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03:01:19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房屋建筑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提高房屋的建筑质量也就了必然性,在现代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点主要有:(1)防火性能好(2)比钢结构节省成本(3)经久耐用。因此要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配比提高质量要求从材料为前提,严格控制质量,这样整个施工工艺都能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

1房屋设计

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之前预定好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温度变化及控制温度的指标并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

在施工前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根据施工的要求尽量避免使用高强混凝土,为了能够在设计源头对混凝土薄弱部位控制裂缝形成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在C20~C40范围内对混凝土进行选择,在进行抗裂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薄弱的地方。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选择钢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同时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用温度控制方案。钢模板不仅有较高的保温功能,钢模板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木模板,但是木模板能够作为保温材料使用。

在做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很多方面的准备,预算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但要先预算温度指标其中较为准确的可以采用有限元法。此外,根据建筑的具体实际情况决定抗温筋的设置尤其是屋面板、阴阳角处以及楼板等部位最好使用小直径、密间距布置。

2裂缝处理

2.1充填法

施工时必须及时涂底层结合料。先将槽内碎片清除填充后,待填充料充分硬化,再用砂轮或抛光机将表面磨光,具体做法是当裂缝较宽时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或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方案将沿裂缝混凝土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

2.2表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裂缝较窄一般可用环氧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目的是为了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方法是沿混凝土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如果单纯以防水为目的,也可采用涂刷沥青的方法。施工时先将混凝土表面清水洗净干燥,用钢丝刷打毛将混凝土表面气孔由油灰状树脂填平,然后在其上铺设薄膜。

2.3注入法

当裂缝宽度较且较深时,可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在裂缝宽大于0.3mm,构件的裂缝情况影响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时,效果较好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修补,首先裂缝处安设注入用管,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其它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分析比较做出最优方案达到加固目的应更慎重研讨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

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加强水泥的进货检验相关工作

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量进行抽检。水泥进货必须对产品合格证及材质证明进行验证杜绝不合格水泥投入砼生产,水泥仓库避雨措施要有良好防潮,严禁将已经降低标号的水泥使用在工程中,对受潮结块和超期储存的水泥要作报废处理。

3.2严把砂石骨料质量关

为了确保砂石骨料质量,要严格按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使其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3.3严把拌和系统秤量关

每班正式秤量前均对秤量进行零点校定,严禁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秤量衡继续使用,确保秤量衡的准确度,要定期对秤量进行检测。

3.4严把砼生产过程控制关

要确保砼配料单的正确性,运输砼的车辆要按砼强度等级、砼浇筑部位等进行标识,准确到达部位,并严格制定审批制度。

3.5加强砼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操作人员发现不合格或异常料入仓时要及时报告,严禁不合格的入仓严禁无合格证的砼出拌合站,及时排除仓内积水,砼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加水;砼浇筑过程中防止欠振和过振,砼振捣要适宜,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分批浇筑,杜绝低强砼以保证砼的质量。

3.6强化砼的防裂缝措施

夏季砼施工,其控制标准符合有关设计文件要求,要有隔热措施,当浇筑仓位高度大于2m时采用铁制串筒或溜槽下料。冬季施工要有保温措施,砼施工时每层砼下料入仓摊铺的间歇时间不超过1.5h,适当加大砼的坍落度或改为同强度低一级配的砼,对配筋较密难操作的部位新浇砼,在养护期内其砼表面要保持湿润。板钢筋分上下两层时,受力钢筋确需搭接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搭接接头要相互错开,为保证上下层的净间距,两层间设置稳定可靠的钢筋铁马凳,即从任一绑扎接头至中心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受压区不得超过50%,受拉区不得超过25%,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符合的规范要求。

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4.1混凝土的养护

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通常采用保温养护的方式进行。在保温养护的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样度符合施工要求,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整个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保温养护也是为了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能够极大限度地预防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是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混凝土浇筑后温度持续的时间应不少于15天。因此,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4.2混凝土的浇筑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因为泵送混凝土泌水情况较为严重,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5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原因

5.1混凝土原材料造成问题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运输,且从环保要求方面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现场拌合混凝土进行施工。如长距离及长时间的运输已拌合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水灰比变大,及现场拌合混凝土材料中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自身含泥量过大,而未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彻底会导致拌合混凝土强度降低,不合标准,混凝土变稀等情况发生,难以保证混凝土正常的质量。粗集料的级配系数不合理,混凝土中水泥、水、碎石和砂的配料比例不准确,质量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因水泥浆的不足而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混凝土构件强度大打折扣。

5.2 混凝土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原因

5.2.1 模板工程

现场施工中对于模板的制作、拼装、和模等都无法做到精确,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构件出现蜂窝麻面及漏浆变形等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失去应该符合要求的强度,性能,使得在实际运用当中出现诸如变形、开缝等情况。

5.2.2 混凝土浇筑、振捣

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未能按照要求进行配料,混凝土拌合时间不足,导致水泥未能充分进行水化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现浇混凝土构件,在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的质量问题,直接原因在于现浇构件,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振捣部位不完整以及振捣不够密实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

结 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财产安全,相关施工人员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找出对策,这样才能把工程建设真正搞好,使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子刚.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施工[J]. 广东建材. 2005(10)

[2] 翁益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施工控制措施[J]. 建筑安全. 2007(11)

[3] 黄汉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其要素把握[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08)

[4] 于洪雷.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与控制措施[J]. 科技风. 2010(10)

上一篇: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下一篇:浅析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