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拓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27 11:10:17

情境拓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结合学校现有资源,适当增加一些辅的教材创设和拓展情境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可以改变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初中体育课程的态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活跃学习气氛,增强学生体质,进一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情境拓展;初中体育;教学;运用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锻炼活动,笔者通过引入情境拓展的教学理念,并经教学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结合学校现有资源,适当增加辅教材创设和拓展情境进行授课,是一种比较适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益模式,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明确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以求实、探索、创新的精神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思想。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答疑解惑,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让每个学生在课内外活动及体育比赛中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并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和知识,培养体育爱好和特长,最终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1.改变观念,科学备课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一直存在着思维定式,认为初中生和小学生没有区别,备课是多余的,更别谈科学备课。其实科学备课是体育教师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发现,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初中体育教师无不是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指导思想到实际操作,从课堂设计到器材运用,从专项运动到拓展提升,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准备。

2.设置疑问,合理授课

目前,初中体育教师大部分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可以说受到过先进思想的洗礼,也都很清楚体育课堂要有深度和广度,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进行互动思考。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后需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压力。体育课中“设置疑问”的方法有很多,如“探索式提问”,在开始实际操作时先对一些比较活跃的学生提问,使部分胆小的学生带着跟随的心态认真听,然后根据“活跃分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励部分胆小的学生鼓起勇气进行训练。如在上短跑课时,问: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立定跳远时为什么要预摆屈膝?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

3.严肃纪律,区别对待

任何工作离开纪律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利用室内课或课前几分钟去要求学生从保护自身安全着手,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等,并在课中认真贯彻,严格要求,使学生对体育课引起足够重视。其次要区别对待男女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及时倾听学生对课的要求和看法,对女学生要区别对待,尤其是一些大球类、中长跑类,要根据其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篮球教学过程中小个子或者体质较弱的女学生要以娱乐为主,其他条件较好的女学生可以朝技术层面发展。

二、引入情境拓展

初中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备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创设情境,设法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带领学生走进情境,放飞想象的翅膀,领悟授课的思想内容。

1.把握开始,注重过程

初中是学生新的开始,与幼儿园和小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学生跨入初中的第一步、第一堂体育课就要认真帮助其调整思想,改变以往不科学的体育课观念。体育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每个学生掌握跑步的姿势、跳远的方法、运球的技巧等。要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这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和同学要互动,除此之外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

2.稳定节奏,游戏助力

实施情境拓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上体育课让学生有种像做游戏一样的感受,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教师不要被所谓的最科学的教法、最完美的动作、最优秀的成绩绑住了手脚,要让学生没有压力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择一些具有娱乐性与技巧性的游戏,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喜好程度做出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能起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如“捕鱼”“听数抱团”“撕牌子”“丢沙包”等游戏就很适合。但要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稳定节奏、管理有序、动静结合,让游戏成为体育课堂的一个助推器。

3.模拟场景,拓展乐趣

“乐教”才能让学生“乐学”。体育课上,耐力锻炼是非常单调又易疲劳的运动,如果只是简单地强制学生运动,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那怎样“乐教”呢?不妨给学生们拓展创设一种合适的锻炼场景,比如铺设垫子作为“草地”,用橡皮筋架一条“城墙”,把栏架作“隧道”,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S线作为“战壕”,在这样的场地内让学生进行爬、跨、钻、绕等动作的练习,尽管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学生很愿意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延迟了疲劳状态的出现。

4.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一次上跳跃练习课时,笔者并没有一来就开始进行传统的单脚跳、蛙跳、收腹跳练习,而是请学生把自己的坐凳搬到50米跑道上,凳与凳之间间隔30厘米,让学生一口气连续跳过凳子。男生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跳跃,动作连贯,可女生还是稍微胆小不敢跳,笔者便在旁边鼓励,让其克服心理障碍。在得到鼓励和保护下,大多数胆小的女生都跳过了第一个凳子,反复练习后没想到女同学们也能一气呵成地跳过了。通过强化练习,让女生依次连续跳过,结果个个都过了,满脸喜悦,乐此不疲,都说好玩,还说下节课还跳这个。

5.引入媒介,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把它引到体育课堂上,能使一些难度动作变得更直观、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跳远”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跳远教学视频,然后再详细讲解跳远的重难点,最后带学生到场地上练习。

音乐可以让人释放压力,心情愉悦,尤其是高亢欢快的音乐容易使人兴奋。为了营造一个积极高涨的活动氛围,可以在刚上课时放一段欢快的健美操音乐,让学生跟着跳3―5分钟的动感健身操,这样既能刺激学生们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克服他们机体的惰性,提高上课的兴趣,又能比通常的跑步热身效果明显。还可以在体育课快要结束时播放些轻柔的音乐,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们的身心放松,减轻学生们运动的疲劳。

初中体育教学的情境创设和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使学生在受到某种触动时自然而然地领悟学习内容,多方面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及体育运动,从而为体育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刚.论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J].辽宁体育科技,1999,(01).

[2]李超雄.初议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合理安排与选择[J].湖北体育科技,1995,(9).

[3]王焕波.准备活动的分类及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1996,(05).

上一篇:深立意,展现深刻见识 下一篇:提高教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