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构成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时间:2022-06-25 07:31:25

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构成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中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竹类植物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也是开发和利用竹制竹类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竹子类型分布比较广泛、类品种类繁多,素来有“竹的故乡”之称。因为竹子有节,节节挺拔,四季常绿,所以竹能荷载多种文化艺术符号内涵,并且呈现多样性状态。“符号圈”是尤里・洛特曼所构想的文化空间概念。先有符号形成文本, 文本随后形成文化, 最后文化整合成为符号圈。因此对竹艺术符号的研究能深入挖掘此符号圈内所蕴含的文化运动、艺术活动特征,对进一步探究竹艺术符号圈的多样性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竹艺术符号;符号圈;文化内涵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148-03

The Research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amboo Art Symbol in China

ZHANG Xiao-ning, WANG Yang(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is one of the world’s bamboo plant origin recognition and modern distribution center, but also one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amboo resources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bamboo most varieties and wide distribu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hometown of bamboo". Because bamboo section, successively tall, eve rgreen the four seasons, so the bamboo can load a variety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symbol connot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state. Symbol circle is the cultural space concept conceived by Yuri Lotman. Symbolic form text, text form culture, and cultural symbol ring. So the research on bamboo art symbols can dig the cultural movement, which contains the symbols circle of art featur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bamboo art semi sphere.

Key words :bamboo art symbol; symbol r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Internet :.cn

提起竹,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与竹子有关的文字、器物、艺术等。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有100属1000多种竹子,而我国就有37属约500多种,竹类竹制资源极其多样和富饶,在养竹用竹等各方面的历史较为深远。一首古老民歌《弹歌》中唱到过:“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从歌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竹子来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这些武器被用在娱乐、捕猎或战争中的频率很高。人类的艺术文化生活离不开竹子,长久以来都涵盖在我们各个民族的普通生活之中。 竹是我国世代相传的文化艺术符号,对竹艺术符号圈进行研究能深入挖掘竹所蕴含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构成

符号具有表达、传播和交流的功能,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符号的构建过程,人类使用符号去创造文化,发展艺术。符号遍布于人类的各类艺术文化生活之中,换句话说人的生活中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符号从来都没有孤立存在,它相依相伴于符号圈系统中,不会分离。文化与艺术形态之间存在着符号圈关系,竹作为中华文化里远非一般意义上的植物,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就构成了反映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文化景观,也是能够传递和表现中华民族不同层面的竹文化艺术符号。

中国传统的竹文化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构成了竹艺术符号圈,竹艺术符号,是人们通过情感、艺术、技术的加工对现实事物、事件或由此引感和思想的一种表达。它具有丰沛的精神和情感传达与交流的鲜明印记。竹艺术符号圈中的艺术符号都有自己的定义,也是人类感情符号的创造者。

竹艺术符号是竹艺术符号圈的高级层面,它不仅仅是一种表现,而且是一种创造和解释,通过一系列竹产品的形象来表现。竹艺术符号在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信息传达、视觉传达和器物造型的媒介,产生于人类的文化精神和物质生活中,为我们开启了巨大的内在和外在世界,为竹艺术符号的产品的推广提供有力的经济产业。

符号圈是所有符号构成的集合,符号与符号系统之间的所属空间相隔,符号圈是多个相对的、独立的子符号圈的集合。竹艺术符号圈是整个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般竹艺术符号的共同特点也包含自身民族特征。

二、竹艺术符号圈的文化内涵

现在人常将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在竹艺术符号圈来看由竹制书画、书写工具到竹服饰、竹乐器,再由竹盛器、竹器具到竹建筑等等这些从竹的功能来看是为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服务的,但是它们也是传达人的思维和情感的载体,即是一种艺术符号,由这些艺术符号构成了竹艺术符号圈。

(一)竹器具符号

竹艺术品既有审美功能又有实用和使用功能,体现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追求与精神审美的需要。自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利用竹资源,主要是日常起居用具等一系列较为简单的竹器具,在后来的各个时代随着技艺和认知的提高,竹制品和竹类器具种类不断增多,功能也不断增加。至春秋战国时期,竹器具相关的生活用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汉代至明清时期用途更为广泛,衍生出了一系列竹器具产品包括农器、礼器、乐器,直至今天我们都还在沿用这些竹器具。

(二)竹建筑符号

坡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子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俯拾即是,它可以是一件摆设(图1),可以是一件家具(图2),可以是一座建筑(图3),这些都无时无刻的透露着竹艺术符号的魅力。木构建筑和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大分支,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出现干栏式建筑,云南傣族和海南黎族的民居中至今保留着远古建筑的气息,是我们窥探历史的活化石。竹楼运用粗竹搭梁柱,铺楼板,竹排做屋顶,墙壁则是用竹编篾子扎成,通过竹篾正反不同的质地、色泽,形成图案装饰竹楼。主楼平面为方形,通常楼下为架空层,高悬于地,既防潮又可以防野兽。海南黎族的船形屋中也运用了竹材。船型屋顶部呈半圆形,用竹木材料建造,地板也用竹片藤条编制。竹子也会作为夯土墙的骨料来进行制作,可使夯土墙更加坚固耐用,这种方法常见于江南民居中。

魏晋时期,竹子已经成为造园的重要元素,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中更是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理想家居住模式流传。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竹还是北方皇家园林中,到处是以竹入景的诗情画意,楹联匾额上也是书不尽的丝竹之语。计成在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运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竹子在造园中的重要作用,和其特有营造出的情韵意境(图4)。如“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或是“竹坞寻幽,醉心即是”。那些竹径通幽,竹林结茅的景致如今依旧吸引着游人观赏驻足。

建筑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栖息地,竹建筑也不例外,作为与人类有着密切关联的竹,竹建筑物及其环境,既要满足人类对于竹子的一切社会活动和安居的物质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类与竹的情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符号是进行信息运输的通道,竹建筑符号好似人类的语言,不断向人们传达有关竹建筑的信息,使人们对于竹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有更深入了解。

三、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文化内涵

中国竹艺术符号圈引导观者在接触他们的人时候形成反射性的联想。通过客观的竹艺术和竹艺术符号的形象自然产生与之相关联的抽象的意蕴,达到人文精神传达的目的和由此引发而来的主观情感,也正是这样的特性,更可以使人们借助竹艺术符号结合自身的情感进行全新的创作,不断的为中国竹艺术符号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电气化的普及,同质化的形象充斥于社会方方面面,竹艺术符号以及竹艺术符号圈构成的研究与发展将为追求国际化、先锋性设计的当今社会提供新的素材和发展方向,它身上带有的丰厚内涵和重要地位也将唤醒人们日益缺失的文化与地域情怀与重塑本土文化的意识。

竹艺术符号的各类具体物件以及它所隐喻和表达的文化属性,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和彰显出来,更加能够透露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结论

以“符号学”及“符号圈”的理论视角对竹造物艺术进行分类并对各自文化内涵进行解析,拓展了竹艺术与竹文化研究的新视野。竹子的文化艺术是与千百年来古代中国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的劳动创造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也是对生态文化研究的一个主要贡献。通过充分发掘传统竹艺术文化资源,可向大众普及竹文化及生态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竹艺术形态,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呈现,从而传播中华竹文化。竹造物艺术符号圈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生态设计的智慧,对当今生态设计思维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对当今生态设计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竹文化艺术符号圈的多样性研究可以在具体文化产品的设计发展方面着重体现,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连均.竹产品设计理论分析 [J].竹子研究汇刊,1996.(4)

[2] 徐宛春.试论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J].前沿,2007.(10)

[3] 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4] 王平.中国竹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 张齐生,程渭山.中国竹工艺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析感性工学理论在家用理疗产品上的运用 下一篇:探索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的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