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的深度报道

时间:2022-09-05 01:49:36

浅议新闻的深度报道

摘 要: “信息爆炸”时代赋予了深度报道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在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疏导民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第一要素首先是人――信息采集者。深度报道的质量,取决于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把握深度报道以及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做些探讨。

关键词: 深度报道; 记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 G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75-02

一、把握重心立体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其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除了传统的新闻五要素外,它更加关注How(怎么样)的挖掘。与一般报道方式相比,它更侧重于揭示事物、现象的全面真实、实质及意义,提供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之相关的事物现象的互动关系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前景趋势的预测等。

深度报道亦称专题报道、调查性报道,西方媒体称之为解释性报道、深入报道。现在的报道中,常把详尽的报道(密度报道)误视为深度报道,而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深度报道需要将事件的“点”延伸到横向、纵向的各个方面,展示事件的宏观态势和前景,要求跨越时空,由表及里,由内到外。所以,深度报道也可视为立体报道。这就是深度报道的任务重心所在。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其实,深度报道的采访,就是一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过程。它不仅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要有准确的判断、提炼、整合能力,从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实质性内容及发展趋势。结构多维、分析透彻、表述精当的深度报道方可发人思考,引起读者共鸣,满足受众求知欲。

笔者曾采写一篇关于《陕西省大中型企业科协工作状况》的深度报道,深入基层二十多天,走访了十多家企业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作了数万字笔记。虽然成稿不足万字,但由于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文中将当前企业对科协工作的认知程度,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依赖型”――这类企业长期以来在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具有相对稳定的优势,产品是大众消费品或稀缺产品,“皇帝女儿不愁嫁”,生产按部就班,只需作好销售即可,故而觉得科普工作可有可无,持无所谓态度,其科协工作也相对较差;二是“结构优化型”――这类企业大多在国企改革中经过资产重组、优化配置、技术更新、设备改造以及员工技术素质的提升,已经尝到了科普工作带来的甜头,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持肯定态度;三是“科技驱动型”――这类企业科技含量大、技术要求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更高,加之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必须依靠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来保证质量、提高整体效益,所以对科技极为重视,对科普工作要求迫切并能坚持不懈。文章继而阐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诸要素之和,已由乘数关系跃升为乘方关系。经过上述研究分析和提炼归纳,为陕西企业转型决策和确定科协工作方向提供了比较充分的依据。

同时,笔者在西安飞机制造公司采访时,发现他们针对“人才外流”这一普遍性棘手问题,采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挽救措施,很值得推广。于是不惜笔墨,向读者介绍了这一成功经验。文中以“全国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吕海的鲜活事迹为例,引用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层次论”,直陈知识分子期望“自我实现”的客观事实,指明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必须与其贡献成正比的现实要求,简要阐述了人才“单向流动”与“双向流动”的利弊关系,以“良禽择木而栖”作比,揭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合理流动”的必然性。

“涉浅水者得贝虾,入深水者得蛟龙”。(王充《论衡》)所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前提。如果只是道听途说,一味从网上搜索材料,只会盲人摸象、闭门造车,甚至以讹传讹。

三、注重策划同中求异

如今多数媒体在进行深度报道时,都非常注重前期策划,因为新闻质量的可比性彰显媒体的采编实力。策划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和配置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艾丰《新闻界》)而策划贵在选题,选题当以受众关注度和社会意义为先。新闻策划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切忌虚假炒作。

经常同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多家媒体都在报道,由于受众群体存在差异,采编的新闻内容不尽一致,但在报道视角上却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往往看了这家报道,就不必再看别的。雷同报道最为忌讳。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是极佳的解决办法。

资深新闻工作者任贤良有段话讲得好――“同中求异”的具体做法是:主题相同,角度求异;典型相同,素材求异;经验相同,做法求异;做法相同,思路求异;总体相同,细节求异等。他为我们准确寻找切入点,做好新闻策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开发区热”,各地政府为了“政绩”纷纷效法,有些媒体也视之为拉动GDP增长的强项予以正面报道。1992年,正当开发潮愈演愈烈之时,现任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透过“发展经济”的表象,看到了“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开发违背经济规律”的隐患,独具慧眼地写了一篇《何苦都挤一条道》的述评,引起中央媒体关注和高层重视,遂有了中央国务院【1993】6号文件的出台。不仅陕西撤销了96个盲目投资的开发区,全国也随之全面纠正开发热问题。

这是“同中求异”的一个特例。大多数情况下,报道主题相同,差异只在角度、背景材料、方法途径、细节等方面。但同中求异的“异”并非邪门歪道、极端另类,而是要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重在“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寻求不同的视点和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深度报道的实质是挖掘新闻事件与社会、人的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复合体”。深度的破解也就是将事实分解,分析事实形成的大小环境、原因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时空连线》等深度报道栏目,其思维路径为:广度+密度+进度+深度。这些经验颇具参考价值。

四、苦练硬功厚积薄发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回答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提问时,讲了“三个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尽管这是对作文和小说创作而言,但对于从事深度报道的新闻记者又何尝不可呢?那就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把“联想能力”转换成“分析能力”即可。因此,拙见以为要做好深度报道,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 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不只是对采访对象、现场及相关事物的感性认识,尤其要通过对各种细节的观察,发现直接或间接对象的心理变化及矛盾冲突,从而探究事物发生和演进的深层原因、本来面目及其深远影响。

今年上半年,发生在湖北省委大院门前的“打错门”事件――6名便衣警察暴打省委政法委维稳办副主任58岁的老妻16分钟。此事7月上旬由中华网率先披露,后经各大媒体频频曝光,读者惊愕之余颇多疑猜: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还是挟嫌报复?或者另有原因?时隔不久,7月21日07:30南方网邵建发出《警察误打官太太的看点在哪》;08:42华商网-华商报毕诗成发出《“打错门”里的“仇民式维稳”何其丑陋》;08:55文新传媒网何三畏发出《原来被“误打”的官妻是老上访户》;09:10人民网-检察日报殷国安发表《决不能让“打错门”事件“大事化小”》……连篇累牍的深度报道,把该事件阴差阳错的关系、背景、过程及深层原因揭露得淋漓尽致,加之分析点评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引发了人们对民主与法治建设艰巨性的深刻思考。

这些系列报道均不失为深度报道的经典之作。文章除了视点不同、手法各异,尤为出彩的是细节描述:公安方面领导到医院道歉时称打人纯属误会,“没想到打了你这个大领导的夫人”――阿谀之态,昭然若揭;官贵民贱,于无声处。此后“拔起萝卜带出泥”――湖南省长沙市某区一位房产局副局长的工作日记又被《南都周刊》披露,日记中记载了一位区长在大会上的发言:“对待上京上访人员,‘请公安按敌对势力办’。”激起了人们对暴力执法、暴力行政的愤慨!上述事件看似偶然,反映的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它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记者对事件独到的观察剖析不无关系。

2. 严谨的分析能力。有了各方面的采访素材,如果没有缜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要清晰阐述事件发生的脉络及因果关系、准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分析亦分高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作者的认知能力和理论造诣。这方面应该多读些范文力作,汲取营养,取人之长。笔者很赞同宋燕女士“观察和阅读也是采访”的观点。热衷于深度报道的编采人员应该潜心研读一些《逻辑学》方面的著述,以强化自己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因为“解释性报道”必须有足够的逻辑支撑才能“顺理成章”。同时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如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以增强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文章写好后,不妨作个“换位思考”,站在读者和当事人的角度审视一番,看看有无纰漏,立意和推论包括潜台词是否站得住脚?当然,深度报道更要遵循“用事实来说话”这一新闻基本原则,绝不可主观臆断、凭空杜撰,否则,覆水难收,后果不堪设想。

3. 精炼的表达能力。书面表达有别于口语表达,除了个人的先天禀赋之外,文字组合与写作技巧更多是靠后天的修养和萃取。同一件事各人表述方式会有差别,乃至良莠不齐。对于深度报道写作来说,首先必须把握好主题立意,精心制题,并讲求谋篇布局;其次是背景材料的运用,它服务于主题,融于整体脉络之中,拓展时空跨度和宏观视野。为了增加深度报道的知识性,最好做些相关功课;再次要讲究语言风格,遣词造句力求准确、简练、生动。一句话能说清的决不用两句,一个字能表达的就不用两个字。巧妙引用成语、典故和谚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文喜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应该讲究起伏、韵律和节奏感。但是,新闻报道的开头最好直奔主题,直言其事,不要绕弯子。另外,关于深度报道的文体,笔者认为大可不拘一格,可以是消息、通讯,也可以是纪实文学、调查报告,还可以是述评、杂文等,只要包含深度报道12项指标(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的部分或全部就行。

一篇高质量的深度报道,离不开深新的主题、精巧的结构、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文字的感染力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一是语言美,语言通俗、形象、生动,文字充满画面感,现场感强,多用动词;二是调动读者或观众的情感。用生动,真实感人的细节刺激读者或观众的情感,把握好叙事节奏(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构过程中自身表现出来的基本节拍);三是调动观众或读者关注、思考。在对矛盾冲突、严重问题的叙述时,潜移默化地吸引住他们,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文字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获得不应以牺牲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代价,毕竟,新闻不是文学,切不可为了吸引读者而编造情节,卖弄文采。

有道是“常写字笔下生辉,勤读书心中有本”。以上三个基本功得在实践中长期历练才能修成正果,因此,记者须勤于思考并注重知识积累。唯有博览群书,识多见广,做深度报道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

[2] 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 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

上一篇: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 下一篇:基于PDA和GIS技术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