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教育的问题

时间:2022-07-01 05:55:11

【前言】绘画艺术教育的问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短期效果与利益的驱使下学生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不假思索地进行一番抄袭,最后编个名字就成为自己的成果。这种粗暴的“艺术活动”正蹂躏和践踏着传统与现代的经典。 2.形式的盲目强化也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在创作中将形式作为艺术追求的根本目标,只强化形式...

绘画艺术教育的问题

艺术的真实性、永恒性一直是艺术家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艺术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表现内容上都有如当今社会的一样复杂、多变。社会在变、思想在变、艺术在发展。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在艺术中同样可以寻找到生活的气息。此时的绘画艺术同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欣赏者的欣赏角度增多了,欣赏的层次明确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导致绘画艺术的门类与功能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多元与繁杂的背景,绘画艺术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问题。

一 面上的问题

绘画的外在形态作为最初、最直接的视觉效果及视觉感受,它必然会成为绘画艺术的初期问题(形式主义的问题)。

作为绘画作品最外在的状态(如画面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直观的视觉效果),都是在第一时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而这时的形态也是最容易被模仿及解读的。因为它特征强烈并留于表面。在设计学的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中就可以找到相关理论来解读画面的各种构图规律、色彩关系以及造型原理。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规律和特征吸引了大量希望用最简便、最快捷、最省事的方法就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艺术的可能性为投机者打开了一扇门。他们打着艺术的幌子从事着“最肤浅”、“最庸俗”的艺术活动。高校的学生甚至将抄袭变为吸取、将临摹变为借鉴、将简单变为单纯、将无知变为天真。昼夜之间出现了多少个毕加索、卢梭、达利、梵高……大师的创业历程完全没有被人注意,他们只看到成功的一刹那。大师的培养似乎变成了最简单的事。

1.形式的模仿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之一

在短期效果与利益的驱使下学生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不假思索地进行一番抄袭,最后编个名字就成为自己的成果。这种粗暴的“艺术活动”正蹂躏和践踏着传统与现代的经典。

2.形式的盲目强化也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在创作中将形式作为艺术追求的根本目标,只强化形式感和画面效果,博取观者的视觉感受,但往往在强化画面形式和效果的同时绘画艺术的灵魂已消失殆尽。形式感相比深刻的内涵来说要容易得多,毕竟他还留于形,但内涵却留于心。

3.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符号而符号这同样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利用某种特别的形式或符合来象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用最快的方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而这样的道路远比心灵深处的道路容易寻找得多。很难想象一个艺术家一生就画一种风格或是一种内容,最终成为新时代的“花王”、“鸟王”、“鱼王”、“石王”、“瓜王”……总之,坚持到底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王”。

二 面下的问题

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精神与情感的体现是作画的根本动力与核心。而作为相对抽象的精神和情感往往是通过体验和逻辑逐步深入的。欣赏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体会及沟通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然而,这个隐藏为抽象的领域又总是对艺术起着深刻的影响。

过度的倾向形式会导致精神的丧失,相反,过度的强调精神必然导致形式的消逝。其实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相互关系。面上的问题倾向具象,而面下的问题更倾向抽象。当我们进入艺术的抽象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艺术的范畴变得更宽、更广、更深了。而在这样一个近似宇宙的世界里,要寻找参照物也变得异常困难。同样,在抽象的艺术领域要划分艺术的标准也很困难。因为此时的批判标准已变成抽象,人们更多的要依赖感觉去判断。感觉的准确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一批投机者。他们不用再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钻研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技法。他们可以随意创造任何事与物而不用担心画面的造型、色彩、构图,只要在这个作品上打上一个奇异的名字,人的观念似乎就注入其中了。在学生中就存在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故意夸大观念和情感的作用,将画面上的色彩、造型看做肤浅。这时的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政府的国度,标准、规范、法则都抛于脑后。

在进入这个抽象的世界后,寻找深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人类的文明之中哲学一直以揭示真理为目标,此时的真理似乎与艺术的真谛画上了等号。艺术家将艺术品的深度寄托于哲学的深度,将艺术的表现用于阐述哲学的概念。刹那间艺术家变成了哲学家。而艺术由对创作者灵魂与体验的交流转变为对世界客观真理的寻求过程。然而艺术一旦与哲学画上等号,艺术将丧失他的人文关怀。其实对于艺术深度的理解并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条件,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它只需要作者完全地投入心灵的挖掘,彻底地再现心灵的体验,无论这样的感受是否符合客观的真理它都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但人们往往没有将重心放在对自我的挖掘中,而是想借助深刻的哲学或神秘的宗教来加以掩饰,让艺术依附其中。一件平庸的作品借助哲学或宗教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然而在艺术的精品之中,我们很难找到只追求某种真理或某种思想的传达而不注重艺术载体和艺术精神。

三 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带来的问题

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的到来,在带来大量新鲜血液的同时更带来了大量的伪课题、伪艺术、伪技术。各种各样的画派、思想在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及研究就直接进入学术领域,并迅速戴上“前沿艺术”、“边缘学科”的帽子。作为高等艺术教学单位艺术的培育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在这个系统中具有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这也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标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图像艺术、观念艺术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但众多的艺术形式是否都具备完整的艺术教学体系和批判标准。作为教育单位,艺术的教学显得更加严谨,因为教学中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错误。相比之下,艺术单位

就可以将众多新知识作为对艺术探索的实验,而不用为其他人负责。高校中的艺术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是具备多种身份的,他可以作为教师也可以作为艺术家,但他不能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试验与他的艺术教学混淆,因为他必须对其学生负责。

装置艺术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它与传统的雕塑艺术更为接近,它们都以三维的形态体现它的内容和情感。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几乎运用的全是现成品,而作为作品的塑造它更偏重于运用现成品进行排列、组合,更强化作者运用这些因素的观念与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它缩小了艺术制作与普通人群的距离,让普通人可以回避技术上的难题而进入艺术的殿堂。然而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技术的差别,而艺术的内涵则难以明确。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专业水平较差的同学越愿意进行尝试(在这里不包括那些对艺术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同学)。因为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学科可以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空间去回避各种问题,同时带来一个“敢于探索”的帽子。

行为艺术从其表现形式与传达的概念来看,它更接近传统的表演艺术和舞蹈艺术,在传播途径上它更多地运用影视手段。但在现今的行为艺术中,行为的表演者更多地集中在非表演或舞蹈专业的群体中,它更偏重于创作人的观念与思想的再现。这样的偏重与装置艺术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那么,行为与装置艺术到底有没有在艺术的本质上与雕塑和表演形成根本的差别?这一点还需要仔细、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必须承认雕塑与表演艺术在现今还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巨大的表现空间。当我们被各种雕塑艺术和表演艺术所折服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艺术中的技术的重要性。从艺术的模仿或是完成来看,技术的削减带来的是简化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让普通人能够轻松地从事艺术的表现。但吸引观众的依然是那些精湛技术与深刻内涵的结合。

作为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在接受的同时更需要具体、深入地分析这些新形式、新学科的存在条件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云南本土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为例,应该找到一个相应的市场或培养这些艺术的土壤。但奇怪的是这些艺术形式的观赏者几乎全是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消费市场还完全没有形成。相比之下,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形成一个市场尽管市场还不健全。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在今天的云南艺术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对观念和思想的强调,而对技术的表现显得更为缺乏。作为一件艺术品,它必须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消费者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如果,作品只强化思想和观念而放弃对技术的强化,那么作品往往只能体现一个虚(抽象)的概念,这样的艺术品对消费者提出的消费概念也是虚的,即抽象的。这种虚的概念很难作为消费者购买作品的直接动机。作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同样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交流内容,这个内容构建在具体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与思想观念之中。如果我们抛开具体的技术,只进行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必然会导致产生空对空的抽象概念,而这样交流的结果也必然是一个虚的概念。那么交流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以上现状让我们对云南的本土装置、行为艺术产生质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或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他们继续进行这种方式的艺术活动。是否因为该艺术活动具有前沿性,从而标明作者的立场?还是因为该艺术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这种吸引力又从何而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中是那么稳定以至于西方的文化到了近代才传入。中国人的表现方式始终与国家的传统文化、道德有关,因此在经历近代的战争和政治动荡中中国的艺术家始终没有出现过激进的行为来表现他的艺术思想。而奇怪的是当中国真正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中国的艺术家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进行着各种令人生畏的“吃人”、“自残”、“”的艺术成果。这些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原因。

新的文化名称、艺术名称以及新的艺术形式的判定在充分解释、分析艺术现象和艺术类型的同时也给大量与之无关的艺术活动和作品找到重新命名、重新投生的机会。艺术的产物无论是与非都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庇护伞,既然艺术强调它的包容性与个性,从欣赏的角度也变成仁者见仁的事了。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打上一个艺术的名义成为艺术品。艺术一旦由包容变成占领,那么艺术就消亡了。当任何一个事物或动作都成为艺术品或艺术活动时,艺术的价值也就消失了。艺术的创造需要是需要思考再现的,它并不需要一个名义、一个标签来说明它是艺术。人与动物在某些方面是极其相似的,越是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体,它们除了逃避之外更学会了装腔作势,装做自己身带剧毒或是张牙舞爪地显示自己充满了力量。越是弱小的动物声音越尖利越刺耳,因为它们必须借助这个方式来保护自己,在艺术的世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人,他们越是不懂艺术却更想将自己装扮成艺术家,而那些真正的大师却显得异常平和朴实,那些生怕别人不知道那就是艺术品的作者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说明表白那就是当代、前卫的艺术品。永恒的艺术品总以最安静的形态证明自己的强大,在近年的学生作品中已经很难寻找到真正平和的心灵,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张牙舞爪的浅薄。

艺术的领域由美的范畴走到了对丑的接纳与承认,艺术本应该向更宽、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然而今天的当代艺术却被引入一个激进、激烈的状态中,大量艺术家在接纳和承认丑的范畴时相对传统的概念被划出艺术的范畴,艺术在这部分艺术家的眼中进入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性与道德沦丧的世界中。当代艺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离人类的文明、道德、社会现实越来越远。传统作品中的暴力场面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作品利用象征的手段去反映作者的态度,而此时的暴力表现已经成为直接的体现,这种直接甚至是对作者与观者的直接伤害。传统作品中的性往往是以爱为主体,强调人类的道德与修养,强调爱的伟大与脆弱,爱的宽容与自私。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大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人们心中早已形成特有的性观念,在作品中对性的表现也形成了它特有的诠释方式,以及程度把握的标准。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含蓄地表现这一主题,而极端化的艺术概念采用了最直白、最刺激、最反叛的手段去体现性。由此而来的结果集中在那些反人类、反道德的层面上。作品充满了性与暴力的内容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哗众取宠。在扬名的刹那,这批艺术工作者已不在意是美名还是恶名,只要出名就是成功。在高校的学生作品中,这个势头有增无减,作为一个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他真那么了解性与爱、暴力与血腥吗?其实最终还是图名利的欲望在驱使他们。

唯美在艺术表现中将人引入一个用美丽编织的梦幻当

中,这张编织的网是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唯美将艺术的空间与领域变成狭隘的再现,它的完全不能激起人类的反思与责任感。将美的范畴排除,转而进入唯丑的范畴,艺术首先将丧失的是它的观赏性,其次留给人们的只有痛苦与折磨,此时对观者来说他的反思只会成为反抗,因为人的思想无论是转化还是接纳都有一个过程。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进入我们的世界,而不是那种只有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的简单道理。

其实这些艺术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们趋利避害的功利思想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放弃自己心灵的归宿以及对待艺术的真诚,追求功利的欲望必然引导着作者在艺术的各个层面与范畴中寻找捷径,寻找艺术的庇护和借口。

上一篇:浅谈数学高效课堂 下一篇:以写字教学特色项目促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