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企业文化路径探索

时间:2022-09-01 06:10:41

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企业文化路径探索

【摘要】拥有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思想灵魂,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文章以民营中小企业为分析对象,剖析了民营中小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中存在的几种问题,并就解决路径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软实力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谁能够打造和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谁就掌握了企业赢得对外竞争的有力武器。同时,企业文化更是企业长久生存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动生成的,而是需要管理者持之以恒的努力打造出来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企业走市场化道路的时间更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成熟,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现有注册企业超过4200万家,99%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又是民营中小企业。在民营中小企业的软实力建设中,企业文化是一个严重的短板。本文拟对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解决问题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路径。

一、当前民营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时展到了今天,由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建设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地球村”,企业生产和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管理理论和应用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由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大量的企业管理高端人才,它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加强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文化等理论和技术革新,使企业继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管理者的知识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在企业管理水平上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各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严重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很简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很多都是民营家族式企业,企业管理者的知识和管理水平都不太高,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没有深入了解,认为企业文化不过是挂在墙上的一些漂亮的标语、口号,还有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宣传介绍公司形象和产品的小册子而已。二是认为很复杂。有些中小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只有实力超强的跨国集团和大型企业才能有能耐做的事,中小企业打造企业文化,是一件既耗费人、财、物,又吃力不讨好的事。三是无用论。80%以上民营中小企业主、甚至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关键是生存;对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要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市场洞察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很少有人愿谈企业文化建设,认为那种是企业“装裱门面”的一些“高、大、尚”附属时尚产品而已。

(二) 重形式、轻内涵,存在随意性

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时,存在重形式、轻内涵和随意性倾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形式主义。视企业文化为时尚,看到别的企业搞了自己也立马行动,结果墙上的标语非常堂皇,公司册子非常精美,都是重口号、标志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而未能从深层次上,从理念上打造企业特有的文化。二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三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四是对企业文化体系的表述修改频繁,企业文化要素经常发生重大改变。

(三)缺乏正确的发展理念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他们开始创业的目的就是赚钱,能够过上富豪的生活。在市场供需两旺的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都发展得不错,企业主也赚取了一定的财富。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企业就会很容易遭遇向上发展的“瓶颈”,遇到危机也很快跨掉。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一夜之间破产倒闭。在突然消失的众多民营中小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建立起真正的企业文化。现在我国已经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可是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发展理念。

(四)雷同化和层次不高

从一些民营中小企业打造文化建设案例看,一个明显的通病就是内容单一,缺乏个性。比如在形式上是:喊口号,挂标语,谱一首企业歌曲,统一员工制服等;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提出了“顾客第一”“质量第一”等口号;在企业精神提炼方面,都写出了“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等几个字,但企业文化仅停留在标语和口号上。至于企业精神、理念、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等却很少深入研究。结果造成形式上轰轰烈烈,内涵上空空洞洞,根本达不到实际效果。

(五)建设方向和核心价值观不明确

文化源于历史,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文化的形成历史。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清楚文化建设的方向,有的甚至走了很多弯路、错路,使得文化建设的成本提高,但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的尴尬局面。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大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公司的墙上贴有一些标语或者一些名言,就以为是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有些内容公司的员工并不理解,甚至并不赞同,那么这些类似于“口号”的核心价值观所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二、民营中小企业打造文化建设路径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互联网+”的全新生产经营模式也开始颠覆传统商业营销环境,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支撑。企业文化虽然表面上不能体现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企业优良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民营中小企业不但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更要面对外部势力的强势冲击。因此,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升竞争软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学习和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要建设打造企业文化,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有什么功能,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帮助?只有对其内涵和功能认识和理解得越到位,才能激发内心的动力,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建立起属于自己企业的发展文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积累精神财富。企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由管理者带领全体员工,经过长时间地探索、积累、总结、提炼、升华,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南。根据企业管理专家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和概述,企业文化的含义大体上表述为:“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它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宗旨、经营观念、行为准则、知识成果、精神风貌、职工心态、舆论环境等内容。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导向功能,二是约束功能,三是凝聚功能,四是激励功能,五是调适功能,六是辐射功能。

(二)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讲到:企业家这个称呼不是职务,而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是一种阳光、胆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说实在,我们的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者,充其量也只是个“老板”,能够达到厉以宁所界定的“企业家”,确实不多。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老板”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管理知识和企业道德精神,从领导层开始提升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思想境界上从“老板”向“企业家”跨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质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企业家就要求具备优秀的品质,这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管理才能、决策技能和首创精神,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要求具有相应的业务技能。在这些能力中,特别强调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推动全员参与,增强员工认同感

民营中小企业的普通员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企业的一根软肋。正因如此,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就常常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文化建设由领导层“闭门造车”,把员工排除在外。结果“文化”造出来了,却得不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最终不了了之。其实,员工的文化背景构成了企业文化的自然生态,文化建设不只是企业发展理念的改变,还包括对员工的价值观的同化。只有把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员工的需求愿景相互融合,体现“以人为本”,文化战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有利于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文化战略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支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四)政府帮助,媒体推动

在我国,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政府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其资源,媒体配合加强宣传,为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企业文化推波助澜。一是请专家学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让其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认识,并掌握建立企业文化的程序和方法,增强民营中小企业家创建企业文化的信心。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协助民营中小企业挖潜和打造企业文化。三是利用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对企业创建企业文化进行“星级”评比活动,广泛宣传企业的各种先进事迹,为企业发展提供“正能量”。

(五)确定核心价值观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企业追求利润是生存的王道,没有盈利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权利。所以,我们要鼓励民营中小企业要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创利。但赚钱只是资本投资的目的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手段,不是企业生存的使命,企业的使命是它的社会责任。企业家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只有深刻认识和体会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发现和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是灵魂。有灵魂才会有生命,企业才能在狂风暴雨中茁壮成长,基业之树才能常青。

(六)知行结合,推陈出新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加强对员工经常性地学习,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另一方面是把企业文化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让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团队的血液中,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市场、企业、员工等等因素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并把握其本质,必须具有创新的思维,环境变则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调整。

(七)打造企业文化的“灵魂”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如是说:“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灵魂的外化形式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企业灵魂。企业灵魂源于其创始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家企业注入了灵魂。比如精益生产和管理文化起源于日本丰田,丰田生产管理方式的重要支柱源起于丰田佐吉,而准时生产则是丰田喜一郎创始的概念,接下来代代都展现一致的领导者。美国莱克教授在其书中揭示了“丰田模式”的真谛:丰田模式是一套卓越的管理企业模式,它涉及企业选择何种使命和价值观,如何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识别、理解、管理和持续改进价值创造过程以实现企业目标。“丰田模式”提示我们,不同的生产方式,要求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管理支持构架、思维方式及经营原则。认真学习体会李云龙的话和丰田模式的“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持续体悟,我们也许才能真正找到建设企业文化的真谛。

当然,民营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系统性工程,绝非以上几点就能涵盖所有。民营中小企业家要把推动企业发展当作一项毕生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来看待,树立铸就百年基业的理念,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打造出真正优秀的、具有独特魄力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周评,倪良新. 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路径探索[J]. 华东经济管理,2009(11).

[2] 邢方,贾.论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商业研究,2007(1).

[3] 崔元丽,董瑞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0(14).

[4]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20).

[5]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关芳芳,杨裕钦.民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企业文化[J],经济与管理,2004(9).

上一篇: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上好历史课的三个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