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项目学习初探

时间:2022-06-27 01:15:58

基础教育阶段项目学习初探

一、项目学习开展的背景

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借鉴国外经验,许多学校开展了诸如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或主题式学习,或探索学习等,这些都可以算作项目学习。但什么是项目学习,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项目学习是一次精心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索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有人认为项目学习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参与了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这个任务要求他们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通过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成人工作一样。但无论如何,项目学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各个学科领域,从而更容易理解概念,明白不同学科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

中关村三小最近几年对项目学习进行了深入探索,除了几次国际会议的研讨、理论方面的学习外,学校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着。我们认为项目学习就是真实的学习,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

二、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与落实

近年来,中关村三小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开展了许多基于项目的学习,成果显著。在真实的学习理念引导下,项目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正餐”,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1.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初衷

学校希望努力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研究意识,但学生小学毕业时这些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毕业考试这一项远远不能检测出来。毕业考试仅仅是一个基础性考核,而在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育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力可能已经达到了更高水平。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在这六年中都学到了什么呢?我们想到了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的“里程碑”式的毕业课程,以实现与中学、大学研究性学习与考评的衔接,并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学校的建设,以及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推行的项目研究式的毕业课程能够有效规避毕业活动的局限。学生自主选择项目,鼓励与“邻家”兄弟姊妹学校以及乡村的、民族的、国际学校的学生一起合作,进行真实的研究学习。毕业项目以答辩、展示、汇演、汇报等形式呈现,考核中制定专业的评价量规。这样的考核,可以让教师、家长与社会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领域及参与方式

表1 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领域分类

类别 课程领域

A 类 语言艺术(中文、英文及其他语言)

数学、科学、科技、工程、信息

历史与社会科学类 (含金融和法律)

B 类 视觉艺术

表演艺术

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成长体验

选择参加该毕业项目的学生,须从A、B两个课程领域中,各选一个领域,即构成“1+1”毕业项目。

A类项目研究成果,可以采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从A类课程中选取。B类研究项目,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表现/实践项目”的形式呈现,从B类课程中选取。

学生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导师指导,导师主要由六年级级部教师、部分中学、大学教师及研究所和专业机构的专家担当。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3.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实施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

2016年春季毕业项目后,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积极性。经统计,中关村三小南校区六年级46组92人、北校区六年级垃圾工程共9组48人参加A类项目,其余学生均选择了B类毕业项目。两校区A类项目中,选择参与第一次答辩的有32组,这些学生的研究时间仅有一个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首先,确定研究选题。为保证毕业课程顺利实施,我们组建了临时班级,为学生创造研究空间与时间。在不影响学生正常课业的情况下,我们每天下午将学生集中起来,组建临时班级,让学生专门进行项目研究。来到这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带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以便随时从网络上查阅资料;学校为学生申请了知网账号,供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学生还可以随时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他们严格遵守班级约定,积极投入研究之中,小组分工明确,研究进行得井井有条。

在研究初期,我们发现,他们研究的方向五花八门,有数学科学类的,有生物计算机类的,还有语言艺术类

的……在研究中,有些项目小组需要调查问卷,学校提供打印;有小组需要收集数据,学校提供机会让他们调查;有小组需要做实验,学校也提供实验室与实验器材……总之,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研究并撰写论文,学校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其次,导师上门指导。学校请来了中学学科教师及一些学科专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与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不仅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沟通,还抽空到学校对学生面对面指导,八一中学的教师还把我们的学生带到他们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导师们就学生的研究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提供建议,供学生修改。比如有的小组题目太大了,根本无法着手研究,导师就带领该小组一步步缩小题目范围,扎扎实实做研究;还有些小组认为把不同资料堆积到一起介绍一个问题就是研究了,导师就会引导他们修正研究问题与方向。

再次,预答辩对症下药。一个多月的集中研究学习,加上导师有效的指导,各项目组的毕业设计成果慢慢成型。但学生到底研究得怎么样?能否将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汇报?对于答辩流程和规则还有哪些疑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开展一次预答辩。

根据正式答辩当天的分组情况,每天我们分组进行预答辩。完全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10分钟汇报、5分钟提问互动,除了指导老师担当预答辩评委外,旁听的其他项目组成员也都是小评委,在倾听、发现和分析中学习。

第一轮预答辩后,我们发现各项目组的准备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读或背诵准备材料,而不是自然地介绍。大部分项目组成员因为紧张或者对准备内容不熟悉,预答辩过程中完全按PPT内容读,内容逻辑、衔接不自然。第二,侧重介绍论文而不是项目研究过程。有项目组直接将论文大纲罗列出来,理论、结论性内容多。第三,文史类问题的研究无法突出研究观点与思路,照搬照抄史料、文献的情况比较严重,论点不突出、论据不充分。第四,答辩PPT过于复杂。文字过多、字体模糊,影响介绍思路与观感。第五,答辩时整体表现不自然,声音小,表情、站立姿势僵硬,导入与结尾生硬。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一对一指导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采取共性问题统一解决、个性化问题方向性指导的措施。

比如,许多项目组都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分析数据,这对项目开展非常重要,也是体现他们自主探究的关键。“小学生的理财”这个项目小组预答辩时呈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社会上专业理财知识的介绍,与题目偏离较大。了解后发现他们小组在高年级做了关于零花钱、压岁钱使用的调查问卷,但并没有在汇报中体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教师建议他们细致分析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重点了解高年级学生理财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范围锁定了,内容具体了,学生有抓手了,落实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最后,正式答辩。2016年5月20日,六年级项目组成员将他们一个多月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出来。实地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问卷调查访谈、请教专家老师、撰写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制作答辩PPT……一个多月真实的学习和探索让六年级的他们成长了许多。

真实的学习、前期的充分准备,使得最终答辩的每个项目组都自信大方。10分钟左右的汇报,除了将研究过程娓娓道来外,有的小组还临场发挥,新生长出来许多精彩内容,让评委大开眼界。资深的评委对他们赞赏的同时,也提出许多犀利的问题与专业的建议,他们应对自如、谦虚接受。

答辩委员会的评委们根据评价量表给学生打分、写评语,各分会场汇报完成后进行总结。几所中学来的领导和教师对24个项目组的展示进行总结点评,在一上午的汇报中,他们看到了中关村三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求知力。

(2)毕业表现项目实施

视觉艺术展属于毕业表现项目中的视觉艺术类。此次视觉艺术展主要由五位六年级同学策划,并聘请美术老教、少年宫教师和六年级级部教师作指导

教师。

展览以“鱼戏画荷―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为题,包括绘画、摄影、书法、模型、微电影和剪纸这六个板块。历经一个月,33位小作者主动发现自我,呈现出了上百件作品。

展览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策划组、创作组和导师三者之间积极沟通,相互合作,开拓思维,遇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措施,互相包容。

毕业表现项目还包括篮球赛和啦啦操比赛等。此外还有学长制、走进中学、一日住家等成长体验类项目。

四、项目学习的困境与挑战

本次毕业项目是学校长久以来毕业课程的一次飞跃性尝试,是一次由活动到课程的转型,也是考量毕业班学生能力的一把综合性标尺。但是,细细回顾,初次探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教师专业性的提高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习惯传统教法的教师来说,项目学习无疑是新鲜事物,虽然学校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培训,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研讨会,但是时间短、任务重,教师吸收消化水平差参不齐。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尽快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够专业且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脚手架的作用可能会减弱。

实际上,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还有评价量规的制定、表现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的开展和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等,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一步步去解决、去科学化的挑战。但是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表现告诉我们,这是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是值得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上一篇:深化“新起点”内涵迈向丝路建设与内陆开放新... 下一篇:坚持群众路线关注学生实际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