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

时间:2022-07-08 02:54:00

我国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服务业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长,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文章首先概述了服务业就业相关理论,然后从总量、区域、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就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 就业 对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研究表明,服务业结构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动效应,服务业承载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历史使命。

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的传统理论回顾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变化趋势: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转向第二次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会上升,即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移动。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99)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劳动力结构和部门产值结构的角度,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从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了验证,并得出如下结论:

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结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但劳动力结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三)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80年代,霍利斯·钱纳里等人(1989)通过对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提出了更具一般意义的“标准模型”。钱纳里指出,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间,从就业结构的变动方面,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都存在着滞后现象,而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

我国服务业就业状况分析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迅速崛起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提高,其中较突出的表现是服务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从图 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从 1978 年的 28.1% 下降到2010年的 11.3%;第二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基本稳定;表现最突出的服务业其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升到2010年的43.1%,提高了近一倍。

(二)服务业吸纳就业情况

在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获得大幅度增长,就业比重逐年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服务业吸纳的绝对就业量为26332 万人,是1978年的5.4倍,服务业就业比重由 1978 年的12.2%提高到 2010 年的 34.6% 。同时,从图1和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情况,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了服务业,即服务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这也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关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的描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各地区的服务业就业情况

我国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地区差异性非常明显。从图2可以看出,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前三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其中北京市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74.1%。其他如广东、辽宁、浙江等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吸纳就业绝对量和就业人员的比重都相对较高。而以广西、陕西、云南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吸纳服务业的就业量和比重都相对较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自治区之间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差别较大,加之我国实施的是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带动内地发展、逐步推进的经济发展政策,这导致各地区在经济实力和发展阶段上本身存在较大的差距,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差距也非常明显。

我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分析

(一)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情况

服务业是由多个行业组成的一个大产业,不同行业的就业潜力迥异。《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见表2)显示, 教育业吸收的就业量最大,2010年达到1581.8万人;其次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表明: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领域依然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各行业就业发展的趋势,呈现出下列特征:

第一,新兴的服务行业就业吸纳能力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等。例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近三年的就业量都达到了10%左右的增幅。而房地产业的就业量也从2003年的120.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11.6万人,提升了近一倍。同时,这部分新兴服务业吸纳就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较小,就业还存在着很大空间,应是以后重点发展的领域。

第二,就业吸纳能力有一定程度增长的行业,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些行业中,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随着我国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的推出,在未来还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而随着我国卫生社会保障的改革推进和体制的近一步完善,将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

第三,传统的服务领域如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吸纳劳动力比较多,但其吸纳就业的增速放缓,有些行业就业基本饱和,有些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滑。例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10年的就业量比2009年减少了3.3万人。对于这些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采取改革措施如增加的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特色餐饮等来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产出就业弹性是指产出变化一个百点所带来的就业变化,它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就业弹性可以用来反映某一产业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及其变化趋势。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可以用来对产出弹性进行估算:其模型公式为(刘辉煌、刘小方,2008):

L = AYαeμ (1)

其中,L代表该行业所吸收的就业量;A 为常数系数;Y 为GDP;α为就业弹性;μ为随机误差项。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

lnL = lnA + αlnY + μ (2)

在对服务业中各行业的就业弹性进行分析时,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0年的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就业人数和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服务业内部各子行业利用Eviews 6. 0 软件对式(2)进行OLS 计量模型估计, 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除批发和零售业外,其余各行业的拟合结果都较好。经过进一步分析批发和零售业可以发现,出现拟合度不高的原因在于:该行业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发展趋势不太稳定,该行业的就业人员数量有很多年份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也有许多年出现上升趋势,而同期GDP始终都是增长趋势,因而GDP就不能很好地解释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变动情况。对于拟合得较好的行业,可以进一步推出如下两点结论:

第一,在2005-2010年期间, 以信息服务、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的产出弹性较高。这意味着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将会拉动更多高层次服务行业的就业。这一点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转变,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这些高端服务业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扮演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第二,一些传统的服务业,例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其产出弹性较小。这些在服务业发展初期先行发展的传统服务业,在就业上已经趋于饱和,有些行业吸纳的就业人口甚至开始下降,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下降。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较快,在吸纳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服务业也存在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就业弹性差异明显,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差别大等问题。若要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尤其是拉动就业上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推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质量

以餐饮业住宿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强,但因其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因此,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全新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

(二)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做好服务业产业转移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服务业发展也相对较快,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更大,吸纳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要改善这种不平衡的状态,需要在实现普遍服务和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发挥组合优势,深化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着力推进新兴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强化其就业效应

以信息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人类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发展和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有效途径。集聚区通过合理布局和发展新兴服务业,能够共享资源、获得规模经济,形成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同时,集聚区就业增长远高于全社会就业的增长,拉动就业和转移人口效应非常显著。例如,上海通过鼓励高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进行转型升级,建立了若干生产业聚集区,如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技术开发区等经过转型提升,为制造业配套服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为城市转型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根据上海市商委的《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服务业集聚区计划引进各类总部机构达到500家,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00万。因此,需要进一步协调市场力量和政府行为在服务业集聚过程中的作用,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强化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竞争力。

(四)搭建人才平台,完善服务业人才培养

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服务的提供者——服务人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既可以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又可解决就业难题。但服务涵盖的范围广,就业人员的层次参差不齐,要根据不同类型服务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因地制宜地提供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突出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以金融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短缺。对于此类高端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和引人并举的方针。鼓励行业协会和服务业的管理部门设立“高端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地组织有关企业的主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和开展境外考察活动。同时也要优化人才引进的环境,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高技能懂服务业管理的国际人才。

其次,促进校企结合,发挥高校在服务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高校需加快服务业相关的学科建设,按照市场的需求调整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设置,扩大紧缺人才的招生规模。同时企业也可以与高校开展校企订单联培模式,即由服务业企业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企业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

最后就是要进一步推广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餐饮客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其技能要求相对较低。解决这类人才短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以全国的高职和技校为依托,免费提供厨师、理发、客房服务等相关的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合格的发放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让更多的服务业从业者能够持证上岗。

参考文献:

1.A. G. B. Fisher. 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M]. London:Macmillan& Co.Ltd., 1935

2.Colin Grant Clark.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 Lon-don:Macmillan and Company Limited New York STMartinsPress, 1940

3.[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商务印书馆,1960

4.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5.郝坤安,张高旗.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6)

6.徐海涛,戴骥.服务业发展、就业增长及国际比较[J].江苏商论,2008(11)

7.颜廷标.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99

9.[美]H·钱纳里,S·鲁宾逊,M·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作者简介:

范桂玉(1979-),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专业: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商品经济环境下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下一篇:审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