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驾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时间:2022-06-30 11:26:41

语文课如何驾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综观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仍然主宰着课堂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就必须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这一生本教学理念。本文就如何驾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想”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知语文的魅力,产生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言是所有语种中的奇葩,它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令世人惊叹。教师要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一篇篇经典美文中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文本,达到人书合一的完美境界,这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会油然而生。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知识掌握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要教育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更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最后,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育他们只要肯下工夫,学好语文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旦学生认为语文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学会的,自然就会敞开胸怀拥抱语文,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会”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自己就可以充当“看客”。中学生在认知心理、行为习惯等诸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学习起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这个时候,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自主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持久性,即对自主学习计划要持之以恒,不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②可及性,即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不可脱离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桃”,对于弄不懂的问题,可以注明,留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或者向老师提问。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善于释疑。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仅凭借一己之力轻松地完成自主学习目标,要充分借助学习工具。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学生要充分利用其信息检索功能。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1.科学分组,严明纪律

科学地进行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为学生分组时要做多方面的考虑,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组方式:①自由分组,由有着共同学习兴趣的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组内推举小组长;②按照座次分组,以全班的座位列数作为分组数;③层次分组,教师将“优生”与“学困生”合理搭配,以点带面,促使全体组员共同上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规定合作学习的纪律,分组活动将会是一盘散沙,这与开展合作学习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因此,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纪律,实行小组长负责制,让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员之间的交流、操作和行为纪律管理。安排好组长之后,可再安排一个副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以及代表小组发表小组意见等,剩余的组员负责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可做,每件事都有人做。小组合作学习就会井然有序,无漏洞可言了。

2.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在进行合作小组的分组后,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全体组员有清晰、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我在黑板左上角的空白处布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组内讨论:①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②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③通过对文章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问题提出后,各组员都有了清晰的探讨方向,各小组展开了热烈的分工与讨论,得出了“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找出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这五幅故都秋天的画面,并指出其中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体现了自身指导者的作用,所有组员都以主人翁的心态全心投入,过程淋漓酣畅,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3. 成果展示,激励评价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都要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希望被老师肯定、表扬的心理。教师要给各合作小组展示其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每组派出代表,将他们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展示出来,然后让各小组综合打分,对胜出的合作小组全体组员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教师赞扬的话语,甚至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促使其更进一步;对于落后的小组,老师也要给予激励评级,鼓励其在后面的小组合作中,更加团结,争取获得大的进步。

三、初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敢于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安排了两个想象写作训练:①想象一下,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这条船上,发现了一位千万富翁非常像他们的兄弟于勒,他们会是怎样的场景?②假如于勒时来运转,真的成了大富翁,菲利普夫妇又会如何对待他?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无不兴趣盎然,积极开动脑筋,都认为他们态度又会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会对于勒阿谀献媚。这样,学生对于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在学术民主、百花齐放的今天,教师要解放学生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与见解,敢于挑战权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学科中,很多知识板块例如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是与非、对与错,关键看学习主体如何创造性地发挥,独树一帜地提出见解。对于学生正确的问题探究,教师要予以表扬,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效;对于有失公允的,“荒诞”的探究见解,老师也不要对其批评,就算他们的探究结果是错的,也要肯定其自主探究的精神。

3.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一个人的探究能力、探究实践都存在局限性,而合作探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力量,不同组员的知识结构、认知习惯、行为能力在合作探究中能产生化学作用,从而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促成探究任务的完成。因而,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应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解疑,求得结果。

四、结论

“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师教好中学语文的良方,同时也是中学生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贯彻好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法,才能促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 学科教育,2000(2).

[2]柯 政.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3(6).

[3]王 升.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

上一篇: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