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时间:2022-06-25 03:54:17

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摘要 灵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联系,所以开发灵感,首先要丰富显意识,细腻潜意识,即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重视观察,为灵感闪现构建起顺畅的通道。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灵感 开发

古今中外有许多写作实例都证明了灵感在写作中的实际存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的实质就是有所感有所悟后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灵感,其实质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形成一股积极的写作心理动力。

一、在阅读中激发学生作文灵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阅读对于写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一种对话。小学生语文课文的内容,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激发学生作文灵感的重要媒体。教师首先要善于从“导读”向“导写”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所触发,并有感而作。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读自己喜欢的读物,使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精彩场面、美好意境等深深地根植于学生潜意识中,遇到刺激,如写作时,马上会联想到读过的同类文章,从而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

二、在观察中激发学生作文灵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作文是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综合体现,所以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细心观察中获取作文灵感。

在教二年级《树的名称》这一课时,应提出下列问题:“我们这里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再互相讨论,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大胆地提出问题,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

三、在“互议”中激发学生作文灵感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内容空洞、表达一般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作文时生活贮备还没有被激活。所以,除了让学生增强生活体验外,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激活素材,激发灵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激活素材,促发灵感呢?“互议”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互议”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说”。“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说得越清楚、越有条理,写出来的就越清晰、越明白。在写作文之前,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共同讨论,最后再让大家从讨论中取长补短,分头去写。这种方法可以达到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实施时既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也可以围绕几个主题,犹如开“研讨会”。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既可以讨论为什么写、写什么,也可以讨论怎样去写。

四、在生活中激发学生作文灵感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书店里成堆的作文辅导书,就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可怕!这些书的内容无不是教学生“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照应”,过多的条条框框、规矩法则把这些刚开始习作的孩子都吓住了,并且扼杀了他们生活实践中的灵感。现在的学生直接的生活体验太少,他们平时大都生活在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的两点一线之中。所以,我们有必要充实学生的生活,因为它对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1.组织活动。教师可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当今社会的形势和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包括动手、动脑的制作发明,观察自然景物,参加公益劳动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样也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

2.创设情景。在上作文课时,为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写出一篇作文,教师可创设一些与作文题目有关的情景。比如讲故事让学生表演、做游戏让学生受到启发等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动手演示等途径,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捕捉灵感,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

五、在想象中激发学生作文灵感

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现或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在感知绘画、音乐时开展想象,也可以对日常事物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时进行想象。小学生特别喜爱写这类文章,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挖掘自己生活中的贮备,激发写作灵感。我们平时一定要给他们提供材料、假设情境,让他们自在地畅游在想象的天地中,无拘无束,没有条条框框的制约,让学生挖掘出淹没在他们记忆库中的材料,根据想象将分散的、零星的材料组成一体,使他们从看似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其内在联系,变“寻常风景”为“靓丽风景”。

我们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不拘形式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写一点见闻、谈一些看法、抒一段情绪、记一次活动,真正开放学生的习作内容。

六、随时记录灵感

唐代诗人李贺常带着“诗袋”,将随时涌出来的灵感记下。因为灵感是一种短暂的顿悟性思维,而这种思维瞬间即逝。因此,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仿效李贺,随时常带笔和本,以便随时记录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中获得的新鲜感受,即使是只言片语,也要热情肯定,只要有新意,都是可贵的。这样既可以避免灵感突然消失后,再也想不起来的遗憾,也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随时发现灵感、记录灵感的好习惯,从而达到写出好文章的目的。

内容具体、不写空话才真实可信。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述见解,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灵感,真正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上一篇:谈低年级古诗教学 下一篇:向小学美术课堂40分钟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