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学生“量感”的培养

时间:2022-07-07 03:35:48

数学课中学生“量感”的培养

我们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楼房高3厘米,椅子长95米等等。究其错误原因,是学生对“米、厘米”这两个“量”不能很好地感知体验。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情况,我认为最好的策略便是加强学生对“米、厘米”的“量感”。

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量”主要有:元、角、分;吨、千克、克;米、厘米;时、分等。笔者认为,要加强学生对这些“量”的认识、理解与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量”

在课伊始,教师可创设一个学生亲临超市的购物情境,展示一些钱币给学生,让他们认识钱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用身上的人民币一起交流(没有人民币的则由教师提供)……

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每个学生在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活动,已经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一些关于数学的感性经验,但还只是经验而已,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开发引导,将其上升为“数学”的层次。

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通过购物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巧妙地利用学生对人民币已有的感性经验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亲切关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会处处用数学。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量”

生活中常见的“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较直观形象的“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量”可以具体表现出来;(2)较抽象的“量”,如质量单位的千克、克和时间单位的时、分等,这类“量”只可意会,难以言教。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量”呢?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

如长度单位米、厘米,可以让学生亲自比一比、说一说。“1米有多长?”“1米有这么长!”(生用手比画)“1米到我这儿。”“讲台桌大约有1米长。”……这些都是学生对1米的独特体验。如质量单位千克、克,可以通过拈一拈、提一提等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体验1千克到底有多重;时间单位时、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活动来让学生获得对时、分有多久的亲身体验。如体验1分钟有多长,可以播放一分钟的音乐,可以做一分钟的口算题,可测一分钟的脉搏等等。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有多长、有多重、有多久,而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量”,发展学生的“量感”。

(作者单位 山西省交口县双池第一小学)

上一篇: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在聆听中走进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