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话》栏目看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时间:2022-08-02 10:12:13

从《对话》栏目看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内容摘要:2005年和2015年中美优秀大学生两次受邀来到央视《对话》栏目,本文以两次对话节目的内容为基础,从霍夫斯泰德和冯斯・琼潘纳斯的文化理论出发,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这两期节目里中美大学生所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分析,发现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同时看到文化价值所呈现出的动态特征。

关键词:文化维度 异同 中美大学生 交汇融合

1.引言

2015年8月底,32位来自中国还有美国最顶尖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受邀来到《对话》栏目现场组成了一个青春议事厅,带领大家一块展现他们眼中的世界。这是时隔10年中美双方最优秀青年再度携手站上《对话》栏目的舞台。在2005年8月底,24位中美两国的优秀大学生也曾受邀进行了一次一场名为《两样青春 同一世界》的“巅峰对决”。对于两国文化的差异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文以霍夫斯泰德和冯斯・琼潘纳斯的文化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两次对话节目的分析比对,找出两次对话及之间所体现的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和融合。

2.文化价值理论介绍

从1967到1973年,霍夫斯泰德(1967)对分布5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6万名IBM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价值观调查,建立了四个文化维度理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和男性化与女性化。为了避免西方研究的偏见,基于彭迈克(Bond)对中国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霍夫斯泰德把中国儒家思想也应用于跨文化管理,从中总结出其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维度:儒家动态变量,即长期观与短期观。2011年迈克尔・明科夫和霍夫斯泰德合著的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首次提出第六个维度:放纵与克制,放纵指一个社会允许人们相对自由地满足其享受生活和乐趣等自然且基本要求的程度,克制指一个社会通过严格的社会规范来压抑和调节人们对需求的满足感。本文主要运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长期观与短期观这四个文化维度进行分析研究。

荷兰管理学者冯斯・琼潘纳斯(1994)在霍夫斯泰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七大文化维度,分别为普适与特殊、群体性与个体性、感性与理性、扩散型与明确型、成就型与归咎型、连续时间与同步时间和内在导向型与外在导向型。本文主要运用群体性与个体性、感性与理性、成就型与归咎型、连续时间与同步时间这四个文化维度进行分析。

群体性与个体文化维度从根本来讲等同于霍夫斯泰德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群体性文化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群体的一部分,个体文化则把自己看成独立的个体。感性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自然开放、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在交际过程中往往直奔主题,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绕圈子。相反,理性文化的人们则倾向于掩饰压抑情感情绪的流露,在交际过程中将所要表达的意思同交际时的语言文化环境结合在一起,含蓄地表达。成就型与归咎型则指个体的社会地位与相应的成就相关联还是和个体是谁或是代表谁相关联。与相应的成就相关联是成就型文化,与个体是谁或代表谁相关联则是归咎型文化。

3.两期对话节目的对比分析

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05年和15年两期中美大学生的对话中可以分别清楚地看到他们彼此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并且纵观这10年的文化发展变化,两国文化的融合现象也可窥见一斑。

3.1.2005年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体现

在2005年《对话》节目,中美双方大学生各12位,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以及思维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首先在价值观的考察中,给出的选项有代表真理、权力、财富、爱与美和智慧的神,由中美大学生按各自的人生价值取向,选择在即将开始的四年大学生活里最想得到哪位“神”的青睐?结果如图所示:

如上图1所示,美国大学生惊人一致的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中国的大学生一半左右选择了权力,仅一位女生选择了爱与美,其余选择了真理智慧。

根据霍夫斯泰德理论,中国作为高权距文化的代表国家,其社会成员对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更高,深受以前中国等级森严的影响,中国的大学生直奔权力,不难看出我们社会、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在他们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在低权距国家,社会成员对不平等的容忍度很低,人们崇尚的价值观是独立的,主张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美国作为低权距国家的代表,虽然是一个个人拥有较高自由度的国家,但这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却惊人的一致,逻辑思维缜密,在表达的时候更是清晰、坚定、沉着。

关于“援助全球贫困儿童计划”,中国大学生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背景,用古筝、钢琴、萧等配乐朗读的方式,表达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关爱,针对援助计划他们轻描淡写,最后以大合唱结尾。当留美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们的整个援助计划要打动我,我需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每分钱都真正发挥作用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中方的大学生面面相觑,无人能解答。美国大学生的方案则是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食物、教育、饮水等很细小的方面入手,针对每一项做什么到每项的预算,他们都有完美的计划。最后,美国大学生的计划得到了现场嘉宾以及联合国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官员的大力赞扬。

根据冯斯・琼潘纳斯理论,中国是典型的以过去时间为导向的国家,认为过去的历史意义对现在和未来都有指导意义,在对非洲等贫困地区进行援助设计计划时,中国大学生首先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吟诗弄赋,可见历史文化对他们的重要性。

根据霍夫斯泰德理论,中国是高规避、高权距和高集体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教育以历史文化为特色,以集体利益优先。中国的祖先对各种经验等总结成书,这些名著成了中国传统美德的载体,时刻影响着中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从中国大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忽视了社会实际,眼光局限,过多的看重才艺表演和书本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心智,同时也缺乏实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美国作为低规避、低权距和个体主义国家,他们崇尚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使得家长和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当面对实际的问题时,中方大学生选择吟诗弄赋,美国的大学生选择脚踏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2015年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体现

在本期节目中,中美双方大学生各16位,并且双方都选择了4位大学生作为代表。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关于就业问题“你会更看重第一份职业的哪一点?”给出升值空间、工资待遇、学习机会和企业文化四个选项。中美4位代表选择结果如图所示:

如上图2所示,中方4位代表中有3位选择学习机会,1位选择企业文化,美方4位代表则全选择学习机会。依据各方代表陈述,美国大学生觉得学习机会很重要,它是未来成长的保障,所以坚持认为第一份工作要能给足够的挑战,能让成长,这很重要。中国大学生认为学习机会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很多特点,会从侧面反映出它将来的升职空间或者工资待遇或者企业文化,如果该企业能持续提供学习机会,它不仅会是第一份职业也是唯一一份职业。

根据霍夫施泰德理论,中国属于长期观文化,其是儒家观念的集中表现。通常其成员更着眼于未来,注重长期的承诺,强调尊重传统和持之以恒等观念,并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创业精神,坚韧、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是其主要优良品质。所以中方代表愿意为了最终目标而奉献自己,愿意为了长远回报而不断努力。中国学生更愿意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为之后做铺垫,为未来做打算。而美国属于短期观文化,他们更关注眼前利益,其成员不愿为了将来而牺牲了现在。所以,美方学生则更愿意接受现在的挑战,让自己成长。

关于“职场上什么是成功?”中美双方代表都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中国大学生认为成功首先就是Follow your heart,即追随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事,其次是做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你给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会赞同你,并给大家或者给你身边的人或者给更多的人带来你的影响。美国大学生认为职业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他觉得每天早上都能高高兴兴上班,那就是职业成功,如果做不到,他觉得那就得换工作了,就像他来中国学中文觉得每一天都像是新的探险,这种感觉非常棒,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这就是成功。

根据霍夫斯泰德和冯斯・琼潘纳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中国作为集体主义文化的代表国家,人们认为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群体成员的利益基础之上的,所以注重群体利益。因此,中国大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取决于集体的评判,他们是集体中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的成功在于别人的认可和赞同,以及对别人带来的影响。而相反美国作为个体主义文化的代表,该文化注重个人成就、个人权力以及自我独立性,更倾向于让自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个人利益高于其他利益。所以美国大学生在陈述自己观点时更看重自己,他觉得自己每天高高兴兴上班就是成功,自己每天接受生活的挑战,自己得到成长就是成功。

关于上大学和继续读研深造的问题,“上大学是否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中国大学生整个团队16位中有5位认为必须上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成功。而美国大学生则无人举牌示意。美国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上哪所大学,甚至上不上大学,家庭背景怎么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学以致用。

“本科毕业不去工作直接读研的有多少?”结果显示中国的13位和美国的8位左右的大学生坚持去读研。中国大学生认为在中国,根据国情来看,首先是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另外就是实习单位的要求,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了一个门槛和敲门砖。所以由于社会发展趋势的逼迫,他们都选择继续拿学位,而不是自己想专研学术。

根据霍夫斯泰德理论,中国属于高规避文化,中国青年在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后,纷纷开始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开始上大学或继续考研,而不是为了真正搞学术继续深造。而美国作为低规避则能坦然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面对如此形势他们更能沉静、也更矜持、随遇而安。正如他们所说,上大学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3.3.05年和15年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对比

在两期节目中,在回答问题时有个显明的特征,中国大学生亮题板的时间总比美国大学生慢半拍。并且,美国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直接,比较喜欢突出自己的个人能力,对自己的答案比较有主见,有信心。而中国大学生则想的比较多、比较周到,更多的会考虑到自己团队的观点和感受。可见,中美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多方面,然而也有趋于融合的趋势。

针对“家庭背景是否是成功的保障”这一问题,美国大学生认为背景和人脉在美国来说也确实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说通过别的方式就没办法成功,只是家世背景和人脉是获得成功最快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中国大学生认为家庭背景是一个影响很深远的一个东西,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外貌和智商,家庭背景对任何一个人都有很高影响。

根据冯斯・琼潘纳斯的理论,中国属于归咎型文化,美国则是成就型文化。所以对中国大学生来说,由于受多年以来的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仍旧认为家庭背景和人脉对一个人的发展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美国青年的回答则相对没有那么绝对,家庭背景和人脉只是通向成功最容易最快的办法,并不是没了它就没办法成功。但是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生认为家庭背景和人脉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美国作为个体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社会关系比较松散,但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的影响,也逐步开始重视社会人脉以及家庭背景。

4.结语

在《对话》栏目两期节目中,中美两国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多次体现了其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在2005年节目中,中国大学生对财富、权力的崇拜,对社会现实的忽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欠缺使得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了强烈显明的对比。在2015年节目中,虽然中美大学生在文化价值观上还是有明显差异,但是在诸如承担社会责任、就业观、家庭背景和人脉的重要性等问题上可以达成共识,不免发现差异的缩小。文化是动态发展的,由于这10年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播,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交汇融合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从理性的角度理解和接受中美文化的差异,做到入乡随俗,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使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地进行。

参考文献

[1]Hofstede,G.1991.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Norfol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UK) Limited.

[2]Hofstede, G. 2003.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SAGE Publications,Inc.

[3]Philips Harris.1998.Managing Cultural Difference[M].Elsevier Science Ltd.

[4]刘利华.2009.全球化下的文化维度理论与跨文化商务交际[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第24期.

[5]许力生.2013.《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6]朱永涛.2002.《美国价值观―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肖兰.2008.Hofstede文化测度下中国东西部的文化差异[J].《经济研究导刊》.

[8]汤新煌,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辽东学院学报,2006(04).

[9]王h.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解读[J].世纪桥,2012(01).

(作者介绍:赵君,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董亚亚,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下一篇: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