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如何选取角度

时间:2022-07-02 10:36:04

新闻策划如何选取角度

在当今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策划成为一个重要的“撒手锏”。然而,为什么有的媒体的新闻策划能够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报道效果,而有的却事倍功半,效果平平?笔者以为,角度没选好是报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何为新闻角度?按《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就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

当然,每个人由于思维方式、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分析、判断和选择新闻角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环境,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笔者认为,在策划中要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除了需要平时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和多积累外,还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尊重客观事实。新闻策划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有什么样的事实就策划什么样的新闻,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世界,不能凭主观愿望改变和捏造新闻事实。2005年3月17日《河南商报》策划的《一案两凶 谁是真凶》深度报道,就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2005年1月份,河北在逃嫌疑犯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落网引起郑州多家媒体关注。2月底,《河南商报》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王书金主动交代自己曾在河北省广平县犯下的一桩杀人案,但广平警方却称此案早已告破,“凶手”聂树斌10年前就被执行死刑。为了揭开这一长达10年之久的冤假错案真相,《河南商报》立即组织策划,前后4次到广平县采访聂家父母、当年的办案律师和河北警方,由此拉开了全国媒体大规模报道“聂树斌冤案”的序幕。《南方周末》对此案进行了历时两年多的持续报道(2005年3月24日首篇报道《“聂树斌冤杀案”悬而未决 防“勾兑”公众吁异地调查》、2007年11月1日后续报道《“真凶”上诉求增其罪 聂树斌案绝处逢生》)。尊重客观事实,抓住事物本质,《河南商报》大胆地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使报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把准时代脉搏。新闻工作者应当紧跟时展步伐,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无论选取角度,还是提炼主题,都要尽可能地从宏观思考,在微观处落笔,不断寻求时代性与指导性、可读性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培养打造具有鲜活生命力、时空穿透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新闻精品,以揭示时展趋势。

三是坚持正确导向。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具有鲜明的舆论导向性。而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的祸福。因此,每一家媒体和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策划和报道时都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宣传好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出发点选题,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2001年,河北省邯郸县兼并乡党委、政府开辟了“政误公开”栏,主动曝光工作中的失误和干部中出现的一些不光明正大的事,于当年8月5日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详见《邯郸县兼并乡“政误”公开栏》),引发该报编辑部一场大讨论。有的老报人说,与“政绩公开”相比,“政误公开”更为难能可贵。也有的编辑讲,报纸上有些连续报道,尽管分为上、中、下,一、二、三,就是缺少这样能够引起波澜的报道。

四是突出读者需求。读者的需求是新闻策划角度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关键因素,角度选择得好,读者接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平时总有人说某篇报道角度选择得不好,并不是说它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不过硬,而是说新闻切入点没找好。因此,在策划时哪些热点、焦点问题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和注意力,哪些疑点、难点问题最能调动读者的看报积极性和阅读欲望,新闻工作者都要进行周密、详尽而细致的通盘考虑。换句话讲,就是要弄清楚“策划的报道到底写给谁看,让人们看什么”的问题。人们常讲“题好文一半”,笔者虽不敢说新闻角度选择好了报道也成功了一半,但有一个好的角度至少能为报道增添许多色彩。

2006年4月,《广州日报》推出的“新闻蓝页”深度报道版,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报纸的品牌版面,他们在新闻策划的角度选取上就设定了一条标准:采写的稿子发表以后会不会产生影响力,能否触动读者的心灵。如影响较大的《李银河收费采访始末》、《“奶妈”重出江湖惹争议》等报道,都是紧紧围绕读者的需求展开的。

总之,新闻报道能否多出精品、多出“亮点”,策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策划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找出最佳新闻角度,则是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经济日报)

上一篇:口语表达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怎样做好医学科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