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旧路改造设计实践探析

时间:2022-06-22 07:13:06

公路旧路改造设计实践探析

【摘 要】旧路改造对于长时间运营的公路项目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结合公路交通量等情况合理地进行公路旧路改造设计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结合实例,详细地探讨公路旧路改造中是如何进行设计,针对路基、路面及其公路设施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公路设计;旧路改造;路基设计;交通设施

1.工程概况

某公路路线全长11.46km,共分2段。其中一段原为旧路,里程长度9.604km。路面为9m,两侧各0.3m路肩石;路面结构为面层4cm沥青碎石,基层为18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15cm12%石灰土、15cm10%石灰土。另外一段线段长度1.856km,路基宽12m,路面宽11.4m,两侧各0.3m路肩石。路面结构为上面层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cm沥青混凝土,基层为18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15cm12%石灰土、15cm10%石灰土。

2.路基路面病害及造成原因

通过对旧路采取现场调查发现,由于过往车辆繁多,道路年久失修,导致损坏极为严重,道路深坑多达100余处,另有几处深达一米的大坑,目前坑洼道路难行,特别是雨季根本无法通行,曾多次造成车辆侧翻;且沿线经过村镇多,排水不畅,对旧路路基路面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由于该路段技术等级低,路面窄,车辆拥堵较为严重,加之大型车辆碾压,路基路面严重破损。为解决公路两侧村镇交通来往和主要公路连接需求,本项目与等级公路交叉2处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与其它道路交叉8处,进行加铺转角处理。

3.公路改造设计原则

公路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顺畅、快速、安全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规范也是基于这一原则确定的。本项目在选择工程设计标准时应当从公路的这一主要功能出发。对公路流通功能最直接的反映莫过于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两项指标实际上就是对公路基本功能的反映,通行能力是否满足远景交通量,是对工程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而服务水平则从车辆运行状态的角度,对工程技术标准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通行能力是实现服务水平的基础,对通行能力的要求,最终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满足程度上,因此,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已经包含了对通行能力的要求。如果选择的设计标准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前提下,既能提供足够的通行能力又能保证车辆的快速、顺畅,所选择的技术标准就是合理可行的。

按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到2026年将达到9674辆(折合小客车)。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公路等级和与之相适应交通量的规定,本项目处于二级公路的适应范围。

4.改造方案设计

对本公路项目考虑加宽为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路段路基宽12m,路面宽11.4m,其中建国街里现为21m,此次维持路面21m不变,因路面破坏严重,利用价值不大,考虑挖除新建;而对于第二段则采取维持路面11.4m不变,考虑对旧路面稀浆封层。

4.1 横断面设计

其中第一段旧路路基宽9.6m,路面宽9m。该段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断面,路基加宽为12m,路面11.4m,其中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1.95m,横坡2%。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公路断面,路基宽21.2m,路面21m,其中行车道宽4×3.75m,右侧硬路肩宽2.75m,横坡2%。

4.2 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结合近年来公路建设经验,路面结构方案全面考虑了经济合理性。采取就地取材,降低造价。结构设计还应考虑施工方便,养护维修容易,行车平稳舒适等特点。沥青面层宜采用重交通沥青。

根据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材料来源和现有公路施工、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供比选的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大结构类型。两种路面结构各有其优、缺点,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少,行车舒适,变形调节性好,而且开放交通快,但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沥青质量要求高,而且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提高,沥青价格不断上涨,修建沥青路面的费用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总体造价较低,但不适用于地材匮乏地区使用,另外由于接缝降低了行车舒适性,虽然相对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费用低,但一旦损坏,维修成本非常大。结合本地区特点并考虑施工方便、养护维修容易、行车平稳舒适等特点,本工程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大小及沿线气候、土质、水文、材料供应情况,本次大修推荐的路面结构层如下: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30cm二灰土。

5.路基防护排水设计

一般路段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m,采用植草防护;路基高3m以上,采用格网防护,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对桥头路基及可能受河水冲刷的路基边坡,全部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同时对本公路项目一般路段植草防护,路基高3m以上,采用浆砌片石或格网防护。

路基、路面排水采取以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结合协调,确保原供水、排水系统畅通。路基排水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及降雨量的大小,通过截、排、引等方式,将路基水大部分引入沿线沟渠内,主要排水设施有:街道化治理、泄水槽、排水沟、急流槽等,其中建国镇街里部分路段已有地下排水设施考虑利用,无地下排水设施的此次也考虑地下排水。本路处于平原区,地面自然坡度小于1/1000,积水除距河流较近处可以通过边沟排出外,距离较远的难以排出。为此,两侧边沟采用断面均较大,以蓄存积水,并通过渗透蒸发排除。该项目与等级路交叉需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与其它道路交叉,进行加铺转角处理。

另外,考虑到行驶在高等级公路上的车辆,车速高是其显著特点。因此,提前预告前方道路与环境实际情况,提醒道路使用者及早识别、判断是很重要的。因而本项目设置指路标志、禁令标志、预告标志及村镇警告标志。所设标志建议均采用反光材料制成,以提高交通标志的夜间可见功能,保证交通安全。本工程的标线(路面标线)主要包括宽度不同、虚实不一的车道中心线、边缘线、车道分界线、斑马线等,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分别表示出车行道、路肩以及交叉口的渠化标线车道指向,以便车辆各行其道,完善交通流的组织、达到行车安全之目的。防护设施是针对车辆在高等级公路行驶的特点,在妨碍交通安全的地点,为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本项目本着经济、实用方针,本工程防护设施在临近深坑路段采用波形护栏进行防护。

6.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公路旧路改造设计实例,提出进行旧路改造设计标准应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前提下,既能提供足够的通行能力又能保证车辆的快速、顺畅。针对路基、路面及其公路设施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本工程所采取的设计措施,为同行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峰涛.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0,28(08):118~119.

[2] 李梦瑞.沙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宽容设计成套技术研究[J].江苏建筑,2010,27(04):31~33.

上一篇:概论玉米病害的诊断与鉴定 下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服务意识 不断创新新世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