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01 01:53:10

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一、2009年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五大任务”和“保增长、促和谐、抓党建”的总体思路,始终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保增长的主要内容,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举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入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使我市民营经济延续了近年来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796.4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总产值6462.7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营业收入6184.5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利润总额325.4亿元,同比增长13.4%;完成上交税金159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25.4亿元,同比增长40.7%;预计到年底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440亿元,增长20%;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0亿元,增长31%;民营上交税金完成254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民营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18.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1.6%,超过全市1.9个百分点,占全市份额分别达到58%、58.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8、2.4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快,产值增速明显。远大企业集团完成与瑞士旭密林建筑设计研发公司联合成立欧洲设计研发中心,截止9月末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完成与全俄列宁电工技术研究院建立*分院项目签约,企业产值增长45%以上。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建设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参加了申报答辩,其订货值增长3倍。

——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今年1-10月份,24个工业园区完成产值1975.4亿元,上缴税金35.6亿元。35个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6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8亿元,上缴税金34.6亿元;已有五个产业集群达百亿产出,预计到年底,将有10个产出达百亿的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1-10月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完成增加值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上缴税金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预计到年底,全市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00个。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1-10月份,全市引进实际到位内资(全口径)558.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3.1%,其中引进实际到位内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642个,到位资金546.7亿元。预计到年底,全市引进内资600亿元。全市建设工业地产项目84个,新开工面积571.36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的95.2%,竣工面积279.63万平方米,项目出租、出售率达80%。

二、发展民营经济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促进民营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为全市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摆在突出重要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加以全力推进。今年春节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3月27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做重要讲话,并对全市40户非公有制经济的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极大地增强了非公企业家的信心,有效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市政府还于年初出台了《*市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

(二)搭建融资平台,加大资金扶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我局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目前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11次,分别组织和协调中行、建行、广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参加对接,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全市13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9月份为882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完成担保额10.67亿元。其中新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573家,新增担保额6.6亿元。市政府设立20亿元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包括非公经济在内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筹资10亿元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截止到目前,全市已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注资9.94亿元,并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三)实施“两送一帮”,进企业解难题,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组织了“进企业解难题实施保增长工程”活动。组织实施了“两送一帮”工程。即送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运用近期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问题;帮融资,通过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积极开展“三变三为”活动,即变依靠文件指导为主动现场办公服务;变领导指派协调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企业请求解决问题为主动上门服务。组织人员带着“一表一卡”,先后多次到县区、到困难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先后为26户特困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用电、补贴等四大类46个问题,帮助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加大开放力度,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民营经济队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在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引进内资任务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下达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列入年度绩效考评。建立以各区、县(市)和开发区作为引进内资主要责任单位和相关市直部门为协办责任单位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传统招商引资方式的同时,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先后推出了“工业地产”招商、“主题概念”招商、“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招商、“孵化器”招商等新的招商模式,对国内外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站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第一线,亲自带队招商,多次召开调度会,听取市各区、县(市)、开发区主要领导汇报引进内资、国内企业、工业地产建设情况,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对成功招商起到了决定作用。1-10月份我市累计组织国内招商团组512个,参加招商人员1264人次,分赴江、浙、闽、粤、沪等23个城市,召开了29个专业招商会议,洽谈了126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600多亿元;工业地产标准化厂房新开工面积571。36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的95。2%。

(五)发挥集聚效应,做强县域工业,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目标,走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紧紧围绕“壮大集群规模、丰富集群内涵、创建百亿集群”的工作目标,坚持“新增集群抓基础,原有集群抓质量”的工作思路,实施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提升工程,扩大集群规模,提高集群档次。目前,全市35个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612亿元,上缴税金34.6亿元,新开工项目398个,计划总投资340.6亿元。24个工业园区完成产值1975.4亿元,上缴税金35.6亿元,新开工项目390个,计划总投资398.4亿元。今年计划达百亿元产出的10个产业集群共完成产值109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2.3亿元。在认真抓好产业集群建设的同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各项政策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财政补贴,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10月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完成增加值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上缴税金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仅低于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今年以来,我们以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为基础,采取“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形成了包括生产、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以及人才培训、科研支持、各种信息的提供、国内外促销、融资及其担保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一是在市政府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全面受理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需求。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又开辟一个新的窗口;二是更新了中小企业服务大厅的功能。服务大厅择优入驻中介服务机构17家,开设了10大类服务窗口,大厅入驻率达100%;三是加强了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市中小企业网完成全面的改版创新工作,更新信息22521条,实现点击率超过700万次上;四是组织了中小企业专家科技顾问团,就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展各种科技咨询服务;五是指导中小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前,*北方交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共获得国家第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六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小企业权益维护投诉体系。制定了《市民营企业投诉事项受理工作流程及工作办法》。利用中小企业权益维护投诉中心平台,与各区、县(市)建立上下紧密结合,快捷、方便的投诉协调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

(七)积极创造条件,全力组织筹备,较好地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大会。10月15日至17日,我局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市人民政府、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辽宁省中小企业厅承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大会”在*隆重召开,大会围绕“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主题,组织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中小企业厅(局)长论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论坛、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揭牌仪式、全国大小企业配套对接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大会产学研对接会、中国(*)国际现代建筑产业论坛、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展览会,并获得圆满成功。其中,*华晨汽车等6家大企业与20多家小企业签订了协作配套项目合同,签约金额6亿元。78户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意向,有10户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10个合作项目合同,签约金额1.17亿元。现代建筑产业有22个项目对接洽谈;法库陶瓷产品博览会、中国*美容、美发、洗涤用品博览会和食品展,实现成交总额19.28亿元。

尽管非公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回落,民营经济出口、消费两大引擎,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等指标增速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的整体布署,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共*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决定》,把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进一步放宽非公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投身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到县域投资创业。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为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开展配套服务,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总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努力使我市民营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6.2%;调入内资700亿元;工业地产(标准化厂房)建设达到600万平方米;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0个;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新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20个,产业集群产值达100亿元产出的达到11个。

为完成上述目标,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尽快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使之形成配套的扶持体系。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护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管好用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担保机构的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继续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多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三是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要加大对2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工程。要重点跟踪、监测市政府认定的2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要从融资、技术、市场三个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和服务。

四是引导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县域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大力培育市级示范类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能力,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加速引进培育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实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推进和扶持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畜禽加工、饮料及奶制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五是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利用内资的领域,开展定向招商、特色招商、工业地产招商,把招商引资的着眼点向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建筑业和现代农业聚焦。根据重点企业技术、经济合作需求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和配套需求,精心组织选择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投资合作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六是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形成我市的服务体系构架,构建全市统一的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公共性、公益性和商业性三种服务共同推进;健全市、区、县(市)、产业园区三级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我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厅的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构建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人才培训、法律维权、合作交流、企业信用等八个专业服务体系。

上一篇:“农博会”承办工作方案 下一篇:文史研究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