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对话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时间:2022-10-16 12:54:11

英语听力对话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摘 要: 预设分析是理解语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正确推断会话含义、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英语听力对话中的语用预设进行分析,探讨预设理论对听力理解及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提出教师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时应采取的相应语用预设知识教授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语用预设 英语听力测试 听力教学 听力试题分析

一、语用预设理论

1892年,预设理论首先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提出。他指出,一句断言(assertion)中所提到的名词必有所指。他进一步指出,在相应的否定断言句中存在着相同的预设。如果两个句子间存在预设关系,那么若句子1是真,那么句子2也是真;若句子1是假,句子2仍然是真。预设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语义预设分析、语用预设分析和语用语义折中分析。语用预设最早是由哲学家Robert Stalnaker提出的。在相应语境中,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假定听话人已经掌握的信息。语用预设也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可以毫不费力就接受的会话背景信息(Givon,1979)。而根据何自然的观点,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与说话人(有时也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意图、态度等有关的前提关系。

根据George Yule的观点可以将语用预设分为六种:(1)存在预设,指表示拥有概念或者所有格的结构中所体现的预设关系。(2)事实预设,是由know,realize,be aware,odd,glad,regret,be sorry等词体现出的预设事实。(3)词汇预设,即表达某意思所用的词语或名称,预设着所指事物的存在。(4)结构预设,即在某些特定的句子结构中,其中的一部分是真实的。(5)非事实性预设英语中有些动词可以引导非事实预设,这种预设的内容一般是不真实的。(6)反事实预设,指的是预设的内容是非真实的,如一些非真实条件句。

二、听力测试试题的语用预设分析

听力测试自身的特点要求受试者善于掌握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关键信息,利用语用预设知识在众多语境中选择出具有交际合适性的语境,并进一步结合自身了解的背景知识进行推断。语用预设及语境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1.合理分析预设的语法实现手段

任何话语都包含预设信息和断言信息两部分。在会话中对预设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会话意义。根据预设的分类可以看出,预设可以通过词汇或者句型得以实现。能够产生预设的语言成分被称为预设诱发语。预设诱发语包括叙实谓词、含蓄动词、时间状语从句、对比比较结构等。我们来分析一个听力对话:

M:I’m sorry,Madam,but the plane is somewhat behind schedule.Take a seat,please.I’ll inform you as soon as we know something.

W:Thank you.I’d rather look around and get myself a cup of coffee.

Q:What can be concluded about the plane?

正确答案:B The plane is late.

在听力材料中,叙实谓词be sorry决定了The plane is somewhat behind the schedule.是预设事实。这属于事实预设。此句与The plane is late.表达相同意思,因此得到答案B。由此可见,听话人如果掌握了标识预设信息的语法手段,就能准确地捕捉话语的预设信息,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可见,对预设的语法实现手段进行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及做题的正确率。

2.利用预设培养预测能力

听力理解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预测、证实等环节。其中,培养学生听前预测能力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比如,听力测试通常会先给出选项,这些选项不仅有正确答案,还包含干扰选项。这些选项与听力原文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选项对听力的主题进行预测,从而使学生在听原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免过分纠结于个别单词意思的情况发生。例如,

A.The two speak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gun control.

B.Police having guns on the streets cause a lot of problems.

C.The man doesn’t know if it’s good for the police to carry.

D.The woman is against police carrying guns on the streets.

从选项中频繁出现的词汇gun、police等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预设:双方讨论的焦点是关于gun control,关于它是否应该得到支持,这就是听力原文的主题。在了解主题后,学生在听原文的过程中可以抓住重点,对与主题和选项密切相关的内容精听,从而对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建立在语用预设基础上的听力分析

在听力测试中,有部分试题是建立在语用预设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知识判断选择正确答案。例如,

W:This is the third time you have been late this week Robert,you have to do better than that,or I might find it necessary to let you go.

M:It won’t happen again,I assure you.

Q:Who spoke to Robert?

在这段听力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士对Robert的迟到行为表示不满,并指出可能在必要的时候会将其解雇。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出于公司上班时间这样的语境。而且,只有老板才有机会解雇职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该女士的身份是公司老板。这是对具体语境的语用预设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应该能够推断出该语境,并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正确答案进行选择。

三、提高学生语用预设理解能力的途径

英语听力通常取材于真实的会话情景。从上述对听力理解中的预设分析可以看出,语用预设是帮助听者推断话语隐含意义,理解话语真正意图的有效手段。在听力教学中引入预设知识,对促进听力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有着一定的意义。

第一,教师应该在听力课堂上有意识地扩展补充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语境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对文化背景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听力课堂上不仅应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而且应提高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要解释听力的字面意思,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合适的文化背景来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在听力原文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就有必要介绍补充相关语言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在真正理解题目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学生本身也应积极配合教师,通过对预设知识的学习,增强语用预设的感知能力,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提高融入到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思考判断的能力。当然,对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必要的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提高听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于听力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结语

在当今英语教学发展改革过程中,听说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听力的训练需要加强。语用预设是语用推理的重要形式,对正确理解会话含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相应语用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推理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王跃平.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N].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4]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N].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

[5]George Yule,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Levison S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7]冉友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9]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出版社,2000.

上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阅读教学应呈现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