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演讲趣闻

时间:2022-06-28 08:10:33

名人演讲趣闻

说完就走

抗战期间,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在美国任教。一次,纽约举行书展,他被邀请去向读者演讲。

穿着一身中国式平民服装的林语堂从容地走上讲台,他那地道的英语、幽默的言词、真挚的感情以及所论述问题的深刻内涵,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正在大家兴味浓厚、听得入神的时候,林语堂突然收住,他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

言毕,他真的没再有一句客套,站起,挥挥长袖,走了。

“胡说”

胡适在一次对大学生的演讲中,引用了孔子、孟子和孙中山等人的一些话。每次引用前,他都要在黑板上写上:“孔说”、“孟说”、“孙说”……

别人的话引用完后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他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胡说”二字。写上这两个字还没等转过身来,会场里便爆出一阵笑声。他自己倒被弄得莫名其妙,问大家:“你们笑什么?”

“快短命”

一次,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应邀去做专题演讲。

他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台下听众都瞪大了惊愕的眼睛,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郁达夫转过身来,说:“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个字是要诀。‘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精简扼要,‘命’就是不要离命题。演讲和作文一样,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完了。”郁达夫从在黑板上写字到演讲结束,总共用了不到两分钟,真可谓之“快短命”。

“训”字新解

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期间,有一次学校开联欢会,节目单上的第一项,就是“校长训话”。

竺可桢觉得一个乐呵呵的联欢会,一开始就板着面孔“训”一番“话”不妥,但已经安排了,且印在纸上,不“训”也不妥。于是,他站起来,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信口开河也!”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竺可桢向大家摆了摆手,坐下了。联欢会就在这笑声中开始了。

“无齿之徒”

一次,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作关于古建筑维修问题的学术报告。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个‘无齿之徒’。”台下的人都听成是“之徒”。

梁思成见大家在诧异地交头接耳,马上又接着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的,略带点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叫‘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是这样,不能换颜一新。”

几句幽默的开场白,引出了严肃的报告主题,实在是妙。

只讲一句话

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是人类航空史上勇敢的开拓者,他们于1903年12月17日成功地驾驶有动力的飞机,飞上了蓝天。

飞行后不久,莱特哥俩前往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主人再三邀请哥哥演讲。盛情难却,威尔伯只好开口了。他说:“据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这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与会者的交口称赞。

摘自《思维与智慧》

上一篇:南朝人的“普通话” 下一篇:墨子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