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

时间:2022-06-27 07:51:13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

[摘要]神形兼备的电影汉译名在消除文化隔阂、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译者应充分认识英汉民族在语言思维、社会经济、价值取向及其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在准确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顺应中国观众的文化传统, 以求译名与原名最大限度的功能等值,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英汉文化差异;文化适应

电影集文化和商业化为一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片名是影片的招牌,起宣传导视促销的作用;而外语电影的译名更是肩负着帮助观众理解影片、了解异域文化的重任。优秀的译名如,洞房花烛夜/Wedding Night、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似是故人来/Summersby等,既传递了主题,又富含东方文化的韵味,唤起人们的美感想象和观看欲望,不仅为影片赢得观众和市场,还有效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但好的片名并非一蹴而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思维、社会经济、价值取向及其审美心理,“翻译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文化信息的把握和翻译的处理”,译者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际和文化之间切换时,还要考虑文化适应问题,因为译名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引发观看行为或影响其价值观。笔者通过对大量译名实例的解读,透彻分析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现象,旨在引起大家对文化适应的重视,避免文化误读,有效把握和处理文化因素,提高翻译质量。

整体上论,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重分析,描写力求准确、着眼于局部或要素,以“实”为美。而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重综合归纳;语言上重暗示象征,以“虚”为美。反映在电影片名上,它们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静态语言与动态语言

名词/词组在英语片名中占主导地位;而汉语片名却以动记词/词组为主导。在1928―2000年W斯卡62部最佳影片中,就有50部片名为名词/词组。英语重逻辑分析,善于表达概念。名词主导性促使了英语片名大量使用人名、地名、事件名,如Hilaty and Jackie/她比烟花寂寞,PearHarbor/珍珠港等。而汉语更习惯使用动词/词组,强调动感,片名充满动感和张力,如《求求你,表扬我》、《霸王别姬》等。基于这个特点,翻译时往往将表达概念的名词性英语片名译成富于动感的汉译名,前提是忠实于原名的信息。例如:Intolerance/党同伐异;Miles from Home/拥抱激情;Hidden Desir/我为卿狂。

二、理性分析思维与形象综合思维

西方文化重分析、重局部,习惯用在剧情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地点、时间作片名。如,shrek/怪物史莱克,Grand Hotel/大饭店;英语片名大都平铺直叙,语言平实(如:The others/小岛惊魂,I,Robert/机械公敌);定题随意,短则一个词,长到一个句子(如Every-thing You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Afraid toAsk/宝典),部分原因是西方电影在宣传方面比较完善发达,观众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影片的情况,而不是仅靠一个特别的片名来吸引观众。

而中国人偏好整体抽象思维,注重概括性,讲究“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喜用片名概括内容或点明要旨(如《黑炮事件》、《秋菊打官司》);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讲究意境,片名善用比喻象征或富有诗意的文题,如《像雾像雨又像风》、《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汉语还善于修饰,以突出意境,如英语电影Speed/生死时速,特意添加“生死”来修饰“速度”,渲染惊险刺激气氛,充满悬念。同样B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音美、形美、意境美。“碧血”一词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茂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很好地切合了影片的主题:碧血丹心,黄沙万里,斗牛士战死在斗牛场上,可谓悲壮。

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深入人心。他们崇尚人性独立、人格完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力图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许多影片都直接以具有鲜明个性的普通人物命名(如,Nico and Dani/西班牙,Billy Elliot/舞动人生);而汉民族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重整体轻个体,以谦虚为美德,因此,电影除了著名人物外,很少以普通人命名。

对这方面差异的处理,大量优秀的翻译作品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Tarsan/人猿泰山(增补+谐音,意寓像泰山一样高大),Forest Gump/阿甘正传(套用《阿Q正传》),Erin Brockovich/伊人当自强(借用成语“男儿当自强”),Hamlet/王子复仇记(套用“石头记”)等。可见,译者多采用归化手段,舍弃原名,另起炉灶,确定一个既符合影片内容和风格,又适应中国文化的译名。

四、电影的娱乐化倾向与教化倾向

中西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电影片名的功能有不同的侧重。英美社会受自由经济意识的影响,注重经济效益,追求商业价值,电影偏重娱乐性,片名特别强调“祈使功能”。策略上并不完全在文字涵义上下功夫,而更追求直接的视觉效果,想尽办法抓住行人的眼球,例如,电影Seven的片名:数字7显目地插在英文字母中:突兀、怪异,令人不得不好奇地多看几眼,有“视觉暴力”之嫌。

而中国长期受国家主流政治影响,电影偏重教化功能。在遣词造句上,特别喜用形象词汇;片名讲究寓意深刻、韵味无穷,偏重对内容的介绍,往往借片名直接回答what的问题,侧重片名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例如,《人到中年》、《疯狂的石头》等。

由此,一些国外强档片在中国发行时,译者往往会对片名进行润色加工,使之符合“大片”的噱头。如灾难大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描绘了一个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了灭顶之灾的未来世界,译名《末日浩劫》就比语焉不详的直译《后天》好,因为交待了主要情节,烘托了灾难气氛,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兼得。

五、宗教、文学典故和习语方面的差异

片名引用习语、典故具有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效果,但是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历史、宗教、文学和风俗,英语电影可以取材于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和莎士比亚;而汉语电影可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以及民间传说中获取灵感。由于源语观众和译语受众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一个让母语观众心领神会的片名,却往往会令外国人费解或误解。例如,影片Ramboo:First Blood长期被国人理解为《第一滴血》、实际上first blood是英语习语,意为“首战告捷”。同样,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字面意思是“飞越杜鹃窝”,令人费解。岂不知Cuckoo也是“疯子”的俗语,译成“飞越疯人院”才真正契合主题。

宗教背景的片名承载着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译者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和意识,就冲破不了源片名的真实含义,更谈不上翻译了,例如,Seven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影片: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为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电影里“7”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犯罪时间定在第七天的午后七时,“7”预示宿命的罪与罚……数字“7”在基督教文化里有神秘的暗示:上帝在七天里完成了创造世界的工作,“他”取男人(Adam)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女人(Eve),魔鬼撒旦的原身是有着7个头的火龙。人生来便有7大原罪等等。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圣经,没有类似文化联想,片名会失去“导视”作用。而译名《七宗罪》既传达了原名的宗教文化内涵,紧扣主题,又迎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罪”字的添加定位影片类型(惊悚悬疑片),渲染了气氛,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

六、结 语

片名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语际交流,忽视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势必导致文化误读甚至文化抵触,因此面对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翻译中的文化空白,译者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深入了解片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影片的内容和风格,揣摩措词用语,顺应中国观众的文化传统,使译名充分发挥其宣传导视作用,实现电影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镜像 下一篇:误读与对话: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