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7-26 08:46:19

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摘 要]绘画和摄影作为平面视觉传达艺术的同胞兄弟,在构图、审美,表现方式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实质表现。两者不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两者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发展。

[关键词]绘画;摄影;构图;审美;表现方式

摄影和绘画同属于平面范畴的视觉艺术,虽然绘画存在的时间远比摄影要久远的多,但是摄影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会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在表现美,再现生活和记录生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绘画和摄影作为创造视觉对象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人类对此方面的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位,体现着人类不同的生活理念。世界上包括音乐、美术、建筑、摄影、设计、书法、雕塑、文学等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虽然这些艺术门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了解了这些,将更加有助于人们的审美修养的提高。

一、摄影与绘画的构图和技法

说:“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多样化,就像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是仔细看,每片叶子又略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

构图一词,是常用的绘画术语,学习西画这是一门基本课程。构图在中国画论中叫“布局”,也有称“章法”、“置阵布势”等。中国画的意思就是把形象在画面上组织起来加以安排,更加艺术化、条理化。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构图都不能脱离内容,为构图而构图,必然陷入形式主义。中国画论上讲,先立意后为像就是这个道理。 构图是画面中“形”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如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在构图方面不仅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而且两者也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如绘画艺术中画面的分割方法、画面中虚实疏密之间的关系、画面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的穿插关系;绘画色彩方面的相似、互补、对比;都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摄影艺术领域中。除此之外,黄金分割法和三分法也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的拍摄照片。因此,构图乃是摄影家将自然界的“形”变成艺术的“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绘画技法方面,是随心所欲的,一直都存在着各个流派,各种画种相互效仿的情况,这些绘画技法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也在对摄影艺术体现出不可或缺的影响。例如:有些摄影作品就和绘画艺术中的国画、水彩、油画的风格极为相似;而有些写实性的绘画作品又如同摄影作品一样,画面表现细腻,具有极高的真实感。早期的摄影师绝大部分都是画家或半路改行的,如:郎静山在中国画方面的造诣很高,有极深的修养,以至于他的摄影作品也在追求中国画中水墨的效果。

二、绘画和摄影艺术中的审美

绘画与摄影艺术都是瞬间艺术。但是,摄影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只能是在相机镜头“视野”之内的,按下快门那一瞬间的情景。绘画,就没有这种局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可以是已经过去的一瞬间,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一瞬间,也可以是运用想象对未来一瞬间的描绘。绘画不但可以描画可见的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现抽象的不具体的事物,比如人的精神、思想等。当然,摄影作品也能在摄影中加以体现,然而却没有绘画这样自由,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画像》,就把一个自尊心极强、阴险奸诈、毒辣凶狠的人物的精神表现了出来。绘画还可以借助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以及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表现艺术形象。

摄影艺术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结晶,在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方面,与其他传统艺术相比较,它必然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观赏与分析国内外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出规律,归纳出以下四种方式:在发现选择中,实现平凡美的升华;在观察取舍中,体现光影美的追求;在等待捕捉中,完成瞬间美的凝聚;在构思导演中,进行摄影美的再造。

三、绘画和摄影的表现方式

绘画早在14000多年以前就出现在了人类的生活当中,并且它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充实着人类的生活。尽管它经历了人类历史长河的无数次洗礼,各种流派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仍然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艺术形式。直至人类在19世纪发明了摄影之后,很多绘画作品还是在一味的追求写实,甚至还有一些画家自不量力的要用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一决写实的高低。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开始意识到绘画的意义,为什么一定要画到和实物一模一样的程度?因为这是人们意识到了绘画的再像,也不可能比摄影留下的影像更加真实。随着绘画中印象派的诞生,人类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接受了摄影艺术已经存在的事实。例如早期的大部分摄影师都是从事绘画的艺术家,所以这些人自然而然的把摄影当作了一种更快捷的绘画形式。这些摄影师正是因为有绘画技巧作为支撑,才得以让他们的摄影作品更加鲜活。

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的产生有赖于近代科学技术。1839年发明摄影术之后,到十九世纪末,出现了肖像摄影、绘画派摄影和纪实摄影。摄影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摄影属于造型艺术,诉之于视觉。与绘画的造型性、空间性、静止性等的共同点的存在是由于其艺术形象是在平面的空间上展示出来。但是摄影创作必须面对实体,摄影行为就是现实中实体再现,与绘画的区别由此而来。

不论何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摄影艺术是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这些摄影艺术语言,其特殊的审美作用,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形式感、形式美感。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感,是十分丰富的,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等。我们从摄影艺术中,所获得的美感是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的。

黑龙江省2012年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绘画元素在拍摄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立项编号:12B002

上一篇:从微博信息传播看国内网民媒介素养 下一篇:谈电视台少儿栏目如何进行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