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的优势与运用

时间:2022-06-28 01:20:13

摘要:本文论述了任务驱动法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渠道之一,指出任务驱动法的基本教学过程:确立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提出发展性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运用;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方法,应有其独特性。任务驱动法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任务驱动法,即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任务驱动法的主要优势

(一)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到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现在学到的信息技术一定早已过时,而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面对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从容不迫地去学习。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任务驱动”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这种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最先进,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技术。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无所不在,渗透于各个学科领域。因此,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课堂任务,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其它学科上,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会贯通。

(四)任务驱动法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可以为同一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来做;同样,对于同一任务,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有裨益。

(五)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本人通过采用分组完成不同任务和同一任务由组内多人合作完成的方法,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各抒己见,在讨论、争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然后协作完成任务。

(六)任务驱动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任务驱动法中,许多教学目标和任务都要由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二、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确立任务。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的适当的任务来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求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对学生品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任务中;同时要使任务能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分析教材,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所在,然后确立相应的任务。

(二)提出任务。

在课堂上,首先教师就要担当好“导”的角色,用最佳的方式引入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有简单易懂的直观认识,知道学习本节课的目的和作用,引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好的引入方式往往是激发学生积极完成课堂任务的关键。然后教师再把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任务向学生讲清楚,任务的要求要具体、详细。

(三)分析任务。

学生明确了要做什么,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并从任务中引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这时,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如果能够通过激疑或创设情境,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出路,效果更佳。

(四)完成任务。

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知识后,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知识顺利地开展、完成任务。这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适当指引和帮助,尤其是后进生,可能他们对新的教学内容并不能马上掌握好,有必要的可给予手把手的教导,以免使这部分学生掉队并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要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五)评价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展示他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评比,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以强化,同时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个同学将自己的作品用教学网络展示给其他同学,或由教师转播同学的作品;然后由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或由学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在这过程中,学生能把自己设计中没考虑的或没使用的技术,从别人的作品介绍中得到认识,这样便达到了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还要帮学生进行梳理、小结该节课所学的内容,将学生单纯的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理性的渴求。

(六)提出发展性任务。

通常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在学习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对于其延展性的知识会产生好奇和兴趣,很想一气呵成继续深入了解,这时教师如能及时把握好这种时机,向学生进一步激疑,提出课后思考或完成的任务,引导其发展性思维,不仅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好办法,又能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确定适合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法的继承与创新 下一篇:论初中生阅读题解答思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