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范文

时间:2023-12-11 03:44:43

对话篇1

——题记

从小就喜欢在小溪边或是河边一个人静静的待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却是固执的喜欢。每到一处,总要去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小溪、池塘之类的。太婆家附近有一个小荷塘,每一次去福安看望她老人家时都会去那里待一会儿。

暑假里,我又坐上了开往福安的大巴。炎热的日子里总是叫人发困,闷热的车厢、不流通的空气使我坐上车不一会便睡着了。忽然,车子停了,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原来,是车子出了点故障。人们都下了车,在路边等待着车子重新启动。我找了一块阴凉的地方坐下,双眼眺望着远方,却发现了一条江。那是一条清湛的江,在盛夏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美得好像是从童话里出现一般。我不敢相信自己经过这条公路无数次,却独独没有注意到这条江的存在。

江对于我忽略了它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或许是它早已习惯了吧。我轻轻的对着它说道:“真是对不起啊,我竟然才发现你。”“没关系,我早已习以为常了”一个空灵的声音出现在我的头顶。我吓了一跳,周围并没有什么人在说话,难道是这条江?“是你在说话吗?”我朝着江喊去。“是的,就是我。你不必感到害怕,在这儿从没有人对我说话,你是第一个。”我壮起胆子和这条江开始了一次特别的对话:

“现在水资源污染如此严重,为什么你却还可以这么的清澈?”

“因为我的心还是纯净的,内心的纯净决定着外表。”

“你每天都不停的奔流着,最后汇入大海,难道不累吗?”

“一点也不累,相反,我十分快乐。这不就像是你们人类在追逐理想吗。即使知道前方有许多未知的困难与坎坷,却还是不言放弃,直至实现了梦想,我也是一样的。”

“但是,你甘心融入大海而失去自己吗?”

“在向大海奔跑的途中,我使自己更加强大、成熟,懂得接纳与宽容,这难道没有意义吗。汇入大海,便是我最终的归宿,我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

。。。。。。

与它一番对话后,心中的某些东西仿佛经过了荡涤。它轻轻地从我心头拂过,不动声色地带走了我内心的烦恼、忧愁,重新给我以活力,就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我一般,温柔却有力,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谁说水没有生命?在我看来,它是世间万物中最具有灵性的了。它不像高山,终日保持着僵硬的姿态;它不像花儿,娇滴滴的,经受不了暴风骤雨;它不像松树,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示人。它亦柔亦刚,可万般妩媚,柔情刻骨,宛如多情少女;也可汹涌澎湃,豪情万丈,如同关东大汉。这只取决于它的心情,绝不是迎合尘世而改变自己。它亲吻着花儿,抚慰着小草,不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停驻,也不理会闻一多的《死水》。一旦有了目标,它就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水告诉我:“有梦想就要去追,要去坚持!”

与水对话,心中便多了一份稳重、信念与淡泊。只是我们一直墨守成规,认为人才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从来不将大自然放在眼里。水的力量比我们大得多,它只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以宽容的心境面对着世间万物。它的身上,有许多是我们要学习的,何不敞开心扉与它来一次对话呢?

对话篇2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梦中的我感觉书柜里传出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声音,顺着声音寻去,才发现声音是从《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书中传出来的,于是,我在一旁静静地听它们激烈地争论。

水妹妹说话了,她说:“我对人类贡献最大,没有我呀,人类就无法生存。”

电大哥也不示弱地说:“哼!谁说的,没有我,人类就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煤老大听了它们一番诉说后,紧接着说:“电老弟,你也不要太骄傲了,没有我和水妹妹、风爷爷,你能发电吗?要说呀,我比你们贡献大!”

树小弟听了,忙抢过话题说:“别扯大话了,要说贡献我更大。我是人类氧气制造厂,吸进人体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我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水灾,还可以抵挡风沙,这难道还不重要吗?”

土地爷爷笑着说:“哈哈!我这老祖宗还没发言呢!没有我还没你树小弟呢!”

哦!我这才明白,它们是在比谁对人类的贡献大呀。我笑着对它们说:“依我说呀,你们对人类贡献都大!”忽然间听见有人说话,它们赶紧闭上了嘴巴,不一会儿,又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它们心里的不满,发出声声叹息……

“唉,人类不珍惜我们水资源,本来你们用于生活的水资源够少的,你们还要浪费和污染,用水后也不关水笼头,让水哗哗地白白流走。”

电大哥也连连称是。

煤老大也接着说:“那些小煤矿不科学开采,白白浪费我们宝贵的资源。”

“人类乱用我们做一次性筷子、纸盒、纸杯。”

“还有呢,你们乱扔塑料袋和垃圾,污染我们土地。”……

我听到它们越说越激动,连忙打断它们说:“你们放心吧,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活动,我们小朋友决心再也不浪费资源了,我们会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不浪费电,不乱扔果皮纸屑,你们就看我们的行动吧!”它们听了,高兴地说:“好啊,就让我们和人类来做好朋友吧,联合起来为人类多做贡献吧!”……

我从梦中醒来,心里满是欣慰。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夜又恢复了宁静。

二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于南宁

对话篇3

《中国海关》:5月22日,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局长拉尔夫・巴沙姆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海关《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合作的备忘录》。而就在此前的4月10日,美国政府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上去很有戏剧性。

牟新生:确实,美国对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海关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一向颇多指责,态度强硬,最常见的是拿美国海关查获的源于中国的侵权产品说话。我们曾一再要求美方将其查获的与我国有关的进口侵权货物的信息向我方通报,以便中国海关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

2006年12月中旬,美方向我们提出了签订中美双方海关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备忘录的要求,并提供了合作备忘录的建议文本。由于今年4月初美方决定将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提交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作备忘录工作曾一度暂停。

但为什么虽然历经一波三折,大家还是走到了一起?我想有这样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侵权问题也日益呈现国际化。在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独自解决侵权问题。包括中国海关在内的中国政府一直倡导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中国政府已经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签定了海关行政互助协定,其中大多把知识产权边境执法作为合作的重点内容。

其次,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为了保证这种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增进双方的互信和理解,双方有必要携起手来,共同打击假冒盗版货物在两国间的流通,消除中美经贸往来中的不和谐因素。

第三,中、美两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强两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共同维护中美两国间贸易秩序。

总之,我觉得妥善解决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应该通过相互合作,积极探求双方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而不是动辄指责对方,甚至试图通过施压和对抗的手段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对抗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施压只能使问题趋于复杂化。我想,美方应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中国海关》:您觉得这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有多少含金量?

牟新生:我个人觉得,备忘录的内容是具体而可操作的。中美双方主要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开展执法实践技术的交流。包括双方的法律制度交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制度交流、对侵权货物的风险分析和风险布控等执法技术的交流等。

二是加强人员往来。包括中国海关总署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层面的人员往来,以及双方对口口岸层面的人员往来,鼓励他们进行经验交流。

三是交换执法数据。双方将每6个月交换一次各自查获的自对方境内启运或以对方为目的国的侵权货物案件的统计数据,以便双方选择执法重点领域及对执法成效进行评估。

四是通报案件信息。双方每个季度可以主动或应要求向对方提供侵权案件信息,以便加强对侵权违法者的跟踪,监控他们的侵权动向。

此外,我们还将共同开展与业界的合作。

《中国海关》:对合作备忘录将要发挥的积极作用,您有何预期?

牟新生:从中国海关来说,有两方面的意义我最看重: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美国海关的交流,学习借鉴美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享美国海关的执法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交换执法数据和通报案件信息,掌握进出口侵权货物的规律与特点,便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中国海关》:现在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停留在纸上的备忘录,如何才能使蓝图变成现实呢?

牟新生:这需要双方作出努力。

就中国海关来说,首先,我们将尽快根据备忘录的要求确定联络员,保障与美国海关有一个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为合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其次,我们将在内部建立一套机制,以保证在与美国海关开展合作项目时能快速反应,保证合作的效率。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以合作备忘录的签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工作力度,包括从人、财、物上加大执法投入,提高执法水平,有效打击侵权违法活动。

最后,我们将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跟踪评估,同时与美国海关保持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合作的成效。

背景资料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两国首脑达成的重要共识,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再经双方认真磋商后于2006年9月20日正式启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注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对话每年举行2次,轮流在两国首都举行。2006年12月,中美两国进行了首次战略经济对话。

对话篇4

我在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永远离不开沟通、交流。做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问题中人呢?每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自己能够解决的,也有百思不得其解的。

《对话》是一档定位在各阶层知名人士的人物访谈节目。如:商界、政界、学术界、艺术界等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能与那么多优秀的人对话,我将受益非浅,同时,我也为能与《对话》一起成长而乐此不疲!

人物访谈节目,它不同于脱口秀。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不同的则是,脱口秀节目是根据一个话题跟嘉宾共同展开讨论,人物访谈类节目是根据嘉宾展开话题。

1998年11月28日,第一期人物访谈节目与观众见面了,嘉宾是济南贵和购物中心总经理徐工术。

有人说,98年是中国商业的倒闭年,中国商战可谓是硝烟迷漫,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全国有数十家大型商场倒闭,济南也有几家商业难逃厄运。在这倒塌的声声巨响中,人们听到的是“生意难做”的叹息。然而徐工术总经理作为北京赛特输出的管理人才,这一年里,贵和购物中心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商场销售额猛增,提前完成年计划。

面对一位在商界搏击多年的实业家来说,采访本身就意味着挑战性。问题提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可视性。记得我是这样提问的:“有人说98年是中国的倒闭年。另据一项统计,全国有72%&127;的大中型商场出现了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零售业日落西山了呢!而他却认为恰恰相反,商业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变革中,倒闭是很正常的,就象蒸气机车要被电气机车取代一样,给新行业又带来生机”。我反问到:“照你这么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理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行不通了?”我的这一反问使徐总对目前的零售业有了更具体的解释。他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全盘否定,市场越来越细化,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不能突出商业特色。”

谈话类节目要具备对社会的敏锐性、思维的多角度和报道新闻,制造新闻的力度。

抓住新闻热点,随后济南几个大商场的老总都一一成了被采访对象,在这几期的同行业采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今世界已进入10倍速时代,成功与失败都将以10倍的节奏进行。传统的零售业再也不延续‘几点利式’的销售方式,当今一浪高过一浪的打折狂潮再也不能泛滥。相对于西方发达成熟的零售业而言,中国零售业还很弱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大商场是生存还是被淘汰,是由它能不能适应新阶段的要求来决定的。科学定价、特色经营、严格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几期节目播出之后,领导、同事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心存感激。

当然,对话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商界名家。学者田川流教授的采访也让我激动不已。田教授主要致力于艺术美学的研究。这个学科在全国为数不多,他最大的愿望是在全省建立全国最好的艺术美学学科。对这样一位对教育事业倾尽心血的学者,我钦佩不已!我也希望自己的采访能够让大家引起共鸣。访谈的切入点就定在艺术美学与社会的关系上。前不久田教授告诉我,节目反响很大,有的学生甚至拿着录下来的节目去学校报考该专业。身为一个电视人,此时也是最幸福的了。

在名人的采访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现代美术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的得意弟子张旭云先生。采访他,是因为他是刘海粟先生的弟子,还是因为他的成就?是,但也不全是。

最关键的是人格魅力。儒雅风度,一派大家风范是我对他的印象,“贫寒的家境,与刘海粟先生的患难之交(四个馒头的故事),奋斗的足迹,做人的原则。这些是我想知道的,也是观众想看到的。”

另外,面对这样一位事业有成的人,问题也不妨犀利一些。“您是刘海粟先生的弟子,可我发现,在您的画册里,有三分之二作品受黄宾虹先生风格的影响,这是怎么一回事?”张旭云先生说:“黄宾虹先生应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最初学画,看了许多黄宾虹先生的书”。此外还有象“广州是个国际大都市,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广东的‘岭南’画派,在中国画坛有很大影响,您生活在广州,您受‘岭南’派的影响吗?”等等问题。

以上是我的采访体验。

有感而问,有问而悟。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已被许多电视台采用。它打破了以往电视的僵硬格局,逐渐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并成为社会中的文化景观,成功的谈话首先是要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嘉宾对问话感兴趣,这样才有说下去的可能。

其次是倾听。(谈话的首要原则)访谈者应把自己放在一个听讲的位置,力图使两者之间相吻合:一方面属于观众所要的;另一方面是访谈者的思想与表达。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对对方的话作出反映,引出下面的话,以此找出更好的空间,并根据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嘉宾的内心世界。走进心灵深处,让他们能敞开胸襟,谈出真话,这样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问,意想不到的提问就可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

有了上述两点,才能有精彩的提问。提问则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如今,《对话》节目开办近一年的时间。在采、编、播一体化的实践中,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要重复采访中的提问,甚至是细节,每一期我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因为每一个被采访人物的性格、命运、成就,人生阅历各不相同,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采访中,我有幸读解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事业的赤诚,精彩的故事,闪光的语言,睿智的见解和勤奋的足迹。

济南华联商厦总经理“做事须带三分侠气,为人须存一片素心”的话,至今仍在耳边萦绕,画家李广元对事业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更加明白:美好的人生是为美所唤起的,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对话篇5

你绝不会听到我幽幽的叹息,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辽阔;

让我们给蚂蚁讲个童话故事,

再给小鸟们唱一支快乐的歌。

向萤火虫道一声谢借一盏灯,

去给天鹅献一束花学习飞翔;

举着萤火去拜访天上的星星,

和天鹅结伴飞向温暖的南方。

既使我们遇见了蛇也别害怕。

看见蜥蜴的脸也别嫌它丑陋;

去和蛇一起探讨远古的神话,

去和蜥蜴学习在峭壁上行走。

每个夜晚我的梦境都很灿烂,

对话篇6

二元对立思维中隐含着一种本质主义思想,将文化视为一个抽象概念,既不受时间影响也不受实践干扰,是一种纯然存在。各种文化之间壁垒分明不可跨越,是相互隔绝的封闭实体。这其中蕴含一个完满主体,以自我为中心,观察和判断其他文化群体,将它们他者化和客体化。民族主义者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划出严格的排外性边界,同时追求一种对文化和传统本原的回归。那么本质主义思想会带来什么呢?由来已久的中东问题,相对新近的“9・11”事件都是这种本质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极端体现;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则是其在文化理论方面的表征。可以说,如果一种文化固守本质,划分清晰的边界,那么敌对和冲突则不可避免,因为其中隐藏着一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对立思维。赫尔德在《全球大变革》一书中就提醒过我们,苏联政府采纳左翼本质主义思想作为其政治组织方式带来的是一段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历史。

如何摆脱中西文化的二元对立,中国文化到底该如何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呢?或许,后殖民理论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后殖民理论作为一种从边缘立场出发的文化理论,其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抵抗西方中心主义。尽管作为一个语义场,后殖民理论这一伞形概念下存在多种声音,但是关于全球化其观点基本一致:现有全球化以帝国主义为前身,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控制和支配模式,既蕴含着帝国主义的遗产,又具有崭新的特征。虽然全球化的中心已经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其对边缘的剥削和强权的推行都更加隐秘,但西方世界的支配性不仅继续存在于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而且藏匿于文学、历史和文化之中。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何以维持其世界中心地位并把持强权呢?这其中的奥妙就是继续推行基于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在区域间和各种文化群体间划定严格的界限,将它们分成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无知、善与恶、我们与他们,构筑一种摩尼教式的二元世界。这种对立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实力,赋予强国世界中心的地位,将其他文化简化和固化,压制在低等的位置,然后以它们所设立的标准去规定甚至胁迫这些所谓低等文化。后殖民主义者为了让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化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恢复他们的主体性,坚决抵抗这种等级制二元对立。但是与左翼思想不同,后殖民主义跳出了本质主义的思维框架。在后殖民主义者看来本质主义坚持自我的纯粹性和至上性,固化边界,拒绝反思,只适用于激荡集体激情,不能清晰明了地解释现状和分析问题。只有跳出本质主义思想,才能挑战极端僵化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边界,彻底摆脱对立。否则,只会制造一个新的中心,造成新的对立,在反抗霸权的同时制造出新的压制,最终恐怕“只能带来无休止的争斗和血腥的政治混乱”。[2]

放弃本质主义思想,后殖民理论着力强调“差异”。“差异”既是一种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将文化身份的阐释与历史语境联系在一起,使各种特殊的历史经验混杂在文化这一概念之中,单一的、统一的或自成一体的文化和封闭的民族和身份都消解在具体实践中,成为基于特殊情景的灵活的存在方式。“差异”还将文化视为一个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历时性变迁,不是从某一固定本原生发出来的,也不能恢复到所谓的文化本原,认为文化族群和团体处于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对文化原始本源的追溯无异于缘木求鱼。根据“差异”思维,人类生活和历史实践变化不拘,丰富多彩,包含多样的经济活动、政治实践和伦理选择,文化不能作为划分身份寻找认同的依据,而且所有的文化经验都不分高下,没有谁具有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优越性,拥有居于中心的特权,文化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而是共存、交流与包容。当然,文化实践之间的交叉和发展,不会抹杀任何文化群体的主体身份,不会因为加入到另一套新的成规中而丧失自我,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取与舍,进与退,重新建构与时俱进,符合历史实际的新型文化主体。

“言说差异就是将差异带入对话,差异性话语就是渴望对话的话语”[3]。后殖民理论通过强调“差异”,揭示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应是对抗,而应该是积极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各种文化群体基于自己的历史语境,与另一文化群体进行交流协商,不会将自我视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实体,拒绝改变,而是将自己视为一种开放性和过程性存在,同时也不会将对方固化为某种抽象的统一体,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多样性的复合体。任何一方都不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去改变另一方,支配另一方,更不会试图消灭和取代另一方,而是经过“边界谈判”(borderlinenegotiation)创造与时间和地点相适应的新文化,构成一种相互勾连的互利互赢的全球文化,如巴巴所言:“部分是你的,部分是我的,它们由一种尚未解决的、混合的部分和碎片组成的语言写就,处于一种关于全球理念的双重价值和期望的迂回之中。”[4]

回到中国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反抗帝国主义,挺起中国脊梁的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化已成为常态,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稳步增强的情况下,这种出于自卫和防御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显得过于保守,不仅不能与世界建立合理关联,更不能在世界上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席提出了“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概念,指出中国文化应有丰富的内涵和开放的视野。首先,中国“当代文化”要与其他任何文明对话:“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珊游拿鳌⒂《任拿鞯龋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当代文化”汲取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文明,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博采众家之长,相时而动,为我所用。同时,“现实文化”要与自身的历史对话:“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现实文化”将文化视为一个历时性发展的流动性进程,不追求回归一个本原性的不变过去,而是参考历史语境和实践情况,与时俱进,去芜存菁。中国文化应包含着其他文明和历史,是一种多样、动态和开放的复合体。既往的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都是中国“当代”和“现实”文化的资源和材料,经过当代和现实的检验和剪裁,以适应当代人的现实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5]在“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中,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只是在将其落实到“当代”和“现实”实践过程中,因为其不同的特性、禀赋占据不同的分量。同时,在这种对话关系中,民族价值和民族利益不会消失,“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拒绝的只是民族“主义”的封闭和僵化以及它“自以为的独立存在”,其追求的目标,是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共同存在,是互惠互利。[6]正如汝信先生所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之于当代,用之于现实,应该是文化发展或发展文化的基本规律。”[7]

后殖民理论启示我们,坚持本质主义二元对立,容易在怯懦的防卫和强势的称霸之间兜圈子,这两极之间的差别只是取决于政治和经济实力。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稳步增强,世界影响力逐步提高,再采取保守防卫的姿态实在没有必要;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在宣扬“中国”,他们的思想基础正是本质主义二元对立,虽然我们坚称“永不称霸”,但现有敌意并未消失。这是否与有些人表现出来的二元对立姿态有关呢?在全球化时代,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构建世界文化共同体才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基于非本质主义思想,对各种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兼收并蓄,与任何一种价值保持对话性关系,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共同倡导一种包含文化差异、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世界主义文化。这种包容和开放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本文为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汤姆・科恩:《关于未来对话(主义)的笔记》,高丽萍译,《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4期。

[2]爱德华・W.萨义德:《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随笔集》,陈文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3]金惠敏:《差异即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4期,第70页。

[4]霍米・巴巴:《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解释》,张颂仁等编:《全球与纠结:霍米・巴巴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5]汝信:《立足实践,走出中西文化二元对立困境》,《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

[6]参见金惠敏:《价值星丛―――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理论出路》,《探索与证明》2015年第7期。

对话篇7

《文化生活》是首次把“文化”这一范畴引入基础教育的课堂。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文化生活》有其自身特点,为对话教学在其中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材内容选择是从学生的文化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熟悉的社会情境和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创造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对话的情境。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力图把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鲜活生动的典型案例,如此,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中的对话提供更多机会。

新课程改革单独设置《文化生活》模块本身就具有创新性,而与之相比较其他模块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它们都有自己的成熟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分别有其坚实的理论支持――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生活》模块没有成熟完善的学科体系,也没有文化学作为理论支撑。但也正因如此,它受理论逻辑的制约性更小,更利于知识的扩展与开放,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这就为教学中的对话拓展了空间,为学生各抒己见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文化生活》中实施对话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么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对话教学呢?

一是要在《文化生活》中增强运用对话教学的观念。在教学中,一般教师已经能够体现对话教学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意识的组织学生互动、沟通,同时教师们也认识到有效的对话、沟通,对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是有帮助的。但对话还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的单向对话阶段,无法生成真正意义的对话,对话的形成也流于形式。

二是在《文化生活》中应进一步建立师生民主、平等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到不再以权威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感觉师生像朋友,老师也愿意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从知识的角度,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使我们教师更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自己在专业领域、社会经验等方面知识丰富,在有些问题上,教师不一定就比学生强。但这并不是教师的知识就没有了权威性,教师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这点。真正能够体现师生建立了平等、民主关系的途径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互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三是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充分实现对话中的意义生成。师生都意识到教学中真正的对话,有助于学生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增进和扩展,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正确选择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对话教学在《文化生活》中的运用对教学意义的生成具有深远影响。学生在领悟了教学的意义过程中也使精神世界得以丰足与充盈。教学固然要传授知识,但更应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一智慧、真、善、美。对话的终极目标是意义的产生,意义应该蕴含在对话之中。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师生都认识到了对话教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性,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深切体会到对话教学对他们知识和精神成长的帮助,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真正对话没有形成。

其实,教师采用对话式教学很有讲究,提问要有技巧。预设性问题要“启”。教师设置问题要适合《文化生活》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凸显,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发掘问题设计的意义,提前对所问问题的回答情况有所预期,关注问题是否能真正的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真实的教学情况,适时安排、调整问题的设置,真正让问题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

生成性问题要“控”。一方面,学生自发生成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内容并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是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可供讨论和展开的。教师要在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迅速的甄别问题的价值,对于那些有价值、有深度的能够引发师生对话的问题,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对话、讨论。而那些不具备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发现生成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老师应该注意在对话过程中对问题的把握,一定要保证问题沿着对话意义生成的方向前行。另外,当教师发现自己所讲内容对同学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迂回设问,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刻发掘和思考。

对话篇8

关键词:师生对话;平等;话题的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96-02

一、案例分析

1、案例《柳叶儿》

师:读完课文,请你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生:我读出了苦。

生:我读出了乐。

老师继续问:那么先讲苦还是乐呢?

很多学生响应说:“先说苦。”

而老师却说:“我们还是先说乐吧。”

然后出示幻灯:“二读,说说少年的快乐”。之后的幻灯是:“三读,说说成人眼中的苦涩。”

【剖析】显然,这里老师问学生先说苦还是乐所得到的回答,并非原先所预设好的想要的答案,先说乐再说苦本来就是已经预设好的教学程序,而此一问显得根本毫无意义,多此一举,反而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不受采纳会有挫败感。

2、案例:《愚公移山》

在分析愚公人物形象后,老师问:“你觉得愚公到底应不应该移山呢?”

生:他的做法虽然很愚昧,但是却足以证明了他的毅力以及勇敢。他敢于尝试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本质上也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开拓。

生:先暂且不说他的结果,移山有意义吗?毫无意义的事情只等于是浪费时间、精力,倒不如干些实际和有意义的事。

生:不该,跟一个人去闹革命没两样。

生: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利弊的,山是移走了,但他根本没想过没有山的后果。

生:虽然他有很强的意志力,但他这么做只会生灵涂炭。对一些人和小动物是一种灾难,再说他违反了自然规律。

生:该!因为他不移动山,就没有人来把移山这种想法变成现实。他以及他周围的人就只有继续绕远路,继续浪费时间。

生:倘若他是个有文治思想的人,可以去思考,想出一种简便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面前的问题。比如他不移山,他可以动员大家发展本地经济,吸引外来人来这里,然后人一多,自然那时的领袖就会考虑交通的问题。

【剖析】小辩手们唇枪舌剑,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真可谓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但试问,这样的争论到底想给学生什么呢?表面上看起来对话热热闹闹,但实质上显然游离于文本主旨与教学目标之外,是一种无谓的争论。这种无谓争论型对话在当前的课堂中屡见不鲜,究其深层原因,是教师对“对话教学”理念理解的偏差,误认为“争辨”即“对话”。

3、案例《父母的心》

在本课尾声,作为课文拓展,老师问:“他们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今后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生:我想,他们这么贫困还要养这么多孩子,肯定会很艰难,甚至真的会饿死。

生:也许,他们会又遇到好心人,父母找到工作,养大孩子,孩子们也各个都有出息。

生:我想,父母拿着那个贵妇人给的钱,去做生意,后来发了大财,也成了富翁。

【剖析】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顺手将问题抛向学生,看似生成了一段充满学生多元感悟与个性体验的“精彩”对话。小说的结尾原本就是给人很多遐想,但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父母矛盾纠结中深深的爱子之心。教师不假思索地选择这一话题,画蛇添足,多此一举,脱离了文本的重心。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教师对“尊重、平等”理念的误读,尊重异化为一味地迎合,平等异化为引领的缺失。

由以上三个案例发现,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师生对话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的前提首先是平等,师生关系的平等。师生关系民主了、平等了、信任了,才能无障碍交流、愉快地沟通。对话是师生的平等互动。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平等,把课堂全部都让给学生,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畅所欲言,应该要让对话进行双向沟通,达一定的目的。

作为师生对话的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对话理念和良好的组织对话的管理能力技能。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地指导、帮助、评价,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对话,去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的对话,一般总是围绕“话题”展开。话题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巧妙,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只有恰当的巧妙的话题,才能启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热情。因此如何确定话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话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二、“话题”的选择

1、抓住主旨,设置话题

教师在课前要与文本进行深入的、直达心灵的对话。抛开一切所谓教参、课件等资料,反复细读文本,读出情理、趣味。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而这种“情”与“美”的内涵却会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读者,甚至不同的阅读情绪、阅读心境等因素而呈现出多元的、广博的审美空间。教师必须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真实的、独特的感受,以便在课堂上有效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旨。

为了避免一问一答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对话,使对话具备一种逐步深入的过程性,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主旨,抓住那些能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关键点,并结合自己对课文的深入钻研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话题,以较高的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对话的切人点。

这类话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三颗枸杞豆》,我就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依次讨论:哪来的三颗枸杞豆?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要给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感受三叔悔恨的一生和他对我的期望。

(2)从课文的中心思想入手。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我学习程红兵老师的教学设计,另辟蹊径,没有从整理小说的情节或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而是把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一下子激发起学生解读文本、参与对话的热情。

(3)从课文中可以激起争议之处入手。

例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找作者自己对去看社戏这件往事的评价,即文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然后请学生讨论豆是否真的好吃,戏是否真的好看,学生的意见不一,争议也引发他们去细读文本,找出依据。

“主话题”的设计能破除阅读教学中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能精炼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是激活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

2、关注细节,探寻话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不言者”。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矛盾处”、“模糊处”等一些细微之处。这些细微往往是体味情感,启迪思维的话题孕育处。而正因为其细微,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与思维的“生发点”,设计一个或多个富有启发性的话题来激活对话。

例如,在教学泰格特的小说《窗》一课时,文中写到“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和“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两句中都提到一个词“照例”,联系学过的鲁迅《社戏》一文中“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中也用到“照例”一词,我让学生来揣摩一下文字背后的深意,学生经过讨论,可以想象那位近窗病人的用心良苦,而那位远窗病人每天听着同样的故事时心理的期盼和纠结,正是这种想占有美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进而变得自私自嫉妒,私欲逐渐膨胀而最终导致悲剧。

3、课堂生成,捕捉话题

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动态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关注课堂生成,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需要。但教师必须意识到,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不少生成是无效的,对教学起阻滞作用的。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教学底蕴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有效话题,并灵活地对话题进行转化、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提高捕捉、取舍话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内功”,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上一篇:成长的烦恼范文 下一篇:重阳节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