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06-25 11:13:11

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

摘要: 近几年高职院校飞速发展,但其自身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高职院校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教育模式改革是探索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从学校定位、人文教育和课程模式等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s have developed very quickly, but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formedicational pattern is the best choice.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about the situation, liber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model of high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模式;人文教育;课程模式

Key words: high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edicational pattern;liberal education;curriculum model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90-01

0引言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独立设置的高等高专院校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高职院校量剧增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更优发展,必须建构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找到其特有的发展道路。

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学校的定位是前提和方向;人文教育是促进和强化的重要因素;课程模式、教学方式的科学化是关键。

1明确学校定位,办出自身特色

高职院校所在的省、市、进而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是确定学校定位的首要外因。只有和市场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才有发展的可能,其所生产的“产品”――学生,才会有销路。但是一味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忽视学校自身的本位则变成人云亦云,迟早会被市场的洪流所淹没、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因此,高职院校应从自身的根基出发,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精华,找出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闪光的属于其自身的经典,这是每所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身特色。只有正确定位,在适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又有自身特色,才会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大军中脱颖而出。

2注重人文教育,加强隐性投资

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规模的扩张、硬件的更新,而忽略了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隐性投资――人文教育。学人文教育抓得好不好,是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2.1 校风、校训学校的校风如何,师生间是否紧密团结、奋发向上,一方面需要正确的学校定位来引导,另一方面具有感召力的校训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校训不能千校一面,选择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校训能够很好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大连医科大学的校训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山东南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拔懒惰愚昧之穷根,开勤奋聪敏之富源”。在如此结合实际、切中要害的校训面前,人人都会为之精神振奋。

2.2 学风、教风学风、教风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教师是否对教学和学生充满热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产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又会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对自身未来的了解程度、对未来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增强学生对本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

2.3 人文关怀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无疑会让人如沐春风,惬意非常。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领导和学生之间以及三个人群内部是否平等,是否充满关爱,是否真心关怀。

3改革课程模式,更新教学方式

课程模式是来自于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一般分为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两种)并以其课程观为主要指导思想,为课程方案设计者开发或改造某个专业并编制课程文件,提供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标准样式。[1]对课程模式的探究是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探索的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职业人才,职业技能是培养的重点。因此,课程模式也必须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来构建。职业类型不同,课程模式也应不同,因此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乃至同一院校中不同系部的课程模式都不会相同。从宏观而言,注重能力培养、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这一课程模式改革的前提已成为高职教育者的共识。从教学内容的改革、新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方式的更新三方面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编订切实有用的校本课程改变不适应实际的教学内容,编订切实有用的校本课程是课程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删减一些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环节,学和练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校本课程编订过程中应该有全局观,在规划本课程的同时应统筹兼顾到该课程体系的其他课程,做到前后知识的有效、科学连接,避免知识的重复和脱节。同时还应把握本行业发展动向,面向企业、面向需求。

3.2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学校和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可以让双方都获利。如韩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向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IVT)捐赠了5台价值500万元的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在该校组建“三星半导体组装技术实验室”。在此之前,已有艾默生、博世、诺基亚、安特优、西门子等数家外企向该校赠送了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共建高水平实验室。企业和学校共建实验室,并提供与企业生产线上同样的设备,加强了学校的建设,同时企业也得到实惠。学生在校园里就接受了符合企业要求的培训,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能投入生产。正如三星总经理方正浩所说“表面上我们是增大了投入,实际细算下来是节约了成本。”

3.3 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式关键是从“教师中心”转变到“学生中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记笔记、抄例题,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只是照本宣科,传授书面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2]这种教学方式更为灵活,讲解、讨论、动手操作相结合,教学场所也更加多元化,可能是课堂,也可能是实验室或户外的某个场所。但是教学方式的更新并不意味着对理论知识的忽视,而是要在保证学生能系统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更灵活,更富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形式,它的发展之路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高等职业教育及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相信伴随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中国职业教育网.

[2]刘连青.“BTEC课程教学实践与回顾”.中国职业教育,2001,(11).

上一篇:浅析煤矿物资经营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