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程序设计课程VB教学探讨

时间:2022-06-21 05:00:18

高校程序设计课程VB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初级编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对教学效果的改进大有帮助。

关键词:程序设计;代码编写;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进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其他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各学科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更高和更加具体的要求,选修计算机课程成为必然。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简称VB),是Windows环境下最亲切的程序设计语言,它不仅简单易学、操作方便,而且引入了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机制和可视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效率高,功能强且使用简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因此成为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首选,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国家二级考试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和简单的系统开发及应用能力。

由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相对其它课程较为抽象难懂,编程思路不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又加上选修这门课的同学缺少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使得VB这门课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抽象、枯燥、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改进VB的教学现状,成为VB任课教师的共同课题。结合多年的VB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VB教学的诸多难题,集中出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当中,如果任课教师能够把握时机,抓好这些教学环节,将能够有效地改进VB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做好VB课程的引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VB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习V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模仿是入门的捷径。对于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半的成功机会,学生学习VB更是这样。实际上丰富有趣的诸多VB实例编程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可在引入课上向学生演示用VB所设计的系列程序,如关机程序,定时程序,放大镜程序,扫雷游戏程序,清空回收站程序等各个方面的Windows应用小程序,大的应用方面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用VB可以设计网络传输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这些实例只演示运行的效果,先不要展示编程的设计代码,目的在于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学习VB的应用前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虽然缺少这方面的编程基础知识,但对于计算机的编程,充满着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众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VB后能够在计算机编程方面一试身手,而且VB又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之一,有很多的学生选择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的VB。所以在VB教学的引入课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恰当地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避免后续的教学变成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学的不良状况。

3做好VB课程的入门教学,确保学生理解掌握VB的基本概念

学习VB入门难,这是VB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课程的相关知识基础,是问题存在的一个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VB当中贯穿始终的几个基本概念,很难理解和运用,所以在VB课程的入门教学阶段,基本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要,要确保学生理解掌握VB的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实际。

针对概念的抽象难懂这一难点,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实例来讲解,并针对以往在学生的实际编程应用中容易出现的概念性错误,在课堂教学中举例强调,避免重复发生,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例如:

错误1:form_load()…print "欢迎使用VB"…endsub;

错误2:text1_gotfocus() …text1.setfocus…endsub;

错误3:label3="y=";

错误4:print y=sin(a)+sin(b);

从以上所列错误进行类型分析可知,属于学生对于事件、方法、属性等概念理解使用不当所造成,对于类似的问题,教学中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分清错误的原因,多举实例来强调有关事件、方法的使用等来避免。概念的混淆不清,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中的代码编写,而代码编写难下手,又是学生学习VB的一大难题,其原因也较多地在于概念的理解使用不当,实际编代码时不会灵活运用。

4做好VB中事件选取与代码添加部分的教学

VB实际编程时,对于事件的选取与代码的添加这一部分,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困难的,它既要求编程者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又要求有充分的编程经验,当然最基本的还是要准确地把握VB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语句的使用。所以搞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前提是做好第二环节的教学,比如事件的选取,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事件的触发时间与触发条件,否则,学生不可能准确地选取事件,例如前面所列错误1,说明学生对于窗体的加载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够明确,使用print方法在窗体上输出,只能在窗体加载完成后才能实现,同样的,如果在load()事件中使用end语句,将会导致看不到程序运行效果,学生往往对此迷惑不解。另一种情况是选取事件时搞不清对象,造成事件不能触发,代码无效,学生则为之莫名其妙等。如此之类的错误,均属于对事件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够,因此不能正确使用。

另外,在代码的添加部分,由于缺少编程经验,面对问题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头脑中一片空白,如果是一个模仿性的问题,学生则较容易接受。当然,学习V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模仿则是入门的捷径,依靠模仿,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经验和编程技巧,所以,模仿在入门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在遇到具体的一个实际问题时,模仿的习惯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开拓,造成无路可寻的不良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种有效的打开思路的方法,而不能完全靠模仿。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编程公式的总结使用,对于诸多的编程问题,往往都离不开输入、计算、输出这三大块内容,这里称之为编程公式,依照它,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像填空那样,分别解决这三块内容,这样,代码的入手问题便轻松解决,之后,再根据实际问题选用三种基本结构及相应的语句来完成代码,就比较容易了,而基本语句的正确理解与使用在代码的编写中又非常重要。

5做好VB基本语句的使用部分的教学

VB基本语句不多,单独来讲,结合实例,学生不难理解与掌握,难点在于语句的结构在使用中灵活多变,学生感到不知如何选择。比如选择结构对应的条件选择语句,从单分支到双分支,再到多分支以及嵌套分支,语句各不相同,造成学生在使用中易于混淆不清,语句书写的格式往往出错。为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例,重点强调各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的不同,强化对比各种结构,并通过多练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每种语句的格式及适用范围。

在语句的教学中,语句的执行流程是学生必须理解的内容。如顺序结构的赋值语句,由于忽略了其执行流程,往往造成输出部分先于计算部分出现这样的错误。而选择结构由于语句书写格式多样,最易造成其执行过程混乱不清,其结果往往导致程序多次调试不能通过,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于循环结构,同样强调弄清楚其执行的流程,否则学生往往搞不清循环次数与循环结束的条件等,这些都最终造成学生以为语句看似简单,但却不能准确使用的后果。

6做好代码调试部分的教学

代码调试要求细致耐心,如果代码能够顺利通过,学生看到程序运行结果出现,会因成功而感到喜悦,从而兴趣倍增,更增加对编程的探索欲望。反之,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又不能很快发现错误所在,反复调试却总不见运行结果,学生往往失去耐心,长此下去,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甚至畏难而退,出现厌学情绪。因此,不可小看程序的调试部分。

首先应该向学生明确,代码不能一次性通过是正常现象,编程需要耐心对待;其次,养成认细心的习惯可有效减少错误的发生,如text与test、label与lable、date与data书写混淆,缺少endif语句、next语句等错误均属于不细心造成的;再者,严格按语句的书写格式及语言规范书写语句,可避免大多数的错误发生,如a=b=c, num%+text1,print y=sina+sinb等错误则属于学生对语言规范不够明确造成的。至于逻辑性错误,学生自己则很难发现,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总结经验,代码的调试部分,学生和教师都要求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而且,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中易于出现的类同错误,在课堂上及时纠正,或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进度中及时提醒,进行预防,较有效减少重复性错误的发生。

7总结

以上五个基本而又重要的教学环节,各有偏重,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搞好这些环节的教学,就等于抓住了VB教学的重心;同时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共同努力实现VB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加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 汤彬. “VB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6):112-113.

上一篇:计算机的心智: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 下一篇: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发展的探讨