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拙见

时间:2022-06-23 07:13:28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拙见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物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教学活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呢?这是新课程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又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设计合理教法,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无论在生理发展或心理发展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作为小学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水平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熟悉教材,钻研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

如:在教《找规律》这一课时,我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愉快教学。我先提出要求:

老师做一些动作,你们找出其中的规律,按规律接着做。然后我做一连串有规律的动作停下来,让学生接着往下做。最后让一个一个学生上台按刚才的要求做(可以用动作、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找规律并创造规律。

三、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有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编排练习题时,要针对数学内容的重难点,注意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题。练习内容要做到精而新,富有典型性,要有坡度。演练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努力把学生的全部创造才能释放出来,卓有成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练习题编排时,我采用开火车、猜谜语、当小医生、连线找朋友、配钥匙、拔红旗竞赛、送信游戏等形式进行。课堂中适当地设置一些形式新,解法活的变式题和开放题。为优等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中,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能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的点滴闪光点,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努力进取,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s 1~14综合复习题(一) 下一篇:浅谈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