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接国外直接投资情况及相应原因分析

时间:2022-07-02 06:20:38

中国承接国外直接投资情况及相应原因分析

摘 要 本文先简单总结了产业转移理论后,以各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数在当年总数的占比,来发现中国承接国外直接转移的地域承接情况,并总结了原因和相对应的政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理论 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数 原因和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1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

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种是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只是其宏观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而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O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L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I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从宏观角度来讲,主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从而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变化进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心――理论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重合产业论认为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所形成的重合产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而商品生产技术构成的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的相异性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 同时还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消除其负面效应和扩大其正面效应。

2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提出多年,但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单从下面表中的数据来看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北上广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以下两个表格的数据是通过整理各年统计年鉴中外商投资企业年末登记数在当年总数的占比,从各地区占比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中国各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情况,虽然有点粗糙,但也有其合理的地方。

从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年到2011年就占比变化情况,西部的占比有所增加,但东部仍然占有绝对数量,中部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趋势,但东北地区却是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东及沿海的江苏、浙江和福建仍占据较大比重,且上海和江苏的占比一直在上升,可以说,相对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对外商企业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原因

一般学者认为,沉淀成本、基础设施经济、集群经济造成的产业转移粘性是产业转移滞缓的主要原因。还有学者认为行政方面的原因也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除了以上及其他比较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两个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比较显著的原因:

(1)我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传统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较多的地区,这种出口模式如果不能有非常较大的改变的话,中西部所承接的产业转移只能是奔着资源利用而去,这些在承接产业转移量上只能占据较少份额,而那些占据大多数份额的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外产业转移则选择在东部落户。中国出动仍集中在沿海及北京、上海和广东,是除去一些特殊产业转移以外(如资源型的产业转移),其他产业转移(包括国内产业转移和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不可否认我国的消费市场仍集中在东部地区,这种现实情况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新企业的投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润,除了用于出口,本地消费市场的消费量也是影响利润的显著因素,从而成为国外产业转移的关注因素。中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不断增强、人口集中,这些都是外商看中的地方。而西部地区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除了一些特殊需求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没什么优势。

4相应政策

(1)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外开发水平,拓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 以后,中国同西部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启动,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应该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展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合作领域,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出口型产业,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产业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产业转移。

(2)增加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扩大中西部消费市场需求。收入水平低是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提高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其对本地消费市场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吸引产业的转移,而且也是中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力量之一。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可以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鼓励居民信贷消费,特别是提高对农业的专项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做好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增加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与创业机会,切实提高其收入水平。

(3)制定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集群环境。成熟的产业集群环境是吸引产业集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环境还处于成长初期,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一是中西部地方政府应科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二是根据自身区域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用地布局,重点发展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塑造专业化竞争优势,实现区域间产业集群互补与错位竞争,保障产业转移在区域间的有序发展;三是理顺政府职能,尽量减少行政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增强服务意识,减化部门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在确保环保门槛的情况下实行更加自由化的产业进入政策。

(4)发挥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体系,实现区域产业联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看得见的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应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首先,西部地区不能对转移过来的产业全盘承接,应当注意从资金、信息、技术和法制监控等方面,鼓励西进企业淘汰落后传统工艺,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西进企业的环保转型和产业升级。其次,鼓励扩大经济合作范围,建立有利于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可以尝试把东部地区的可转移产业(包括外资)吸引到中西部来。

上一篇:对长庆泾欣园创建安全社区必要性与建议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篮球比赛中小前锋在全队的任务及影响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