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6-30 10:23:16

探究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笛卡尔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方法论》,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效课堂22条》的作者李炳亭先生说:“高效课堂是‘从解决问题出发’,它是一种‘方法论’,应该是‘从方法入手’,贯通全局的变革。”今天我想就从“探究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谈谈个人对高效课堂改革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一、质疑教学过程,探究教法应该是高效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并应贯穿始终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的第一步是“怀疑一切”。做学问需要质疑,教学问也需要质疑。我的第一次质疑是:怎样教古文学生才不会觉得昏昏欲睡?第二次质疑是:怎样才能改变一言堂的死气沉沉,让他们都动起来?我就是从这两次质疑走上课改之路的。每当解决一次疑问,都能给我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说前面说的“古文问题”,问题解决后,学生不但不再觉得苦不堪言,反而觉得乐趣无穷,偶尔还来几句之乎者也。因为尝到了甜头,所以我在后来的教学中不断地质疑着、改变着,虽然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思路却越来越清晰。可以说“质疑给我带来了课改的动力,改变了我原有的教学方式,促进我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

二、直面问题,改变教法,个个击破应该是高效课堂改革的第二步

因为有了前两次质疑的经验,在那之后的教学中我总爱问个“为什么”,问题也随之多了起来,比如:小组合作在什么时候出现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的是独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体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如何实施?先学后教,学生学的过程如何指导?等等。这疑问多了,我也应对不过来了,感觉好像搅了一锅粥,理不清、斩不断,怎么办?这时候我想到了方法论。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指出“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先从容易的入手解决。”经过思考,我将一系列问题分解为以下几部分:学生学法问题,教师教法问题,课堂组织结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

下面我先谈谈“学生学法问题”:学习方法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法问题。学生的学法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我只从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这一角度谈一谈。比如:

1.从课题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读完课文后觉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若瑟夫全家去旅游这一内容,这时候我提醒学生看题目,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全文肯定是围绕于勒来写的,而不是围绕若瑟夫全家来写的,这么一点拨学生马上明白了全文主要写了“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2.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习散文时,我告诉学生要根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来学习。例如八年级上册楚楚的《草原散章》,在学习时,根据“形散”明确本文是写了草原的胖草、矮云、笑花、薄虹等各独立的事物,但同时要明白它们之间又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而学习小说就不同了,要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文章。如根据小说的情节结构概括内容,根据情节的变化分析小说主题。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从一个“盼”和一个“躲”两个情节的对比中,就可以解析出主人公金钱至上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一课的主题,学生的理解只是浅层的,至于什么小人物的辛酸,社会根源和作者对真情的呼唤,教师还得从细节入手,教给学生深入理解的方法。我认为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一种学习的规律,使其获得一种学习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我想谈谈教法的问题。用怎样的教法能更高效呢?语文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训练目标的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即要求学生能“读得懂”还要求学生能“说出来”。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说出来”呢?1.给学生充分地读懂文本的时间,学生才有话说。2.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学生先是自己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接着组外交流,最后在班内单独发言。3.给学生胆量。在教学中,我常告诉学生,发言不在于对与错,目的是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从不说他们谁对谁错,多是肯定他们好的方面,学生交流后有教师总结发言,对与错一目了然,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这个做法既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课堂组织结构问题,我的做法是先教给方法,讲明要求,然后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所得,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最后教师梳理知识点,深化理解。也是方法先行,这样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个人探究的过程,学得有兴趣,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做学问需要有怀疑的精神,同样做教学工作也要有怀疑的精神,在怀疑中探究新的、科学的方法,依靠科学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德育的实效问题 下一篇:偏远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创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