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剧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时间:2022-07-01 08:39:42

妊娠剧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摘要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妊娠剧吐病人52例,均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收效显著。故认为此方法切实可行,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妊娠剧吐中西医结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7.110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妊娠剧吐病人52例,年龄20~36岁,孕期40~95天,初次妊娠30例,2次及以上妊娠22例,尿酮体(+)11例,(++)21例,(+++)14例,(++++)6例,电解质紊乱、血钾低于35mmol/L15例。黄疸3例。脾胃虚弱型33例,肝胃不和型20例。采用西医补液对症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均在不同时期内达到了呕吐症状消失,精神转佳,饮食正常,尿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纠正的治愈标准。

先禁食2~3日,每日静脉滴注5%葡萄糖2000ml和5%的葡糖糖氯化钠1000ml,输液中加入维生素C3.0g,维生素B6100mg,同时肌注维生素B1100mg,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值或血气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使每日尿液至少达到1000ml。

经静脉补液失水情况缓解后,行辨证分型,予中药治疗,同时试进饮食。补液根据饮食情况予以减量,饮食基本正常后停止补液。

妊娠恶阻辨证分型较为单纯,共分两种类型,即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①若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胀,嗳气叹息,头胀而晕,心烦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属肝胃不和证,治法宜平肝和胃,降逆止呕,方用苏叶黄连汤加味:苏叶15g,黄连5g,陈皮15g,半夏10g,竹茹15g,乌梅15g。②若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食入即吐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四肢倦怠,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滑缓无力,则属脾胃虚弱,治法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白术20g,党参20g,茯苓15g,陈皮15g,半夏10g,木香5g,砂仁9g,生姜10g,大枣10枚,炙甘草10g。必须注意: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分次服用。

例1:患者,女,32岁,第2次妊娠,停经42天,食入即吐10天,呕吐清涎,面色萎黄,颜面微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头昏嗜睡,舌淡红胎白微腻,脉滑缓无力。测尿FT阳性,尿酮体(+++),血清钾3.3mmol/L。入院后予禁食,以上述方法补液及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6、肌注维生素B1,同时因为血钾低于正常,补钾2.0g。补液2天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但其余症状同前,继以上述香砂六君子汤加阿胶烊化15g 1剂试服,嘱少量多次服用,继续补液,服药顺利,次日试进饮食,食入未吐,补液减至2000ml,再予原方3剂后,患者有食欲,补液减至1000ml。此后均以香砂六君子汤随症加减,并逐渐停止补液,9天后患者症状消失,饮食正常,精神转佳,测尿酮体转阴,血钾正常,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

讨论

孕妇在早孕时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孕妇生命时,称妊娠剧吐。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极个别患者可因剧吐而死于某些并发症,如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

妊娠剧吐中医称“妊娠恶阻”,也称“子病”、“病儿”等,临床多见,顾名思义即妊娠时出现剧烈呕吐,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多在孕早期发生,亦个别有持续至整个孕期者,由于呕吐严重,患者明显消瘦,极度疲乏,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搏增快,体温升高,甚至出现血压下降、黄疸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可见电解质紊乱,尿比重增加,尿中出现酮体,血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尿蛋白和尿管型,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若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意识模糊及昏睡状态,威胁孕妇生命。

西医对妊娠剧吐的病因尚不明确,据临床观察,认为可能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功能失调,致使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中医认为是孕后血海之血专供养胎,使冲脉之血不足,而冲脉之气相对有余,冲脉隶属于阳明,冲脉之气不得下泄,往往上犯于胃,胃失和降而致恶心呕吐。

此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方法中先予禁食、补液为对症治疗,亦即急则治标之意,输液能快速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入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并有解毒作用;维生素B6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亦能影响脂肪代谢,临床主要用于止呕;维生素B1参与体内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输液中不常规补钾,因为如果肾功能受损和酸中毒可使细胞内钾离子较多转移至细胞外,出现高血钾[1],故需根据血清离子测定结果决定是否补钾;碳酸氢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失水症状缓解、危急情况解除后,再审病求因,以中药缓治其本,分辨证型以呕吐物的性质为主,呕吐酸水或苦水为肝胃不和,其病机为肝郁气滞,失于疏泄,肝胆相表里,肝气上逆,胆火随之上升,胆汁外溢故呕吐酸水或苦水。呕吐饮食或清涎为脾胃虚弱,其病机为脾胃虚弱,孕后血盛于下,冲脉之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不思饮食或食入即吐,脾胃虚弱,运化失权,水湿内停,则呕吐清涎。若主症不易鉴别,则结合兼症鉴别证型。苏叶黄连汤中苏叶、陈皮和胃理气,竹茹清热止呕,黄连苦寒清肝胆之热,半夏降逆止呕,乌梅生津止渴、性酸以敛肝,全方共奏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使肝胃得和、逆气得降则呕自平;香砂六君子汤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安胎,半夏降逆止呕,砂仁醒脾和胃,陈皮理气和中,大枣补脾健中、养血安神,全方共奏健脾和胃、顺气降逆之效,使呕自平、胎自安。如此中西结合,标本兼治,故多能奏效。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19.

上一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血瘀不孕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