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7-03 05:53:23

预防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 药品具有双重性质,即治病及制病。现今新药层出不穷、一药多名、老药换新

名致使药物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混杂难辨,在这种混乱状态下,有些不良反应是可通过预防避免的。比如:重复用药、控制滴速等。所以医、护、药人员要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防重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预防 避免发生

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既有药物本身的原因,也有患者本身的原因,其特点是具有“先天”性,即是药物或人体的一种属性,虽说是先天性的,但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避免的。据美国相关资料分析[1],在致死性ADR中67%是可以防止的,其中57%可通过临床药师的工作加以防止,在致残性的ADR中,有84%是可以防止的,其中41%可通过临床药师的工作加以防止。可见ADR的预防存在充分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预防呢?除了按照医护人员的常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注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肝病和肾病患者的用药,注意合理联用,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注意慎重使用新药等等外,还应注意一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象:如要预防不合理用药,(1)使用剂型不合理。由于药房中供应的小儿规格的药物不多[2],临床上为便于小儿服药常将成人剂型研末分服。如红霉素片,由于易受胃酸的破坏,并对胃有刺激性,故制成肠溶衣片,若研末服用,则改变了剂型使药物在胃内受酸的破坏而降低疗效,并增加不良反应。(2)药物的用法不合理。有些药物需要控制滴速,如果滴速过快就会发生不良反应。可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和患者的不理解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氧氟沙星注射液滴速应控制在30滴/分左右,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滴速为40滴/分。临床上在使用时往往由于忽视输液的滴速引起恶心等不良反应而终止使用 。

其次应预防由于合并用药掩盖不良反应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掩盖不良反应是指联用的药物掩盖了另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它不同于一般所指的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掩盖过敏反应的初期症状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一患儿因跌倒摔破头皮注射TAT[4],皮试结果阳性,为预防过敏反应,在行脱敏注射TAT之前肌注氟美松2mg及异丙嗪10mg,常规脱敏第3次肌注TAT后,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肌注0.1%肾上腺素,静滴氢化可的松,扩容、气管插管等措施处理无好转,约3h后死亡。本例使用了激素氟美松及抗组胺药物异丙嗪,暂时掩盖了过敏反应的症状,随着TAT剂量的增加,增大了过敏反应的危险程度,导致了休克致死。

在现今这种新药层出不穷、一药多名、老药换新名致使药物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混杂难辨的混乱状态下,我们更要预防重复用药带来的危害。因为那么多的商品名,医生和药师根本不可能全部记住,而患者更是不清楚哪些是同一种药,有时医生问是否用过某种药,他说的通常是通用名,而患者只知道商品名,于是会说没有用过,因此医生可能又开同种药,患者很可能因重复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加重:如白加黑、泰诺、日夜百服宁、快克都是感冒药,但千万不要同时服用,因为它们都含“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剂量加大会导致中毒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目前药店销售量最大的药品分别是感冒、抗生素、抗病毒、消化类药品,其次是降压药、心脏病治疗药等。 同一消费者频繁购买名称不同的相同药物在药店售药过程中极为常见。并且调查发现[5],87%的受访居民单纯地认为安全用药就是“按说明书服用”,但多数人表示看说明书仅看用法用量,不会看也看不懂药物成分和适应症;对不良反应根本不太了解,发生不良反应大多数人也不会明白所以然。而以上的药物又是一些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药物使用时需要谨慎,如果同时服用商品名不同的同一种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就会更加严重。因此,药店药师和社区医生应尽可能的向公众传授非处方药的适应病症及安全使用原则,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

以上的事例大多医护人员都知道,但在临床上为什么还常发生,就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能发现和识别ADR,就谈不上预防ADR,而医护人员是ADR的最初发现者,所以希望以上那些看似不大碍的现象能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大家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来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和重演,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践。我国开展ADR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误区和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药房,2004,15(3):138 [2] 王明柱 赵吉山。常见不合理配伍用药及分析[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4(9) [3] 杨锋文。打吊针不可擅自调速。大众健康,2006,2

[4] 陶功意、汤建华、李霞阳。合并用药掩盖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7:447 [5] 杨辑。消费者:最担心药物不良反应。21世纪药店

上一篇: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