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收入的分类及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2-06-21 12:37:28

高等学校收入的分类及规范化管理

[摘要]正确认识、了解高校收入的分类,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开展高校收入分配改革工作的前提。高等学校应加强对收入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非税收入项目的管理,从收费立项及备案工作入手,加强票据的使用与管理,规范收入进账流程,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的功能以减少校内的现金流,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在加强收入管理的同时。为高校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收入;管理

收入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广义的收入概念将企业日常活动及其之外的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均视为收入。狭义的收入概念则将收入限定在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2006年版《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一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我国现行制度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参照企业收入的概念,高等学校的收入是指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高等学校与企业存在许多差别,作为政府的教育职能机构,高校履行政府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等职能,多年来其收入主要是政府的投入――财政拨款。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与特点,其收入来源与筹资方式也逐步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育事业收入中的学费、横向科研经费等事业收入增长迅速,各类计划外办学、培训办班收入不断增加,利用学校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经营、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日益增多,高校的收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其构成日益复杂。

一、高等学校收入的分类

高等学校收入一般可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六大类。

(一)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一般经费和专项资金。而高校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从国家各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拨款,具体包括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和其他经费拨款。其中科研经费拨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纵向科研经费。

(二)上级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用于补助正常业务资金的不足,包括专项补助与非专项补助,属预算外资金来源。

(三)事业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教育事业收入主要是指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向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各类普通、成人和高等函授教育本、专科(高职)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收取的学费;向获得第二学位、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学位的学生所收取的学费:各类国家没有安排财政拨款的研究生学费;以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形式学习的本科阶段的学生学费i自费留学生学费;收费标准已在省物价局备案的短训班及向在校学生开展的各类培训所收取的费用等;向各类学生收取的住宿费。

科研事业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横向科研经费。

(四)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例如,场地及设施的租赁收入、房租收入、利用学校有形或无形资产提供服务获取的具有经营服务性质的收入,如实验室对外开放或提供服务的收入等。

(五)附属单位缴款

附属单位缴款又称为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高等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或比例缴纳给高等学校的各项收入,如附属培训中心和校办企业等单位按相关规定上缴的款项等。

(六)其他收入

高等学校获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外还有其他诸如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专项和非专项捐赠收入、固定资产出租租金及其他零星杂项的收入等。

二、高等学校各类收入的规范管理

高等学校收入来源和资金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压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高校部门较多,创收来源较为分散,如果不加强对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收入很有可能存在账外循环等隐患,成为滋生“小金库”的温床,造成领导干部腐败等问题。此外,高等学校收入行为普遍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经营服务性收入项目名称不规范、收取标准不统一、违规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或其他票据等。因此,如何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收入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的各类收入,应从学校的主体地位来高度重视,参照国家、上级相关的政策法规,实现“集中领导、统一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全部纳入学校的财务管理职能部门――财务处进行管理,把学校的一切收入纳入年度预算,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各类收入的来源及使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

(一)各类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的规范管理

高校的各类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是学校为政府代履行职能而从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获得的各项经费,也就是学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教学、科学等活动,财政、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投入的各类经费。就教育经费拨款而言,主要包括综合定额(生均定额)拨款、专项拨款和其他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是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特定事项而获得的。在具体的管理中,综合定额(生均定额)拨款严格参照财政、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组织编制预算,科学、合理、全面的提供学校的基础信息,确保

财政、上级主管部门足额拨款;各类专项、科研经费等拨款,每年在编制预算时,及时了解当年财政、上级部门的宏观安排,认真、仔细清理学校各类建设的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学科等优势,有针对性地积极申报,力争这些专项的立项及资金的投入。

对于从财政、上级主管部门获得的各类经费,学校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调整学校的办学方向,规划好学校的未来发展宏图,使学校的办学方向、目的、宗旨始终顺应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向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呼吁、反映学校办学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大力争取财政、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及支持。不断增加各类经费拨款及上级补助收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的保障。

(二)事业收入的规范管理

在高等学校的事业收入中,包括科研事业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

科研事业收入与具体的项目、服务相对应,是学校开展科学事业研究的辅助经费渠道,其来源的组织、经费到位后的应用等必须按照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进行,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科研平台,积极组织申报各项科研项目,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成果转让及科技服务工作,以便实现科研事业收入总量的逐年增长。这类收入的规范管理,严格参照科技部、教育部联发的《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组织其来源及使用,是实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几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缴费上学已实行多年。向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成为学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事业收入的管理,财政、各级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收入管理的重点。

为加强对高校教育事业收入的管理,各地财政部门成立了非税收入管理局,按高校的归属地、财政拨款隶属关系来进行归类管理。关于“非税收入”一词,最早出现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即财库[2001]24号文件中。其后,《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要“切实加强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2003年5月的《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财综[2003]29号)文件中,第一次对“非税收入”概念提出了一个较明确的界定。应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在不断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中总结出来的。政府非税收入是与税收收入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从非税收入的定义可以看出,非税收入的范围较预算外收入更广,高校的大多数收费行为都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管辖上缴范围。高等学校非税收入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学费、高等学校住宿费、委托培养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四个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04年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管理内涵;明确了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即规范“非税收入”、实行部门项目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统一政府采购、实施银行零余额账户管理。“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元化,学费收入即非税收入在高等学校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已经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非税收入不断走向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高校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将非税收入直接上缴财政专户。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了转移截留预算外资金、“小金库”和“账外账”等问题的发生;也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保证措施。为此,高校事业收入的规范管理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加强收费立项及备案工作,实行完证收费

学校应根据《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收费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办法等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在校内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校内各单位或部门开展收入行为的业务之前。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财务处以便向发改委、物价部门开展收费项目的申报审批,包括收费的对象、收费标准及依据、收入用途等。符合国家相关收费项目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标准执行;对于国家没有相关规定的,财务处应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的收费项目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上报省级财政、物价部门审核批准或备案,办理《收费许可证》。

取得《收费许可证》后,必须在财务处或学校显要的位置设置公示栏。亮证收费,并严格按照《收费许可证》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执行。不准乱设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要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未经公示。不得收费。

2 加强票据管理,规范使用票据

规范票据管理是收入管理的重要环节。既是收入管理的源头,也是规范收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取得任何收入时,必须同时向收入来源的单位或个人开具相应的收据或发票。全校票据必须由财务处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各种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收回等工作,并建立健全票据管理、领用等规章制度,做好详细的票据台账。财务处向票据管理部门领购各种收据和税务发票,需定期到财政、税务部门对票据进行检查、审核。

各部门所需票据统一到财务处申领,并在票据台账进行登记,详细记录领用原由、经办人、部门领导的审核意见、预约核销日期等,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白条代收据或使用自制(外购)的非法票据。部门使用票据时,必须严格执行票据管理办法,按相关要求使用,票据内容填写规范,不得任意撕毁票据,不得违反规定超范围开具票据,如对经营服务性收入开具单位往来收据用等。票据使用完后根据审核金额。及时、足额缴到财务部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票据经审核无

误后方可归档。同时,大力推进票据管理的网络化。跟踪每一张票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加强票据管理力度。逐步实现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规范化。

3 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的功能,规范资金入账流程

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一种多功能复合系统,其集综合管理和金融服务为一体,功能涵盖教学、科研、财务、学生、图书馆、后勤管理及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现代化高校生活理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校园一卡通的教务管理等子系统可以对欠费学生通过限制其学籍注册、选课、图书借阅等方式。以“被动方式”增加学生交费的主动性,提高学费收缴率。同时,可以利用一卡通的账户信息管理功能。与银行签订协议,规范资金入账程序及流程,对学生的学费、住宿费进行集中、统一批量代扣,大大减少收缴学费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使用、校园卡的电子支付功能,能够大大减少校园内的现金流量。校内所有有偿服务机构(如学院收费机房、收费体育场馆、后勤商户、打字复印室等)应安装一卡通消费服务端口,通过一卡通系统将所得收入直接划转到相应的财务账户之中。这样可有效减少收八不入账、账外循环小金库现象,有利于规范全校收费管理与经济秩序。

4 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严格按照财政、银行的相关要求,对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取消多头开户,确立学费、住宿费收支专户,一个单位原则上只能开立一个收入专户,一个支出专户。收入专户除财政划解外只能收。不能支;支出专户除财政核拨支出外,只能支,不能收。通过专户管理,可以保证各项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监督全部支出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了截留收入和私立“小金库”、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防止了非税收入形式上的“收支两条线”,实际上的“谁征收,谁使用”的现象,最终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的管理,使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趋于规范化。

5 强化财务监督职能,提高内部审计力度

财务监督是保证资金顺利、合理运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财务处不仅应该对各类收入进行核算及账务处理工作,也有义务监督、提醒创收部门及时上交收入,防止利用本单位资源谋取私利。将创收收入截留到本单位或个人手中,损害学校利益。学校财务、监察审计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的专项检查,进而将检查经常化和制度化,并有责任督促各职能部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有效地维护学校的经济秩序。职能部门应至少在部门内将财务收支明细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应该认真检查、核实。并作出处理。

(三)经营收入等收入的规范管理

高校在抓好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规范管理,特别是提供有偿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代收费等项目的管理。在各类服务性收费项目中,必须严格坚持先服务、后收费、公平合理收费的原则,坚决杜绝不服务或提供低廉服务而收费的行为,严格参照财政、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服务性收费的规章制度执行,并公开、公平的制定各类服务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并上报发改委、物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意后执行。而各项代收费,必须以学生的自愿为前提。合理测算成本,严格按成本价收费,并按各项代收费的项目为单位,建立项目专户,实现专款专用,多退少补。

总之,高校收入是保证高等学校顺利运行和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意识到收入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收入相关管理制度及长效机制,如收费许可证制、票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收入分配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类收入,为学校相关改革提供资金保障,以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促进高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1997

[3]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s],1997

[4]郭峻,李燕,高校收入规范化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09(7)

[6]刘广锋高校预算外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8(6)

上一篇:伊利引发的股票期权问题及优化探讨 下一篇:基于破产重整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