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元素“线”的表现运用

时间:2022-09-11 06:28:15

中西方绘画元素“线”的表现运用

摘 要:线条作为最直接的艺术造型语言,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艺术家的探索演变,由最原始的朴拙幼稚发展到后期的成熟洗练。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对线的追求与运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绘画;线;情感

线作为绘画的元素在表达作者的情感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无不体现了对线的研究与运用。故有“线条是绘画的灵魂”之称。

1 线的概念及作用

线从几何学上定义为:一个点任意移动所形成的轨迹。在现实当中实际是不存在的,在绘画中我们所说的线只不过是面与面交接的地方,是我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视觉语言。

线作为艺术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从原始人创作的洞穴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用简洁的线条描绘的各种形象,这些朴拙概括的线条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线条作为艺术家表现形象和抒感的造型语言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以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从未放弃过对线条的探索和创新。

1.1 线在西方绘画中的发展演变

线条作为最直接的艺术造型语言,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艺术家的探索演变,由最原始的朴拙幼稚发展到后期的成熟洗练。西方绘画注重自然科学,擅长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表现物象。因而西方的艺术崇尚尊重自然现象表现客观世界。如达芬奇曾说过:“可见性即确实性”。故印象派之前的西方艺术重视解剖、透视、空间、体积等。线条在绘画里只是作为塑造画面的一种手段而存在,并没有体现出它的独立艺术价值。到后印象派之后,艺术的风格开始多样化,追求表现真实的客观形象不再是唯一的目标,艺术作品中开始注入更多的艺术家的主观感受。线条的作用和价值被艺术家重新定位,线条作为艺术的生命力开始体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中,用自由、洒脱的线条加上夸张、激烈的色彩表现的形象来追求平面装饰的效果。另外像表现绘画艺术家蒙克的作品用线表现的力度也大大增加了画面的张力,这时的线已不是纯粹的造型手段而是更多的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到了后现代时期,抽象派艺术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线条从画面中抽取出来作为画面独立的构成元素。如康定斯基的作品,那些看似随意舞动的线条加上一些抽象的点面,展现给观众的恰恰是像音乐一样有节奏的乐章,线条本身的情绪和节奏得以完美的呈现。虽然中西方绘画中的线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在很多时候作用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两者还是存在众多的差异,西方的线更注重形式上的美感,缺少了中国画中线的那种内涵和生命力。

1.2 线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意义

中国传统绘画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画面的风格上以意向表现为主。中国画注重用线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是一种书写式的艺术。不同的线条传达出不同的韵味,或轻柔、或朴拙、或急切、或迟缓等。所谓“书画同源”就是说中国的传统画中有很多东西是和书法相通的,尤其是线的用笔。如齐白石的作品中的线条非常有个性,他精通中国的书法,把各种书法用笔融会贯通运用到画面中,绘画风格独具特色,使观众在欣赏他的绘画作品时犹如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在中国画中艺术家由于所观察到的物象感受不同,对物象进行概括提炼之后,在用笔上就产生了不同情感变化的线条。线作为中国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它的运用远远大于塑造形体的需求,成为艺术家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

2 线在西方绘画中的表现运用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客观表现物体。线作为点的运动轨迹在早期的作品中是为勾画物体轮廓、塑造形体、表现空间服务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艺术家用线准确的表现出透视关系及用线的轻重浓淡表现出的体积空间感来追求在二维的空间上创造三维的绘画效果。如达芬奇的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在用线理性的分析表现的物体。伟大的艺术家安格尔说过“线条就是素描,就是一切”。一切的素描都是无数的线条组成的,画面中的素描关系其实就是线与线的关系。线在运用时的刚柔、快慢、粗细、浓淡、长短、曲直、疏密等关系直接表现在画面中便能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线条本身没有情感,所谓的情感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凭借自身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感受赋予线的一种精神寄托。如德国艺术家丢勒的作品《母亲》中,用线的轻重、疏密刻画的一位饱经沧桑、瘦骨如柴的妇女形象,画面的用笔并不繁琐,但艺术感染力极大。

西方的艺术经过了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等众多流派发展到后现代抽象绘画的时候。画面的构成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不在是简单的表现客观自然,艺术家们大胆创新摆脱了艺术形体的束缚,对物象就行解构再重构追求艺术内在的本质。故抽象艺术我们看不到具体的形体和空间,看到的只有画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各种关系,这些构成要素相互的转化、支撑、平衡构成了画面的节奏,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共鸣。此时,画面中的线是一种概念、一种情绪,线与线的交叉、分割、连接、融合作为支撑画面的最基本的形贯穿始终。不同于具象绘画中线的作用,此时的线更多的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作为绘画的造型语言由辅助变为了主角、被动变为了主动、表象变为了内涵。在西方的艺术史上可以算是对线的地位和审美价值的极大认可。

3 线在中国绘画中的表现运用

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绘画中线条就是艺术的生命力,是艺术最原始和最终的表现手段。由于中国艺术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感受,故中国的艺术是非理性、非客观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艺术的造型语言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西方的艺术追求光影、空间、透视等三维的效果,使得线条被形体所束缚,在形式表达上不如中国的艺术自由。中国画追求以线造型、传情,在作画时一般用墨画线,墨的干湿、浓淡、轻重、加上毛笔的不同用笔方式形成了国画中不同的线条情感,或典雅、或古朴、或轻松、或豪放。中国画中的“十八描”既是对各种用线的总结。

中国画中最早在用线方面做出成就的首推吴道子,所谓“吴带当风”既是其绘画风格的概括,从其作品中可见其用线的圆浑、洒脱、描绘的衣纹飘逸、超俗之感。中国的艺术家在作画时是在追求线的节奏和韵律,每根线都具有内涵和生命力。故我们在欣赏中国画时首先看的就是线的用笔,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线的好坏。

中国画中线的独立艺术价值虽然与西方的抽象画中的很相似,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艺术的发展变化历史来看,两者从根本上还是存在着差异的。西方抽象画中的线虽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但它的主要作用还是画面构成的需要,而中国画中的线是作为绘画灵魂出现的,是绘画情感表现的一种符号,它的主观性要大于客观性。

4 总结

总之,在艺术的发展长河中,作为绘画造型表现的线经过了艺术家的加工革新,在功能和意义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原来的符号性、形式性逐渐的被艺术家注入情感,变的赋有生命力,由绘画领域逐渐向其他各种设计生活领域拓展。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安徽美术出版社.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世雄.线条的表情[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高校班级学风建设探析 下一篇:现代技术下环境图形设计的研究与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