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激起语文课堂浪花朵朵

时间:2022-06-24 11:07:23

对话,激起语文课堂浪花朵朵

课堂如果缺少了对话,就缺少了生气,就缺少了灵动。初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需要多角度去理解。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与“阅读期待”不同,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出一个“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其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的精心备课是有效对话的前提。教师对文章不同的解读会带来课堂上与学生不同的对话主题。语文老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

黄厚江老师执教《阿房宫赋》时,将文章缩写成短短的一段话,然后让学生填关键词。这一环节真是别开生面。围绕这段缩写,有了整体感知,有了思路梳理,也有了主旨概括。我们在钦佩黄老师的教学智慧的同时,也深深地被他深厚的语文功底所折服。

南通一中的葛建芳老师执教朱自清的《绿》,在赏析梅雨潭的绿那小节时,她不断地鼓励学生,如果多角度地批注,就能发现文章多角度的美。葛老师让学生摒弃掉常用的鉴赏方法,尝试着删掉第四节中的语气词和助词,再换掉叠词,让学生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而且,葛老师在教本课时,居然提出朱自清的许多比喻都与有韵味的女人有关,并举了《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在《〈子恺画集〉跋》一文里的相关语句来佐证,这是我们许多听课者都未曾想到的。这堂课,学生们对语言的品味,对立意的探究都非常到位,真正学会了阅读,学会了积累,提高了语文的阅读素养。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备课充分,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自由阅读、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给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笔者在执教《都市精灵》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就让学生们在朗读6、11、12小节的基础上,试着用其中的一些词语,给文章添加一个能表现作者意图的副标题。结果,学生们拟出的标题真是精彩纷呈。有的指出了动物对城市的重大意义,拟出的副标题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有的叮嘱语重心长,拟出的副标题为“不要成为孤城寡人”;有的祝愿浪漫而富有诗意,拟出的副标题为“让我们与狼共舞”。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更深刻地领悟到随笔的最大特征是关注现实,直面人生。

课堂上,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会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给学生一个支点,将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更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育才中学的周老师执教《苏州园林》时,在品读“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这一小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选择“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中的任一小节,设计题目,小组互问互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问题层出不穷,回答也令人赞不绝口。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当然,语文课堂上,生生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学生在朗读或回答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充当评委;教学话剧时,可以让学生配合着演话剧;教学口语交际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记者现场采访。

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心灵与心灵获得了交流,他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会更独特了。

四、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如果方法恰当,会大大增强对话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人说:“一个情感冷漠的语文老师,绝对进不了学生的心灵。”我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一起谈观点、说认识、抒情感,一起沉浸到作品中去,实现情感共鸣,课堂是师生共同的乐园。

其次,教师要设置高质量的问题,这样才能将对话引向深入。如执教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困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在反复诵读、思考后得到这样的共识:这样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更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唯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再次,教师要善于充当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启迪、引导和帮助他们。如学生在比较《小石潭记》和《石渠记》的异同遇到了困难时,教师就要适时地教给方法。

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是师生的天堂。课堂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及作者之间的零距离对话,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在平等的氛围中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丰富的底蕴与灵性之光。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金郊初中)

上一篇:银行县域机构利润影响因素的分析 下一篇:论“导学案”课堂上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