取得积极的进展。

三、解决马山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物保护事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依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法律责任,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为此。全体文物工作者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要切实提高认识,完善制度,科学做好新时期文物管护工作。

1.高度重视文物工作

文物工作是文化建设事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文物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文件对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各级文博单位要负起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把文物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当前,各级党政部门要从发展、宣传先进文化的高度看待文物保护工作,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把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工作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把文物事业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制定相关政策,倾斜支持文物保护工作,为文物事业建设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章第十条对文物保护经费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充分掌握文物工作对经费的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把文物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幅度按时核拨,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加强文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物建设事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文物设施是一个地方文物事业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地方人文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必须建设好。文物工作单位的办公室和文物展览馆、库房、陈列室是文物设施的重要内容,也是文物工作的基本阵地。马山县要想方设法建设完善这些文物基本设施,巩固文物工作阵地,改善文物部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适应新形势下文物工作的发展要求。

4.增强依法保护、科学保护文物的意识,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坚决纠正那些错误的认识和偏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依法保护,就是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科学保护,就是要使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文物保护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各级政府要更加深入开展文物保护法制宣传教育和文物知识普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要坚决纠正“重物轻文”的错误倾向,高度重视发掘、展示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价值,发挥文物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要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加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抓好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和文博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5.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障文物安全

各级政府要切实将文物保护纳入领导责任制。在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确保文物安全。要加对建设单位的法制教育,防止建设工程破坏文物。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坚持文物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对文物进行超负荷利用和不当利用。对违法行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严格依法进行惩处。文物、公安、工商、住建等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形成防范、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合力和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基层和农村地区文物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县、乡(镇)、村防护网络,加强对田野文物的安全巡查,逐级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要加强对文博单位安全工作检查,督促其履行好保护文物安全的职责。在重要的古墓葬保护区域全面推广使用监控预警设施,有效预防盗掘等犯罪行为。

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抓紧制定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急需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专业人才信息库。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中适当增加文博专业设置和招生比重,研究建立文物保护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机制,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实施国家文物保护科技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文博机构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合作,加强对文物修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多渠道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协作模式。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的推广应用,研究建立层级文物信息中心,为文物资源共享、打击犯罪、防止文物流失、追索被盗文物提供技术支持。

7.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联动互补,推动文物工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上一篇:音乐老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园林景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